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小学校长专业化的实施
作者: 王彭宇 巩 达 翟姗姗 张 鑫 张会武摘 要:校长专业化是基础教育改革创新,全面有效实施素质教育,开创我国教育教学工作新局面的必然要求。就中小学校而言,学校的特色和现代化学校管理均与校长专业化密切相关。为此,我们对于中小学校长专业化的实施目标、内容及其实施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以提高中小学校长的领导、管理和创新能力,促进中小学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中小学; 校长专业化; 管理; 实施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4-150-001
一、中小学校长专业化的实施目标
一所有特色的中小学学校,都必须有一个强有力的校长,校长在管理学校的过程中,应以教师和学生为主体,校长所作出的决策要充分调动全体师生员工的积极性,使其围绕学校发展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创新性工作,从而形成学校特有的风格。
要实现以上目标,要求校长必须做好以下几项工作:第一,抓好师资培训的工作,特别是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应加以重视,应不断地改进和完善青年教师的培养工程;第二,搞好教研组的建设,并积极地寻找教研组与年级组的结合点,加强协调性。第三,要抓好学校的教育科研工作,如: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因研究,多媒体课堂心理学研究、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及德育科研工作。不断提高科研水平;第四,努力抓好选修课程的建设工作,使学生获取的信息不再简单化、单一化,丰富学习方式和信息交流方式。
二、中小学校长专业化的实施内容
在当今教育改革的大潮中,中小学校长专业化的实施与发展,都必须把握“以校为本,以人为本”的原则。因此,校长的专业化可以由几个层面来构成:第一是校长专业精神的提升。第二是校长专业技能的增强。第三是专业修养的增强。第四,校长要具有一定的能力。为此,校长要做好如下两方面的工作:
1、校长要有明确的教育管理理念和办学宗旨
众所周知,校长的教育管理理念或其教育思想,是一所学校得以发展的灵魂。校长除应具备教学和管理的成功经历,有熟练的领导管理和激励技巧外,还要有活力、主动性和战略眼光。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形成发展的目标,构思改革方案,使学校的发展具有明确的方向和持久的动力,形成学校特色;其次是要深入教育一线,确立先进观念,得出规律性结论,形成教师集体的教育观念。同时,校长有责任让教师明白其在校本实施中的角色,并提供给其充分的机会,让他们从“课堂消费者”变为“课堂研究者、开发者”。
2、创建学习型学校组织 提高办学效能
良好的团队学习氛围,是建立学习型组织的基本条件。学校的校长应专注教师之间交流和共享的关键,积极鼓励教师建立起平等的对话模式,提供对话机会。并通过教研组活动,围绕中心主题来发言,使教师之间畅所欲言,集思广益,在有质疑、有喝彩、有争议、有共识的这一相互沟通的过程中,经过讨论不断审视其自身的思想认识,并不断地增进共识和智慧。
在创建学习型学校组织的进程中,要不断地增强学校内的所有教职员工的开放意识,并能努力为其开辟对外交流的窗口。一是邀请多位专家来校讲学,并通过这些专家学者的引导,使全校教师进一步确立“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终身学习”等观念。在教学实践中紧跟着教育发展的潮头,努力以超前的意识、广阔的视野和科学与艺术两者相融合的知识结构以及人文情怀,为自身的职业生命不断注入新的活力。二是校长应带头参加国家教育部校长培训中心举办的培训学习班,并能够在自己学习期满回校后向全体教师做学习传达,实行知识共享的理念。三是学校也要采用“走出去”的措施,并且分批分期地选送教师外出学习、专项研修。四是学校还应在每学期末召开专门会议,让学习归来的教师以新的教育理念、并在深刻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方面的不足之处后,为全校教师讲授外出学习的收获及体会,并开始进行新的教学尝试和实践工作。
创建学习型学校组织的主要目标首先是使学校有一个教师们都赞同的发展规划和共同构想;其次是增强教师的创新意识,抛弃旧的思维方式和常规程序;三是提出和发展教师的专业水平和专业特长,使教师对所有的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过程、功能以及环境相互作用进行思考;四是教师之间能做到坦率地相互沟通和互助;最后要发扬敬岗爱业的职业精神,使全校教师齐心协力为学校实现目标而奋斗。
参考文献;
[1]雷丽珍.从校长专业化看我国的中小学校长培训[J].现代教育论丛,2002(6)P44,P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