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作者: 高海美摘要:高中地理是一门必修课,要让学生在高中阶段学好地理,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尤为重要。本文通过恰当的新课导八和知识过渡;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利用口诀、顺口流、歌谣谚语、漫画教学;利用多媒体教学四种方法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地理;兴趣;导入;过渡;生活; 口诀;谚语; 多媒体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2-048-001
由于中考不考地理,在初中有的学校也不重视地理教学,尤其是一些乡镇初中的学生,压根就没见过地理书的踪影,甚至东西南北也分不清。而高中地理是一门必修课,要让学生在高中阶段学好地理,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尤为重要。现结合我自己的教学经验,谈谈在地理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一、恰当的新课导入和知识过渡
导入是一节课的开始,好的导人能使学生立即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增加好奇心和求知欲。导入的形式是丰富多彩的。比如,用脑筋急转弯导入,如讲南极洲一节时我这样导人:什么鹅放在冰箱里不死?教师启发,学生思考、讨论后回答:企鹅。我接着问:企鹅是哪个大洲的主人?学生答:南极洲。再如应用图片导人,比如讲世界三大人种时,首先给学生展示三大人种的图像,并说出我们属于哪种人?此外,诗词歌赋等都可以作为一堂课的引言,比如讲:“黄河”一节时,我用李白的“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返”这一句诗来引入对黄河的源头、流域、人海处的讲授,从而开始对黄河这一节的讲授。
良好的知识过渡是学生学习兴趣的延续。例如讲到俄罗斯,活动材料中说到俄罗斯欧洲部分面积约占国土总面积的1/4,人口却占全国总人口的3/4,历来被公认为欧洲国家,这时教师可以提问看俄罗斯地图,想想这是为什么?这样就由讲俄罗斯位置过渡到地形的学习。如讲到俄罗斯大部分地区属于夏季时间短而凉爽,冬季漫长寒冷,年降水量较少的气候特征时,可以提问,这种气候适合农作物生长吗?它适合哪种植物生长?适合生长的农作物较少,所以俄罗斯是一个农业不发达的国家。可大家都知道俄罗斯是世界经济强国,那它经济以什么为主呢?自然过渡到对俄罗斯发达工业的学习。
二、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在我们的生活中,地理无处不在。为什么天空有的时候晴空万里,有的时候乌云密布,有的时候电闪雷鸣,有的时候东边太阳西边雨?为什么夏天早上上课的时候太阳已经挂上树梢,冬天却不得不见亮就起床?为什么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为什么“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为什么青藏高原的牧民喜欢吃糌粑?为什么新疆地区有“早穿棉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的说法?为什么……?这些现象和习俗都和地理息息相关,阴晴雨雪是大气运动的结果;昼夜长短的变化是地球运动造成的;南北方农业的差异主要是因为气候的差异;“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是山地垂直地带性的表现;青藏高原的牧民喜欢吃糌粑是因为受到地形的影响,海拔高,气压低;新疆地区因为地处内陆,受大陆性的影响,昼夜温差比较大。这些现象都是学生平时生活所经历的,但却没有找到答案的,当教师在课堂上系统地为他们解释原因的时候,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
三、利用口诀、顺口流、歌谣谚语、漫画教学
在教学中,要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中心,就要善于把学生不感兴趣的问题与感兴趣的事物有机结合起来,这样一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学了俄罗斯后编这样的口诀:“横跨欧亚两大洲,乌拉尔山界亚欧,两大平原山两侧,四大河系南北流。冬季漫长夏季短,矿产丰富煤铁油,北亚地广人稀少,针叶林带冠全球”。当然也可要求学生自己编写口诀。当我们学习西亚五海三洲重要地理位置时,就有学生对五海的名称和位置编写了这样一句话:“弟弟长得黑,姓李名阿红。”(即地、黑、里、阿、红),采用了谐音记忆,学生笑过之后就都把五海记住了。如引用歌谣谚语教学。我在讲解生态平衡能量流动逐级递减特点时,引用谚语“一山不存二虎”来进行讲解,言简意赅,富有启发性,从而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提高了教学效果。在讲课时也可以运用一些漫画,用漫画作辅助,既生动又形象,同时漫画的寓意深刻,容易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叉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力,开拓学生的视野。如我在讲述世界人口增长速度过快时,选用了一幅“苦难的母亲”的漫画,画面上愁容满面的母亲不但手里牵着,背上也背着孩子,而且她的胀得酷似地球的肚子里的孩子也即将降临人世,她身旁的两个孩子为争食物还在打架呢!然后找学生回答:这幅漫画说明了什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引导学生得出我们所居住的这个地球人口已经出现了过剩,主要是因为以前人们还没有完全认识到人口过剩给我们整个社会带来的压力。
四、利用多媒体教学
利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不仅能顺应当今各科教学的潮流,也能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如讲解“地球的运动”这一难点知识时,播放利用电脑制作的模拟演示教学软件:地球在自转的同时,绕太阳公转,黄赤交角的存在,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配上简洁的解说词,再辅以一些练习加以巩固,学生注意力集中,印象很深,学得兴趣十足,掌握得也比较牢固。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兴趣,可以使学生在兴奋中学习,使学生在动口、动脑、动手中接受新的知识,提高学习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