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议体育传统校的体育师资队伍建设

作者: 高伟宏

摘要:在普通中小学,办体育传统项目学校,要做的I作很多,但最要紧最关键的工作是加强体育师资队伍建设。笔者认为一要举贤荐能,配齐体育教师;二要加强业务进修,提高业务水平;加强师德修养,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关键词:体育传统校;体育师资队伍建设;浅见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2-139-002

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在普通中小学,办体育传统项目学校,要做的工作很多,但最要紧最关键的工作是加强体育师资队伍建设。笔者以昆山市19所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为主要研究对象,同时参阅有关文献资料,对这个至关重要的课题作一探讨,现不避浅薄,谨陈管见。

一、举贤荐能,配齐体育教师

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的体育教师,不仅要抓好体育的普及,而且要抓好体育的提高,出成绩,送人才。体育教师除了有体育教学的基本能力外,还必须有一技之长,有一定的训练竞赛史。又因为在训队员小学大多在9-12岁,中学大多在12~18岁,有男也有女,而且不少是乡镇挑选上来的,因此在师资配备上,既要有男教师,也要有女教师。在年龄结构上,以中青年为主,但也要有资格老,处事稳重的老教师。总之,要举贤荐能,从能力、智力、性别、特长、年龄等方面兼顾到个体的特点,配齐体育老师,达到优势互补、各展其长、充满朝气、同心协力的目的。对重点项目传统校师资配备名额应按国家规定适当放宽,主要教练员的课务也应适当减少。

二、加强业务进修,提高业务水平

体育传统校的办学质量高不高与体育师资的业务水平密切相关。一个教师在业务上达到精深博学、一专多能,他的教学、教练业务能力定能居高临下,深入浅出,举一反三,运用自如,深受学生的欢迎,威信高,教学、训练效果好。

1、大力加强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体育师资培训

认真贯彻国家体育总局体群字(2008)98号文件《全国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体育师资五年培训计划》,各县市教育局、体委应作出相应计划,大力加强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体育师资培训工作,使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的体育教师既有为体育事业献身的革命精神,又有比较扎实的业务知识基础和实际的教育教学、课余训练能力。培训重在讲究实效,可通过专题讲匿、考察观摩与互动讨论等形式,采用集中大班授课和专项小班授课相合的方式进行。

各县(市)要搞活培训渠道,可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让体育教师学习体育教育学、运动训练学,提高体育理论水平。如昆山聘请省体科所研究员茅鹏同志为传统校常年教学、训练顾问,一年来好几次,边问边讲,使不少体育教师在训练思路上得益匪浅;高级教练胡鸿飞和《运动训练学》一书作者徐本力教授应邀来昆讲学,使体育教师对早期专门化训练有了新的认识,明确了方向,坚定了抓童年技术教学训练敏感期的信心和决心。这种家门口的培训方式方便教师,受训人多,效果好。

2、参加取得学历的函授

教师的学历涉及到教师能否晋升、工资待遇等实际问题,因此要多加关心。在重点传统校工作的体育教师教学、训练任务很重,但也要动员、支持他们去函授进修。有关教育、体育行政部门应关心此事,将取得学历的函授优先给为培养输送体育后备人才作出贡献的体育教师。这样的函授进修,体育教师很愿意学,求知欲望高,能取得更高学历,工作与学习的关系自会正确处理好。

3、开展各种形式的教学、训练公开活动

为让热心教改的体传校体育教师经受更多的锻炼,接受多方指导,增长才干,定期开展教学训练开课活动是十分必要的。昆山为了培养体育学科带头人,推出体能分组教学实验研究,就提供各种机会,让陈恒德同志在多次的教学研讨课、实验课、示范课中,得到同行的帮助指导,不断改进完善,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被评为特级体育教师。

这种活动民间也好搞,如民间的体育教改协作组织,由于研究课题不受限制,试教人数不受控制,评议不受约束,对体育的改革与发展有极大的促进作用。苏沪教改协作组由昆山发起组建,每年都有体育教学、课余训练研究活动,通过说课、授课和评议,学到活知识,练好真本领,使他们教有特色,有的已是昆山市、苏州市教坛明星和学科带头人,在省市都有一定影响。

4、外出观摩教学、训练、竞赛活动

扩大视野,获取信息,开拓进取,不断创新,这就需要跟上新形势,向别人学习,向先进学习。领导要有远见卓识,如苏锡常传统校可建立联谊学校,再如争取省田协支持发起组建省田协苏南小学分会,在教学、训练、竞赛等方面开展观摩交流活动,大家可以相互学习探讨,学以致用,立竿见影。

