主体参与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思考
作者: 范继荣摘要:江苏省“五严”规定的提出,让学校和教师更充分地认识到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性,通过《函数的奇偶性》第一课时的课堂教学实例,反思在新形势下教师应该如何备课、如何优化课堂教学过程,如何深入实施素质教育。
关键词:主体参与课堂教学模式; 函数的奇偶性;课堂教学;课后反思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2-041-001
随着江苏省教育厅《(关于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意见>“五严”规定》的贯彻落实,各地学校在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严格控制学生在校集中教学活动时间,严格限制课外作业的同时,如何确保教育教学质量的稳中有升,给每个教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其中,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最为核心的问题。我校为了适应改革,也采取了一系列的举措,“魅力课堂”就是其中之一,而我作为一名开课教师为全校师生精心准备了一节与众不同的数学课,在尝试的同时也希望能给所有教师一些思考。
开课内容为苏教版必修一《函数的奇偶性》第一课时。首先我布置给学生预习内容:1、函数奇偶性研究的是函数图像怎样的一种性质?奇函数、偶函数图像各有怎样的特点?2、奇函数、偶函数的定义是什么?3、怎样的函数我们就称它具有奇偶性?4、给定一个函数,如何知道函数的奇偶性?预习内容的给出是为了让学生有针对性的自我学习,也为了让教师更容易掌握课堂教学。而且我发现,预习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不但看书还去查找课外资料,并且把不会的问题记录下来,提高了课堂的听课效率。
课上我先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针对以上四个问题进行提问,在提问的过程中我可以发现哪些知识学生真的理解掌握了,哪些知识学生还模糊不清。比如在提问中我发现,学生在回答“奇函数、偶函数的定义”时,只是在背诵书上的概念,自己根本不理解,但是我也发现学生更容易从函数图像的角度来理解“奇函数、偶函数的定义”。这就让我的课堂教学更有针对性,更容易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检查完预习之后,我让学生针对预习中不懂的问题进行提问,这一环节是本节课最难把握的,首先我担心学生提不出问题,使课堂教学陷入沉默的尴尬;再次我担心学生提出的问题不着边际,让我很难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幸好大部分学生提出的问题都在点子上,比如“如果-x不在定义域内怎么办?”刚好让我讲到了奇函数、偶函数的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这一主要问题;“y=0是不是既是奇函数又是偶函数?”刚好让我把奇偶性包括四种隋况讲解好;“函数的单调性和奇偶性有没有联系?”等等,当然在解决问题的时候我更多是让学生分小组讨论,然后派代表回答,这样既培养了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也通过自主学习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印象。但是也有学生提出比较有意思的问题,比如“我研究了一下为什么叫奇偶函数,我发现x的次数是奇次的是奇函数,x的次数是偶次的是偶函数。”虽然这个问题对本节课几乎没用,但我必须在鼓励的同时,考虑出正确答案,并且不能浪费课堂教学太多的时间。最后我准备了练习以便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对于定义在R上的函数妫,下列判断是否正确?①吒_2净《2),则函数啪是偶函数;⑦若牛2)≠《芍,则函数f岍是偶函数;③牛2)=翰,则函数埘不是奇函数;④若函数埘的定义域卜2司,则函数嘲可能为奇函数;⑤若函数心为奇函数,则日啪0。 课堂教学结束后,所有听课教师对本节课进行点评,对这种主体参与课堂教学模式发表自己的看法。我自己也写了教后感,首先,这种教学模式使课堂教学看上去好像有点乱,因为毕竟是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再引导学生来解决,所以怎样能使课堂教学更有条理,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分类,不一定要学生一提出就急于解决,可以分类解决,以便更有条理地完成教学任务。其次,这种教学模式是不是会加剧学生两级分化,好的学生更好,差的学生更差,这是很多教师担心的问题。课后我也思考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在学生分组上进行合理搭配,让好的学生带动差的学生,达到共同进步。同时教师在备课时要充分准备,什么样的学生能提出什么样的问题、解决什么样的问题,要做到心中有数。最后,这种教学模式是不是适用于所有的课型,比如新授课、复习课……还有待我们继续实践。
新的教育形势,给学校和教师提出新的要求,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必须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怎样备好课、怎样上好课,仍然是值得每一位老师思考研究的事情。有人说过,“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任何一堂课,当你课后反思的时候,总会觉得有一些不足和遗憾,而你的教学艺术水平正是在不断解决不足和遗憾的过程中得到了提升。相信只要我们不懈地努力,认真研究和解决好以上问题,一定会在江苏省“五严”规定的要求下,走出一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