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英语课堂有效提问的几点思考

作者: 储启昭

摘要:本文比较详细而具体地阐述了自新的《英语课程标准》实施以来,作者在自身教育教学活动中课堂提问的一些尝试,力求课堂提问能够一石激起千重浪,在《新课标》的理论指导下和教学实践活动中寻找到最有利于学生学习、提高课堂效率的提问。

关键词:新课程;有效提问;优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2-042-001

一、问题的提出

英语新课程改革的实践证明,她独特的魅力是不仅仅立足于基础的英语知识运用,更在于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交流、合作、探究等多种形式的学习方式的习惯。有效课堂提问正是落实新课标精神的体现。提问是课堂上师生互动交流的常规手段。这种形势下,英语教师要使自己的课堂提问不仅启发学生的思维,吸引学生的注意和有效地控制课堂,而且还应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进一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探究的能力。

二、英语课堂提问存在的现状

当前,许多英语教师对新课程下英语课堂有效提问缺乏研究与探索,使课堂提问流于形式。有的英语教师提的问题还只是停留在单一的层面上,学生感觉枯燥乏味,提不起精神。学生常常不是运用自己的知识经验,通过自已的思维去思考和分析问题,而是在猜测教师想要的答案是什么,这样只能置学生于被动地位,抑制了学生的思维活动,更谈不上开发学生的智力与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与探索精神。

三、体现新课程理念的课堂提问优化策略

根据本人对新课程教学的实践和对新课程改革的研究,我认为,在教学过程中的课堂提问应着重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课堂提问要有趣味性

《英语课程标准》提到,在高中阶段,教师应引导学生“将兴趣转化为稳定的学习动机。”可见课程标准强调了兴趣在外语学习中的重要性。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因此教师提问如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他们就有了学习的原动力,这是启发教学的关键所在。如果教师能够用提高提问的趣味性,寓教于乐,使学生在轻松的课堂气氛中积极思维。心理学实验也显示,有趣味的问题,教师有艺术的提问,能够吸引学生集中精力、振奁感情、提高兴致,激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为此,教师必须从教材和学生心理特点出发,引人人胜地、步步深入地提出富有趣味性、启发性的问题,用科学的、艺术的、生动的语言,吸引学生去积极思维。

2 课堂提问要有启发性

教师课堂上有效提问要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逐步让学生就问题展开主动地探究、自主地解决老师提出的问题。提出的问题具有启发性,不能只是把一个完整的句子截成几段;也不能提出一些凭猜测就可以得到答案的问题;更不是把知识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钻进教师预先设计好的圈子里,使之“就范”。怎样的提问才能启发学生思维呢?

2.1 用情境来引导感染学生。教师通过回忆已有知识、归纳知识体系、出示练习题、阅读资料、参观或其它实践活动等,用准确、清晰、简明的语言提出问题,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学习重点,突破难点;还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及时调控教学,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目的。

2.2 提出能激发学生发散思维的问题。教学中教师适当选取一些多思维指向、多思维途径、多思维结果的问题,引导学生纵横联想所学知识,寻找多种解答途径,有利于学生深刻地理解知识,准确地掌握和灵活地运用知识,

3 课堂提问要有情感性

爱是一种力量,爱是一种信任。课堂教学是师生间的心灵沟通,教师在课堂上的提问也应时时体现出爱。情感对英语学习有很明显的影响。积极向上的情感、活泼开朗的个性有助于学生积极参加语言学习活动,在获得更多的学习机会的同时,最大限度地锻炼自己;强烈的学习动机,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大胆实践的精神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效果;坚强的意志和较强的自信心有助于学生克服英语学习中遇到的困难。相反,消极的情感不利于英语学习。近年来,外语研究人员研究得出:“解决情感问题有助于提高语言学习效果。”英语教师提问应当以愉快、友好、从容、谈话式进行。提问时,如果既能保持自由自在、不拘礼节的气氛,又能举止得体,师生就能进入一种和谐的交际氛围中。通过交谈式的提问让学生对所学语言产生亲切感,在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引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在语言教学过程中交流情感,在师生情感和谐的状态下训练语言。老师对学生提问时,要维护学生的自尊心,不能故意出学生的丑,让学生感到尴尬。

4 课堂提问叫错要有适时性和宽客性

语言在习得过程中的错误是难免的,正确对待和适时纠正就显得尤为重要。课堂提问学生后要耐心地听完学生的回答。当学生给出的答案不完整或回答不当时,教师应该尽力为学生搭桥铺路,启发诱导,使学生“独立”地说出较正确的答案,而不是直接代替学生说出结果,这对于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十分有利。

5 课堂提问设计语言实践活动,应遵循课程标准积极提倡的任务型教学原则

课堂提问在英语课堂上的实际运用,应根据教育部制定的基础阶段《英语课程标准》的精神。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与牛津大学出版社联合编写的牛津英语教材,每个单元都围绕一个话题,让学生通过参与、思考、讨论、交流与合作等方式,学习和使用英语,实现目标任务。

课堂提问的内容要联系社会生活,贴近学生实际,还要富有时代气息,要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设的语言情境要尽可能的真实,语言表达要规范,还要符合语言学习的规律。

总之,新课程改革的主战场在课堂,只有花大力气搞好课堂教学,才能真正把新课程改革的“自主、探究、合作”精神落实到实处。而新颖、有效、富有创新性的提问,在新课程背景下英语课堂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可以使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充满生机,焕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