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杂谈:关于写作文评语的几点体会

作者: 程献萍

摘要:批改作文一直是中高年级老师的头疼事,下面是就本人十几年来对批改学生作文的心得体会捉刀成文,供各位同人笑览。

关键词:作文评语;爱之窗; 明窗;创造窗;魅力窗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2-092-001

哲学家胡塞尔说:“在我们的时代,我们在任何地方都强烈地需要对精神的理解。”这句话,在今天读来,仍然是闪熠着真理的光芒。作为小学中高年级语文老师,感触孩子心灵悸动的机会很多。比如:教学活动中的课文理解、习作、师生交流等。其中,习作是最直接的。小学生的习作虽然还不能完全地、准确表达出他们的心扉,但是,从那些稚文拙语中,我们老师感受到的是孩子对生活和精神的凝炼。所以,我想说:“一个不能写好作文评语的语文老师不是合格的老师。”因为,每一篇文章都是学生“苦心经营”的作品,作为老师,我们怎能不做出真挚地回答?

评语是学生作文最直接最重要的反馈信息,学生拿到作文本,最关注的不是分数,而是教师的评价。因为,从评语中,他们可以看到自身的成败得失,可以了解自己的写作水平,因而批语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作文兴趣,行文效果。

我任教语文十几年来,对写评语的苦乐,就如伏天舔雪,冷暖自知。认真总结一下,倒也有几点体会:

一、热情洋溢说优点,打开一扇爱之窗

作文是学生内心自觉或不自觉的流露,也是语文老师做思想工作的好阵地。教师的主导作用,关键在一个“导”字:不导或导得不好,则如喉梗;导得好,就如有源头活水来,冲刷了学生脑中的污泥。在整个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责任就在于有计划,有目的进行指导或引导,特别要热情地去发现每一个优点,每一次进步,使他们始终鼓起希望之帆。

二、实事求是是方向。暗胡同里开明窗

在作文的大海里航行,除了毅力,还需要能力,其一需要学生反复实践;其二需要教师热心指导,在偏离方向时赶快高高亮起航标灯,给他们指明方向,以免触礁。

记得曾叫学生写过一篇《站起来!好样的》的文章(为四川震灾的灾民们而写),有些同学写得慷慨激昂说得条条在理,就是孙威把灾民写成了得到四方帮助的幸运儿。当时,我没有过多的讲解也没有私下找他,而是把“幸运儿”加上着重号,在第二天早读课时,让他和大家一起说说自己了解的灾区情况,下午放学时,把作文本全发下去,让孩子自己修改,这一次点拨,虽不热烈却很耀眼,因为它给在作文园地的黑胡同里走的孩子开启了一扇明窗。

三、恰到好处巧点评,喜开一扇创造窗

适当的目标,可以增强内驱力;适时的评价,可以加大外动力。教师如能充分利用评价,就可以帮助学生早日实现目标。有经验的教师总是不断地给学生提出恰到好处的目标,以保持和增强这种主动的内驱力。

教学生规律,是“授之以渔”,而不是做死文章。艾青说过:“人的一生很漫长,但要紧处,只有几步。”每篇文章也都是如此,这几处就是我们要巧妙点拨的地方。我们可以给以启发、提示,既让他们认识到自身作文的差距,又不一带而过,坐吃“现成饭”,开发他们潜在的创造力。

在刚举行迎奥运征文比赛时,我收到一位同学的来稿,题目是《给北京小朋友的信》,构思挺好的,文中结合北京的过去、现在、未来,谈得很多,可就是缺少一条感情的主线,于是,我紧扣文题,在开头添上一句:“你们一定奇怪,我为什么会从海滨小城连云港寄来这蓝色的信笺?”中间结合材料写道:我最喜爱蓝色,它祥和而宁静。结尾水到渠成:“合上这蓝色的信笺,相信我们的心,连得更紧了。”这位同学读了,觉得温馨而紧凑,启发很大。

四、独具慧心觅佳句,轻开一扇魅力窗

评语是单调的格式、重复的内容,还是不拘一格,抓住个性?前者肯定是件苦差事,后者定是苦中有乐,留下春风吹心田,飘洒春雨润无声。我想通过评语把学生引进花香悠悠的世界,让他们愉快地去发现和拾取想要的花瓣、树叶……

我的评语追求流畅,文字新颖,语句亲切。记得有位六年级的孩子写《同桌的你》,不仅言之有物,而且言语清新淡雅,我仿佛闻到了淡淡的荣莉花香,提笔写到:你轻轻地来了,带走了沉重和浮躁,悄悄地你走了,只留下几页墨香。学生们听了我的评论,都会激动地说:“您说出了我们心中都有却不能表达的内容……”是的,这就是作文的魅力。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