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榜样现象”催发学校精神

作者: 谢 英

摘 要: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是现代管理的标志,学校管理更是如此。只有充分调动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实现学校管理应达到的总目标。放大“榜样现象”,催发学校精神,实施有效激励是学校管理者调动教师积极性,建设师资队伍,实现学校依法自主发展目标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学校管理; 放大“榜样现象”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4-072-001

一、塑造典型人物现象,弘扬一种精神

俗话说:“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典型人物的塑造是放大“榜样现象”的一个切入点。

1.校长是标杆

校长是学校的魂。夸美纽斯曾经指出:校长应该记住自己是“全校的核心和支柱”,“校长应该以精神生活纯洁,对人厚道、履行职责、孜孜不倦和精力充沛来保持自己的威望”,“像太阳把太空照得四方通明一样,每天都要照亮所有学生的心”。只有正派公道的校长,才能调动全校教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

2.教师是榜样

一位哲人说过:学校管理“当前急于要办的事是以好的榜样把学生牢牢吸引住,因为后面的人总是按着前人的脚印走的,学生总是按照教师的样子造就出来的。”因此,教师应该是诚实、积极和勤奋的人。教师的榜样作用不仅体现在表面上,而且在行动上更应该成为学生养成各种美德的活生生的楷模。教师应时刻牢记自己在衣食住行各方面都要给学生树立简朴的典范,成为工作上朝气蓬勃,热爱学习和劳动的榜样,而且是谦虚谨慎、品行优良的模范。

3.自己是镜子

跨越年龄的榜样值得学习。对学生而言,同年段的榜样,甚至反思自己也同样具有激励作用。在学生参与学校管理,协助教师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过程中,也要发现、塑造典型学生,用孩子们身边同龄人的经历为大家指明努力方向,内化学生情感体验,使他们在尊敬热爱师长、努力学习、遵守校纪、勤奋思考、培育兴趣等方面都能起示范作用。引导儿童互相学习优点,取长补短,就能达到“教为了不教”的学生自主管理目标。

二、提炼典型事件现象,倡导一种正气

放大“榜样现象”除了塑造典型人物,其次是提炼发生在学校的典型事件。这些典型事件现象可以是先进、优秀的正面典型事件,也可以是值得反思的反面典型事件。发挥好这两类典型事件现象的教育性,在学校就能弘扬正气,抑制邪气。

1.慧眼识珠选好典型事件

先进典型事件往往蕴藏在一线教师、学生之中。作为管理者要发现典型,首先必须经常深入一线,深入到教师、学生中去,用自己的观察,掌握第一手材料,不断提高自己发现典型事件和识别典型事件的能力。如:教师中某个年级,同事之间的关系特别和谐,学校工作只要到这个年级,执行力就很强。这样的典型事件现象,管理者要把它放大。从教师的敬业精神、履职仪式、开放心态等方面加以归纳、宣传,就能发挥以点带面的作用,在学校年级组建设中倡导一种团队合作风气。

2.强中选优折射典型事件

为做好典型事件的放大工作,管理者还可根据现有的,已经产生的各级各部门评选的先进个人、优秀工作者、优秀党员、劳动模范以及即将评选的各类先进人物的事迹材料,分门别类建立先进事迹典型库,结合学校当前工作形势和学校各阶段中心工作,及时将一些先进事迹向教师、学生、家长推介。在策划宣传过程中,管理者需根据典型事件不同特点,凝炼精神,对典型事件、现象进行分析、研究,考察其背后的意蕴,寻找学校历来被认同的核心价值观,从而聚焦学校的核心文化。使典型事件的形象更加饱满、更加丰富,做到强中选优育典型。

3.众星捧月宣传典型事件

为使宣传的典型事件深入人心,管理者还需把握好宣传的“面”和“度”。对于典型事件,校长、班子成员,在各种场合都可以宣传,依托宣传的高频率,树立典型事件的榜样地位。其次还可丰富宣传形式,借助报刊文字、广播、电视、宣传栏等全面开花的报道思路,做到报刊有文字、电视有影、广播有声,达到众望所归,众星捧月的宣传效果。

三、宣传典型环境现象,坚持一种影响

学校是育人的文化场。学校的每一面墙,每一处景都有育人的功能。因此,学校实施的一切措施、环境布置、校本教材都是环境育人的内涵。如:特色年级组、学科组、教师团队、精致景点、特色活动环境布置等等,这些环境现象只要我们善于发觉和宣传,都能起到很好的教育效果。

1.发现典型环境的精神内核,增强吸引力

学校环境和一切设置都是无声的教育素材。管理者可结合学校各项常规管理中涌现出的典型班级文化建设,组织班主任、班干部,或者各班负责该项工作的同学参观、交流,宣传班级文化建设的成功经验,把无形的教育内涵转化成大家看得见,摸得着的教育载体,增强环境育人的吸引力,推动面上工作开展。

2.捕捉典型环境的情境细节,提高感染力

学校日常的各项教育活动策划很多。管理者要善于捕捉在活动中闪现的精彩瞬间,加以宣传。如一年级新生入队仪式上,大队部在整个活动中安排了一个环节——在整个活动背景下,老师、入队的同学和家长共同合影留念,齐唱《感恩的心》。这一情境的渲染对学生尊师、孝敬父母的教育感染力很大。开展活动时,策划者除了发挥在活动现场产生的教育效能后,还可继续展览现场拍摄的照片,播放刻成的活动光盘,交流当时的心里感受等形式,加深学生、家长对这一典型环境情境细节的理解,接受教育。

3.创新典型环境的宣传形式,扩大影响力

任何一处学校人文、物质环境,只要善于发现、提炼,都有可宣传的契机,宣传形式可以因环境而定。如:实地查看、橱窗展示、影像重现、新闻媒体报导、主题讨论,等等。丰富宣传形式,能更大限度地调动教师、学生乃至社会人员多种感官体验,对学校旗帜鲜明地提倡什么,要做什么都指明了方向。恰如其分的宣传对营造环境的人来说,也是一种激励手段。他们会在宣传的氛围下,增强自豪感和压力,对工作会精益求精,从而全面推动学校工作开展。

放大“榜样现象”,能让管理者更多地关注人本,关注学校文化建设,对学校“三风”建设,学校精神提炼都有着深刻影响。学校管理只有重视了在一切方面的榜样示范作用,才可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校活力,取得实效。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