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科研读者服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作者: 闫秋娟 任桂淑摘要:本文分析了网络环境下,科研读者服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网络环境; 图书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G25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2-126-001
20世纪90年代高校图书馆网络开始逐步开通,随着“211”工程的实施,高校图书馆的网络化建设有了长足的进展,至今许多高校建成了局域网甚至实现了无限上网,网络给高校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工作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科研读者作为高校图书馆读者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网络环境下,如何为其做好服务工作,是当前读者服务工作中的重要内容。
一、科研读者服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 对科研读者的网络服务意识淡薄。一些高校图书馆,特别是大中专图书馆,网络服务意识较差,还主要依靠传统的服务模式,主要以报纸、期刊等图书馆馆藏资源提供服务,因为出版周期长等原因,其中一部分价值在使用时或许就已经丧失,很难提供快捷、有效、适时的研究成果。
2 结合教学、科研的网络资源开发利用不够。一些高校图书馆,特别是中小型图书馆,网络资源开发力度不够,尤其是与本校的教学科研紧密联系的网络资源开发、利用较少。而网络资源因其具有新、快、先等特点,能体现最新的科研动态而备受科研读者的青睐。因此开发与本校相关的网络资源是当前科研读者服务工作中的重点。
3 馆员素质问题。馆员素质偏低,虽然一段时间以来,馆员的专业水平或是文化水平都有显著提高,但与网络时代馆员的要求相比还有一定的距离。
4 科研读者利用网络资源难的问题。由于年龄、知识层次的不同,部分读者面对浩如烟海的网络资源或馆藏文献不知如何检索利用。
二、积极采取措施做好科研读者服务工作
1 转化观念,增强网络服务意识
增强网络服务意识,在以图书、报刊等馆藏资源提供的传统服务基础上,大力开发网络资源,利用网络环境,为科研读者开展多种形式的服务,最大限度地满足其对信息的需求。
2 加强网络资源建设
2.1 充分利用搜索引擎。图书馆可根据本校的专业设置特点和科研读者的需求,应用不同的搜索引擎为他们寻找收集各种信息源,并将搜集到的信息源进行分析整理,按一定的主题或专题进行分类,编织成网站资源指南,定期更新。这样读者可根据资源指南,很快登录到相关网站,查找资料。
2.2 加强馆藏电子文献建设。高校图书馆应加强电子文献建设的力度,一方面投入资金购买一些电子文献,如我馆近几年投入了部分资金购进了大量的电子出版物,开通了中国学术期刊检索、书生之家数字图书馆的数字图书的检索服务;另一方面应该加强馆藏资源的数字化工作。
3 加强数据库建设
3.1 高校图书馆可根据本学校的专业特点,并广泛征求读者特别是科研读者的意见,选择知名度高、内容丰富、信息实用,而且能及时反映专业前沿动态的网站作为对象,以确保该镜像网站的信息资源发挥应有的价值。
3.2 利用相关软件建立特色数据库,提供特色服务。如武汉大学的陈光柞等利用国际免费软件Winisis建立数据库的经验就很值得借鉴。Winisis软件是免费的,开发成本低廉,检索点多,检索功能完备。
三、做好跟踪服务
在网络环境下,利用网络提供的便利条件,为科研读者开展跟踪服务。如我馆可充分利用图书馆主页上的留言板进行跟踪服务。馆员可在科研读者中有选择的进行跟踪服务,做好跟踪计划,通过留言板,读者可以随时提出所需资料的请求,馆员根据请求有针对性的满足读者的信息需求。
四、积极努力,实现高校图书馆间的网络资源共享
大家都认识到这一点,任何一所高校图书馆,其馆藏资源都是有限的,不可能包罗万象,一应俱全,由此一方面为了减少不必要的经费投入;另一方面最大限度地满足科研读者对信息的多方面需求,高校图书馆之间,尤其是同一个区域的各馆之间应当尝试实现网络资源的共享。
五、提高馆员素质
1 进行计算机能力的培训。对馆员进行计算机基础知识、操作技能、文献资源的加工与处理、影像视听资料的制作与应用计算机软件的维护与开发等方面的培训,以及掌握多媒体传播技术、熟悉网络上各种类型的数据库、利用网上各种媒体进行信息的沟通与检索。
2 多学科知识结构优化培训。在网络化服务普及的今天,面对浩如烟海的网络信息,客观上要求馆员应该是具有多学科知识结构的“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即拥有图书馆情报学知识,又掌握外语、计算机以及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等知识。因此,根据高校图书馆为科研读者服务的工作特点,所以要对馆员进行多学科优化培训。
六、对科研读者进行培训指导
加强读者自身信息检索能力的培训。主要内容包括信息检索知识及能力、信息捕捉能力、信息筛选能力和信息创造能力。高校图书馆要充分利用校园网的优势,在网上设置专题网页对读者进行培训,如关于文献信息检索与利用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重要的中外文献检索工具、网络信息检索及光盘数据库检索、重要的文献数据库介绍,著名的网站介绍、数字图书馆的利用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