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卡片制作完整认知结构
作者: 王培顺一种有效的小学数学整理与复习教学法
摘要:实践证明,“重视卡片制作,完整认知结构”是一种有效的小学教学整理与复习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卡片制作;认知结构;数学整理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2-097-001
在小学数学的整理与复习课上,“制作卡片”是我校多年以来坚持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2008年,我校又把这种教学法-'重新进行整理与归纳,申报了延边州州级科研课题,被州教育科学院立项为州级“十一五”规划滚动课题,于是,我校又展开了更加深入的研究与实践。
本课题范围小,切实际。教师方面,易理解,易操作;学生方面,有兴趣,有习惯。课堂教学模式渐已形成,介绍如下。
一、问题的提出
1 背景分析
当前,小学数学教学把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形成最优化的教学模式作为教科研的重点。小学数学教材在每单元的最后均安排的是“整理和复习”。这部分内容意在对所学单元的知识进行系统概括和归纳,给学生形成有关知识的完整的认知结构。
有些教师对这部分内容的编排意图理解不深。只重视习题的训练,而忽视了对知识的系统归纳及整理。这部分内容的教学质量,直接涉及小学数学的目的任务能否圆满完成,尤其对学生的归纳整理能力的提高起到关键作用。
2,优点支撑
2.1 “压缩饼干效应”。制作卡片是把知识进行高度概括、提炼、整理、归纳的过程,学习时是一个把课本知识“由厚到薄”的过程,运用时又是Je“由薄到厚”的过程。本课题把这个过程概括为“压缩饼干效应”。
2.2 激发性。数学是一门严密的学科,条理性很强。在制卡、压缩、整理的过程中,训练了学生完整思维能力、概括能力,构建起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唤起了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激发了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2.3 方法性。“制作卡片”是一种教学方法又是一种学习方法。它不仅适应于数学的教学与学习,同样适应于其它学科的教与学。
3 理论依据
3.1 依据“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标准中指出“教师应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而制作卡片就为学生的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建立了一个操作平台。
3.2 依据数学认知规律。数学的学习与运用是一个“从零到整”再“从整到零”的过程,整理与复习就是一个从零到整的过程,而制作卡片是这个过程的有效载体。
3.3 依据学生心理特点。儿童从小具有很强的表现欲,把数学知识归纳起来与人分享、与人交流;同时儿童又具有很强的渴望成功的心理,制作卡片可以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一张张卡片,一次次成功,一回回喜悦。
3.4 依据教育学、心理学理论。研究教学工作必须以教育学、心理学为理论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制作卡片恰能体现这一思想。只有在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下,才能实现知识与能力的转化。
二、课堂基本步骤
师生归纳—学生制卡一重点训练一课堂总结。
1 师生归纳:这一环节主要给学生以完整系统的认知,并且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3-4年级教师要把整理内容板书全面,便于学生记录。
5-6年级教师可以只板书提纲,便于学生填充。
在开始实验阶段,教师要拿出卡例,便于学生模仿。
2 学生制卡。这一环节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其整理能力,巩固其所学知识,使之系统化、完整化。
这一环节由学生半独立或独立完成,根据师生整理的提纲及内容进行制卡。3年级可以抄写卡片,4年级在教师指导下制卡,5-6年级完全可以放手独立制卡。
制作卡片不要求千篇一律,学生可以创新,按自己喜欢的方式制卡,可以补充师生没有归纳的内容,可以查书、查笔记、问老师。老师要循回指导。
制作完成,可进行课堂评价与展览。
3 重点训练:这一环节抓住本单元的训练重点进行练习,使之更加巩固,使学生的注意力从完整的思维转移到重点思维上来,在完整认知结构的同时学会抓住重点。
重点训练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教材的重点内容,主要知识;二是依据学生实际找出知识掌握得不够好不够牢的地方;三是依据数学特点,找出一些容易忽视的内容,一些特例,易混易错的地方。
4 课堂总结:对本节课的过程进行总结或对本单元重点内容进行强调。
三、教案编写模式
1 归纳(设计问题)
2 制卡(师提出合理卡例)卡片类型:目录卡(全书目录卡、单元知识目录卡)单元卡(单元知识内容卡)内容要详细全面。归类要科学合理。知识卡(知识门类卡)打破单元顺序,打破册、年级顺序。把同一类知识从纵向联系起来,便于比较、分析、记忆。
3 训练(设计重点类型题)
4 总结
四、预期目标
1 科研目标:创新方法,促进发展;坚持改革,形成特色。教师要用研究者的眼光和视角,带着问题走进教室,想着问题走出班级。不断实践、研究、反思,不断改进、创新、完善。构建“整理与复习”课的合理结构,提高教学效率。
2 学生目标:获得方法,养成习惯;巩固知识,提高成绩。培养学生动手制作卡片的能力,学会将学过的知识比较有条理地从横向、纵向两方面进行梳理,提高学生的概括思维及归纳能力,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创造能力。
3 教师目标:掌握方法,积累经验;转变观念,提高能力。使教师能够独立理解和处理这部分教材,提高有条理的整理单元教学内容的能力,形成自己合理的教学思路。
总之,“制作卡片”是一种教学方法创新的尝试,又是一种教学经验积累的完善。“卡片”教学在我校坚持多年,反响良好,已成为数学教学的一大特点,“卡片”教学促进了我校教师专业化发展,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实践证明,“重视卡片制作,完整认知结构”是一种有效的小学数学整理与复习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