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情感教育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作者: 冯 刚摘要: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指教师与学生在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形成的一种教师与学生之间平等而且和睦的人际关系。教师要重视感情的投入,以自己真诚的爱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关键词:教育;情感;和谐;师生关系
中图分类号:G63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2-074-001
一、造成师生关系不和谐的原因分析
1 教师队伍存在一定的问题
教师队伍中的“不良分子”,影响着教师团队的形象,也影响了师生之间的关系。体罚、变相体罚学生时有耳闻,更有甚者,一些师德败坏,丧尽天良者还做出了污辱、猥亵、强奸学生等恶性事件,这类“不法分子”,他们的所作所为在学生中、在社会上产生了恶劣影响,这种影响直接导致了学生与家长对整个教师队伍产生怀疑、不信任的心理,教师的“师表”形象不再光辉耀眼、社会地位不断下降,同时,也失去良好的师生关系。
2 学生不懂得“感恩”
目前,在所谓的素质教育形势后面还是一贯的应试教育,学生还是必须通过高分进入“重点学校”的大门;教师还得教出高分提高自己的地位;学校还是以高入学率打造品牌……这样“有教无育”的教育方式的后果是学生文化成绩优秀,但“感恩”心理全无。这怎么能使师生的关系和谐呢?
3 社会对教师的不公。对孩子的娇宠
当今的教师变成了社会的弱势群体,社会舆论总是将矛头指向教师,尤其近年来,教师形象受损的情况出现后,这种一边倒的指责更为严重。产生这一原因的根源是家长对孩子的娇宠。仿佛孩子怎么做都不过分,教师是成年^应该听从孩子的意愿,最起码应该委曲求全。这些完全违背了教育原则,也造成了师生问的矛盾。
二、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对策
1 塑造人格魅力,构建和谐关系
学生对教师的爱戴与欣赏是和谐师生关系的根基。反之学生对教师的瞧不起,将直接带来师生关系紧张、冷淡、疏远,甚至对立。因此,教师要努力提高个人素养,另一方面是提高个人品德修养和人格魅力,以慈善友爱的个性特点,正直无私的高尚品质,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来赢得学生的佩服和尊重,获得教与学的良性互动,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2 创建师生平等,构建和谐关系
“师道尊严”的老师让学生对他敬而远之,民主、平等、融洽、幽默的老师让学生紧紧相拥,所以,我们要从师道尊严中解脱出来,以必要的情感交往技巧为桥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为此。教师要转变自己的教育观,把师生交往看作是平等、互动的过程,营造宽松、温暖、富有激励性的人际氛围。要给予学生更多的宽容和欣赏,为学生认识自我、完善自我提供充分的机会和空间,能使学生在自由宽松的环境中展示自我、发展自我、超越自我。还要相信学生,敞开心扉同他们坦诚交流,赢得学生的尊重,这将有力促进和谐师生关系的建构。
3 遵循心理发展规律,构建和谐关系
学生时期正是^生中最重要的成长期,他们每个细胞都散发了昂扬向上的气息,他们风华正茂,勤于思考却又思之不全,行之草率。这一时期的学生随着生理的变化,心理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当今的学生生活在这创新、变革、竞争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中。他们自我意识很强,情感丰富,对未来既充满着希望又满怀焦虑,而面对飞速变化的社会和激烈地竞争,又深感困惑。他们的思想、情绪、行为在这一时期呈现出不稳定性:敏感好奇,幻想未来,感情脆弱,缺乏自省,表面不愿向教师、家长敞开心扉,而内心深处又渴望尊重、理解。面对这些,教师要遵循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平等与学生沟通,把理解和爱贯穿于整个教书育人之中。
4 用满腔的热情,构建和谐关系
学生最敬重的是教师的人品。一个教师能以学生为重,爱岗敬业,视传道授业解惑为己任,就能在学生中形成强大的人格力量,学生就会对其敬重有加,且能自觉地接受教育和熏陶,那么,我们教师必须具有满腔的热情,去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受教育的态度,去帮助他们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激发学生的潜能。
我们如果用崇高的事心和高度的责任感,再以勤勤恳恳的态度、一丝不苟的精神去工作,那么学生能不被感染吗?用顽强的毅力、追求新知的学习态度去征服学生;做到言传身教,用榜样的力量去规范学生,这样和谐的师生关系不是水到渠成了吗?
5 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情感教育.构建和谐关系
所谓情感教育,就是通过言语的形式,目光的接触,面部的表情,体态和行为等丰富、细腻的表达形式直接诉诸相互问内心情感体验。充分发挥情感的易感染功能,让真挚、热烈、丰富、高尚的情感引起学生积极的情感共鸣。这是教师对学生进行的力量所在,它自始至终伴随着教学的全过程,也是和谐师生关系形成的核心
首先,教师与学生接触最多的是课堂,情感教育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情感的建立和发展也主要在课堂。专家认为“温和、微笑、宽容、认同”是我们课堂教学实现和谐师生关系的八字法宝。和谐的师生关系很重要一点就是要让学生对教师产生“喜爱”的情感。因此,教师进入课堂必须以饱满的热情,良好的情绪和真诚的微笑面对每个学生,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平易近人,和蔼可亲,从而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让学生在认知满足的同时,获得情感的满足。同时由于学生往往把教师的亲切当成是一种奖赏,一种鼓舞,产生一种被爱、被承认的心理满足而积极主动参与课堂学习。这样构成了和谐的课堂氛围,自然就形成了和谐的师生关系。另外,情感教育还应延伸至课外交往,因为,课外更是学生日常的真情流露和更真实内心展现的时候。也是教师行为最易影响的时候。现在很多教师忽略了课外情感教育对和谐师生关系构建的重要促进作用。这样课堂内外整个教学过程中师生的感情在不断积累中逐渐加深,师生关系当然也就更加的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