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三步曲。让有效之花在快乐中绽放

作者: 方晓懿

摘要:理想的课堂是一种教育理念,更是新教育实验的一种价值追求。在课堂中教师应尽可能给学生一片天空,让学生自己去摸索、去攀登、去创造、去跋涉,需要教师、学生一起相互启迪、共同研究、相互促进,孕育出无限生机,共同演绎有知识生命的新的科学课堂。

关键词:有效课堂;快乐课堂;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2-081-001

新课程赋予课堂教学新的内涵,一个由新课程理念影响和引导的有效课堂已向我们走来。拥有有效课堂,将会拥有辉煌的人生,将会享受教育的诗意。我常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思考如何构建有效课堂,怎样使自己的课堂陕乐而有效,现就在这里和大家谈谈自己的几点想法:

一、和谐的氛围——有效课堂的前提

1、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师生之间的主要矛盾是教师对学生施加的教育和影响与学生能否接受这种教育和影响的矛盾,怎样解决这一矛盾是构建和谐课堂的关键。教师和学生之间应该是合作的伙伴关系。现代的课堂教学需要教师转变观念,放下架子,平等地对待学生,给予学生更多的尊重、信任和赞赏,让每位学生都成为一个幸福的人,让“鲜花”和“小草”同享和谐阳光的照射。

2、构建和谐的生生关系

学生与学生作为共同的受教育者,他们首先有着很多共同的利益关系。但由于学生认知水平的差异和观察事物的角度不同,学习中的不同见解常引发彼此间的矛盾。这既伤害了学生间的感情,也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更有悖于和谐课堂的生成。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在课堂教学中要积极引导学生发扬互助互爱的精神,学会合作学习,共同战胜困难,圆满完成学习任务。这样,构建和谐课堂的愿望就会实现。

3、构建和谐的课堂情境

和谐的课堂情景离开活动是无法实现的,因为活动是人存在的主要形式。构建和谐的课堂情境,教师的教学要以学生的活动为主线,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实践,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主动创造。教师要在教学中,精心设计各种活动,特别是以师生、生生的合作性活动为主要形式组织活动,让学生动起来,以活动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以学生主动学习促进课堂和谐发展。

为了在和谐的课堂情境中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儿童的特点创设活动情境,让学生回到自然,回到生活。回到儿童快乐的天地中去,让学生在轻松愉快地活动中学会合作,学到新知。例如,低年级孩子最喜欢听故事、表演、做游戏和开展竞赛等活动。老师就可以设计“争当小小故事家”系列活动,组织学生从读准字音到正确流利的朗读,做到读得绘声绘色,直到最后进行讲故事比赛。

二、灵动的思维——有效课堂的内核

1、恰当地情景,促进思维

袁金华老师曾经在《课堂教学论》里指出:课堂教学活动尽管有不同的结构模式和活动过程,但是大体都包括感知教材,理解教材、运用教材知识等基本环节。在感知教材阶段,一般要通过初步的阅读、讲述、展示、观察、实际操作等活动,引导学生获得感性知识,丰富学生的表象。适当地创设情景,能调整学生在课堂参与的状态,改变学生学习的方法,优化教学的过程,从而-促进学生的思维。

2、合理地预设。发展思雏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叶澜教授曾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强调课堂的动态生成,但并不主张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信马由缰式地展开学习,而是要求教师有教学方案的设计,并在教学方案的设计中预先为学生的主动参与留出时间与空间,为教学过程的动态生成创设条件。是呀,理想的课堂中,教师合理的预设是不能缺少的。教会学生向文本学习,借助于文本发展自己的思维,是人进行终身学习的一种基本素质。

3、自然地生成。创新思维

现代学习理论告诉我们:学生的知识获取不应该是教师和文本的直接给予,而是应该在学生充分经历活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在理想的课堂中,我们非常强调一个自由度的体现,它既是课堂呈现的一种氛围,也可以是心灵的自由状态,也可以是无拘无束的争论过程,也可以是情感的自由宣泄的过程。我想:这样的自由度对于学生自然地生成一些知识是非常重要的。在这样开放的学习环境中,学生不仅吸纳了知识,形成了良好的思维品质,还真正达到师生互动生成新知识,教师已经将学生语文思维的的触角引向生活,引向社会大课堂!

三、智慧的评价——有效课堂的基石

新理念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方式,既有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有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和学生的自我评价。《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实施评价,应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互相评价相结合。在新理念的指导下,新的课堂评价方式日趋丰富起来,能针对学生学习的具体状况全方位地做出评价,及时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课堂教学中,不管采用哪种评价方式,不管是针对学习内容的评价,还是针对学习习惯、学习方法、情感态度和合作学习等方面的评价,都要注重每个学生的感受,以激励为主,敏锐地捕捉其中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每一次评价都要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和同伴心诚意切、实事求是的评价,激励学生积极思维,营造一种热烈而又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从而使课堂评价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课堂评价体系也一定会变得更加完善、具体。

理想的课堂是一种教育理念,更是新教育实验的一种价值追求。拥有有效课堂,诗意般地教学,是我们每个老师的景愿,然、而课堂教学是一门遗憾艺术,世界上没有一节绝对完美的课,更没有绝对的“有效课堂”,也正因为如此我们更有必要把有效课堂当成毕生的职业追求,师生协力在共享中共建有效课堂,在共建中共享有效课堂,为了我们美好的夙愿,为了我们的下一代,让我们一起努力!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