俗话说:千学不如一看。现行科学的成就促进了体育运动的发展,技术的更新。创造条件,让体育教师参与各种创新性的活动,或让体育教师亲眼目睹当前体育运动发展的新动态,见到大世面,这可以克服坐井观天、安于现状的毛病。组识传统学校的领导、教师到广州、北京观摩全运会、亚运会,到上海、南京观看国内外大赛,大家情绪激动,心态平衡,干劲倍增,其积极性被激活。这种激活的积极性,不仅能提高工作能力,而且能使能力得以超水平的发挥。

5、引进竞争机制

体育教学尤其是课余训练,有它的特殊性,即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进行有目的有序状态的训练。教师的钻研性、主动性、责任性直接关系到训练的质量、人才的开发。竞争激励人,培养人,使人的潜在能力、聪明才智得到及时有效的开发。竞争总会有优胜劣汰的现象,但对负有使命感的启蒙训练的教师来说,主要是通过竞争使人不断追求,变得更加理智,更加聪明,愈感到学习新理论、新技术、新教法、新手段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竞争促进导师制的建立,促进相互交流、共同进步。在学校课余训练中开展的创优竞争活动,与专业运动队有很大区别。应提倡共同目标下的竞争,即完成或超额完成下达的团体名次和输送人才目标,从全局出发。以整体利益为重。承担训练任务的体传校教练组必须通力协作,发挥各^优势,调动队员主动性,进行创新性的严格训练。近十年来,昆山市二中、培本小学两大田径训练基地以这个大目标开展的创竞争活动,成果累累,输送—批又—批有培养前景的体育苗子,如施文获亚运会好举重金牌,徐志明在九运会上获90公斤柔道金牌等;组建的昆山市田径队数十年获江苏省县级田径赛前十名和苏州市小学生田径赛前三名。培本小学校被苏州市授予“培养八才,亚运争光”的光荣称号,被评为“全国先进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和“全国群众体育先进集体”。

6、重视体育科学研究

茅鹏同志说:“体育是以体力结成果而以智力为灵魂的事业。”体育要振兴,必须依靠科学。经验很宝贵,但也必须以科学为指导。当前要防止、纠正只求快出运动成绩,不顾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运动训练原理的倾向。

教师一定要学习和掌握教育科研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会选题,会收集处理资料,会设计研究方案,能开展科学研究活动,在研究中丰富自己的教法和经验,不断总结,不断提高。根据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教学训练实际情况,可以先下课题进行深入研究,如不同年龄阶段课余训练内容与方法、体能分组教学、实施新课程、办体育班、建立课余训练基地、训练与学习的关系、体育社会化等,体育教育部门要定期召开课题研讨会,交流推广研究成果。开展课题研究,可提高教师翻阅文献、调查研究、积累资料、学习理论的兴趣和能力,促进教学训练朝着科学化方向迈进,使他们由“先干后识型”逐步向“先识后干型”过渡。

三、加强师德修养,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在学习、遵守《教师法》、《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过程中,结合体育教师教学、训练、竞赛的实际情况,倡导“三强调、三反对、三树立”的活动:即强调“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反对拜金主义,树立干体育终生无悔的专业思想;,强调爱学生,反对体罚或变相体罚,树立教学相长的好风气;强调为人师表,树立严于律己,用自己的言行教导学生,努力成为学生学习和效法的表率。。四、关心理解体育教师,充分调动体育教师的积极性

七八十年代,昆山体育在苏州地区八县市遥遥领先,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老主任刘金生与体育教师打成一片,关心理解体育教师,体育教师情系操场讲奉献。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教育体育部门与有关学校领导更应关心理解体育教师,充分调动体育教师的积极性。对长期从事少儿训练工作、潜心培养优秀体育后备人才的各级各类体育教师,在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培训学习、工资晋升、评先评优等方面要与其他科目教师一视同仁,切实解决其后顾之忧。体育教师组织课间操(早操)、课外体育活动和课余训练、体育竞赛等工作时间应合理计人其教学工作量,超课时部分应按所属学校其他科目同等补贴。对广大体育教师,要在政治上关心,工作上支持,并在生活上根据他们的工作特点[尤其是对女教师)给予必要的照顾。教育体育部门要定期评选表彰先进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优秀体育教师,对培养输送优秀运动员做出成绩的体育教师应给予奖励。

加强体育传统校体育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学训练业务水平,必将有效地推动少儿课余训练,更好地发现、培养优秀体育人才,促进学校体育工作的发展和体育强国的建设。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