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时期我国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发展

作者: 周嵩山 秦剑杰 马振水

摘要:奥运会后,我国的全民健身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全民健身体系中的服务体系,作为全民健身体系的主体部分,其发展是实现为全民健身计划第二期工程的重要保障。所以,我国全面健身服务体系的研究也尤为重要。

关键词: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发展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3-142-001

北京奥运会上,中国以51枚金牌创历史新高,证明了我国是一个体育大国。但是这并不能说明我国已成为体育强国。体育强国的判断标准,不是看奖牌榜上金牌数量,而是看整体国民的普遍身体素质和体育运动水平。运动员的成绩并不代表整体国民的运动水平,要想真正成为体育强国,我们要把精力放在全民体育上。我国党和政府一直都十分重视全民体育,特别是1995年国务院颁布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纲要》指出到2000年要“建立起社会化、产业化和法制化的全民健身体系的基本框架”,“到2010年实现基本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全民健身体系”。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到2010年要形成多元化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由此可见,构建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对我国全民体育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认为,构建全面健身服务体系应重点发展以下五个方面:

一、发展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宣传体系

国家在制定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的同时制定了《奥运争光计划》,二者相辅相成,成为支撑我国体育事业新时期发展新格局的两个不可或缺的组成因素。在《体育事业十一五规划》中提出“十一五”时期群众体育的发展目标是:坚持群众体育与奥运同行,抓住筹备和举办北京奥运会的历史机遇,提高群众的体育意识,培养群众的健身习惯,在全社会营造浓厚的健身氛围;本着亲民、便民、利民的原则,让更多的人享受体育发展的成果。我们要以奥运为契机,在未来“体系”的建构过程中注重宣传奥运精神,增强群众体育健身意识,让广大群众树立科学的体育观和终身体育的观念。

《体育法》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作为第一部由国家颁布的体育法律以及第一部全民健身工作的施政纲领,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在未来的“体系”建设与运行中,除了应深化政策法规的改革与发展,继续细化充实《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内容,将之丰富为符合新时期全民健身事业改革与发展的《全民健身计划》外,还应当重视政策法规的普及与宣传,让人民群众了解我国政府在全民健身方面的相关政策和法规。

二、发展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健身设施体系

为了备战北京奥运会,国家投入大量的财力物力,奥运会结束,国家应相应减少对竞技体育的投入,增加对全民健身的资金投入比例。另外,加大加快体育彩票事业的发展,增加体彩收入,也是为全民健身设施的建设争取更多的资金的重要途径之一。还有就是地方政府应鼓励个人投资建设商业性健身场所,为私人投资健身行业提供政策支持和帮助,从而弥补政府在资金方面投入的不足。

三、发展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科学指导体系

全民健身体系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全民健身,而全民健身离不开科学的指导。社会体育指导员作为中国开展社区社会体育活动的组织者,从事体育基本知识、技能传授,指导锻炼活动和组织管理工作,其主要职能是组织和带领居民参加体育活动,指导居民科学健身,有效地提高锻炼效果,引导和帮助居民进行合理的体育消费和投资。当前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数量还远不能满足全面健身的需要,限制了全民健身的发展。各地方政府应在未来的几年里加强对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养,提高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数量和质量,使人民群众的健身活动有科学的指导。

四、全民健身服务体系体质监测体系的发展

截止到2005年,我国已经进行了两次国民体质监测活动。第二次国民体质监测结果显示,我国国民体质存在如下四个主要特征和变化趋势:一、国民体质总体水平比2000年略有提高;二、成年男性肥胖率较高并呈增长趋势;三、20—69岁年龄段城乡人群体质水平差距明显;四、国民体质水平呈”东高西低”状态。进一步完善体质监测评价系统。改革监测评价系统的各项指标,确保有关测试方法的规范与数据的准确。不断提高与改善各社区内的监测仪器,研究开发更为简捷、有效、全面的体质监测手段,适合局部地区及时、便利的开展体质监测活动。针对体质监测活动的结果,有目的指导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作为下一阶段全民健身活动的指引与依据。

五、发展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组织管理体系

体育健身组织管理系统是由政府组织、体育事业组织、体育社团组织、体育经营组织、非正式组织共同构成依照一定的全民健身管理体制运行的系统。“目前,一个在政府领导下,以体育社团为线,以基层体育指导站(点)为点的点线结合、覆盖面广、参与人多的群众体育组织网络在我国初步形成,对推动和引导人民群众投身全民健身行列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纲要》中提出在全民健身第二期工程阶段的目标与任务之一就是“形成以地方政府为主的全民健身管理体制”。各地方政府应发挥地方健身组织的作用,建立社会和政府的新型合作关系。

在今后的十年里,我们应以大力宣传体育政策法规,提高人民群众的体育意识,加大全民健身的资金投人,增加健身场馆和设施数量,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的建设,完善全民体质监测体系,建立社会和政府的合作关系,尽快在全国范围内实现全民健身服务体系。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