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提高学习高中生物兴趣的方法
作者: 董文素摘要:一些高中学生对生物这门课程的学习没有兴趣,影响了课堂教学以及学生对该学科的学习。本文就如何提高学生学习高中生物的兴趣提出几种方法。
关键词:学习兴趣;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5-043-002
学习兴趣指一个人对学习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与情绪状态。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兴趣是一个人倾向于认识、研究获得某种知识的心理特征,是推动人们求知的一种内在力量。兴趣是学习的内在动机,兴趣对我们的学习和工作有重要作用。中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促使其进行学习的一种重要的推动力。只有当学生对其学习内容产生兴趣,才会乐意去学,才会去积极思维,才会受教育于轻松愉快之中。学生对某一学科有兴趣,就会持续地专心致志地钻研它,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在高中阶段,有的学生对生物这一学科学习兴趣不足或者不喜欢学习生物,这样影响了课堂教学以及学生对该学科的学习。因此,必须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而学生学习兴趣的产生和强化需要借助教师的培养和激发。我认为在以下方面加以注意,可以收到效果,逐步使学生提高兴趣,爱学生物。
一、提高教师语言的生动幽默性
幽默不仅能给人带来喜悦和欢乐,松弛紧张的神经,使人振奋精神,增添教学活力,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愉快、欢乐的氛围中主动地获取知识。正如前苏联教育家斯维特洛夫所说的:“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教学幽默最明显的功能就在于活跃课堂气氛。如果教师在教学中一味地照本宣科,语言平淡无味,必定导致课堂气氛死气沉沉,学生无精打采,必然会对学习产生厌倦心理。而如果教师在教学中适时地穿插点幽默,就能改变这种状况。教学幽默本身就新鲜、生动活泼。教学幽默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能把晦涩难懂的知识变得浅显易懂,就会给紧张的教学注入生机和活力。学生在这种幽默气氛的感染下,自然会对学习产生极大的兴趣,会精神振奋、情绪饱满地投入学习。这种状态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吸收,有利于拓宽他们的思路,发挥他们的创造力。平时不爱听讲的学生也会被这种气氛所带动,融入到教学中来。在活跃的课堂气氛感染下,教师也会更有激情,发挥出最佳的教学状态。
因此,教师的语言要生动,要有适当的幽默,幽默既能活跃课堂教学气氛,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思考,使学生在愉快的课堂氛围中主动地学习知识。
二、采用鼓励和赞扬性的课堂教学评价
以前我在上课的过程中,课堂提问问题时,几乎很少有学生举手主动回答,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同学举手,课下我问两个学习成绩不错的学生,他们都说感觉没有把握,怕回答错了。我马上意识到原来是这样:学生有顾虑而不敢说,没有自信。因此,在第二天及以后的教学中,课堂上对学生回答的问题,我常常给予赞扬和肯定,“你回答得很好!”“非常好!”等此类的评价,同时鼓励学生多说,积极思考。一段时间过去后,课堂举手回答问题的同学多了,学习积极性也提高了。因此,带有鼓励和赞扬的评价会使学生自信心倍增,增强对学习的渴望。因此,鼓励和赞扬的评价会给学生带来成功的满足感和愉悦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当然,赞扬要把握分寸、语言得体、恰倒好处,不能随意赞扬,否则适得其反。所以我认为只要把握好分寸,充分发掘学生的长处与闪光点予以赞扬和鼓励,多采用鼓励和赞扬这种评价,是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一种好方法。
三、启发质疑,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学起而思,思源于疑”。只有发自内心的疑问,才能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动机和兴趣。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我认为学生质疑,可启发思考,并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质疑。要有意识设置疑团,为学生创造质疑的条件,使学生敢于质疑,要营造宽松的课堂氛围,把课堂充足的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有机会充分观察、思考、讨论。教师则融到学生中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灵活的思维过程中质疑,并要允许学生质疑“出错”。建立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消除学生的紧张畏惧心理,使学生处于一种轻松愉悦的学习气氛中。学生会在自主活动中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问题会引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产生解决问题的愿望,这样学生就能积极思考,乐于质疑,敢于质疑,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四、教学贯穿“竞赛”机制
近几年来,我探索着将“竞赛”机制引入到课堂及其他教学环节中,使课堂焕发出生机,引起了学生的积极思维,使学生的主动积极参与思想和主体意识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使教学效果大大提高。具体做法是:(1)在课堂上将学生分组,对教师提出的每一个问题进行抢答,答完后统计成绩,对胜出组进行表扬,对其他组给予鼓励。学生充满高涨的学习热情,在积极思考参与的学习氛围中学到了知识。(2)出一套题目不多的竞赛题发给学生,规定时间内交上来,批改后对得分最高的前五名给予表扬,对得分高而且卷面书写整洁、清楚、规范的答卷在班级进行展览。这样,既进一步激发了被展出答卷者本人的更大的学习兴趣,又调动了其他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五、课堂教学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为了提高学习生物的兴趣,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尽量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即针对生物课的学科特点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当今生命科学发展的实际问题,将课本知识与实际紧密结合,使学生能够通过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学习理解理论知识,并用理论知识指导实践。因此课堂教学中要适时选取工农业生产实际和日常生活实际的例子。例如,讲到种间关系,联系生产实际,以大豆和根瘤菌的互利共生关系及水稻和稗草的竞争关系,如金小蜂和棉铃虫的寄生关系,使学生认识到高中生物课程与生产和生活的关系十分密切。再如讲到生物防治,这更是解决生产生活实际问题的知识。可多联系实际举例,使学生感到生物知识非常有用,帮助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到学习生物学的实际意义。进而提高学习生物的兴趣。
六、提高课堂提问水平
课堂提问是教学中常见的和必要的环节,提问可以激发学习动机,启迪求知的欲望、点燃智慧的火花、培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的课堂提问能诱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良好学习行为的兴趣,逐步养成较强的自主学习的习惯。而课堂提问操作不当,学生的思考、回答就会偏离方向,要么答非所问,要么无所适从,太易太难的提问都不足以激起学生的兴趣。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设计恰当的问题难度和坡度,引导学生思考,控制好发问的时机,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多给思考空间,让学生会说、能说,在回答问题中使学生不断获得新知识,并能将其成功地运用于实际,及时得到强化。这样的教学过程。学生就会觉得饶有兴味,学习兴趣就会日益浓厚。
这是我近年来教学实践的一些体会,我认为对提高高中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有一定帮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