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新课改之我见

作者: 马 民

摘要:高中英语新课改要求培养学生的自我探究能力,更加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这与传统的教与学的方式截然不同。课改的主要实施者——教师,肩负着改变传统观念和固有教学法的重要使命,教师的转变是课改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新课改;障碍;解决方案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5-050-001

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强调,高中英语教学要鼓励学生积极尝试。自我探究,自我发现,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高中英语新教材的设计理念也是让学生在体验、参与、研究这样一种过程中去学习外语,最大地增加学生参与的量,要让学生在实际运用中感觉到语言是实用的,而不是仅仅掌握语言知识和技能。可见,无论是教学大纲、课程标准还是新教材,都提倡以学生为主体。但当前很多课堂教学中仍然以教师讲授为主。方法大都为传统的课文及语法讲解或翻译法。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并不高。即使有实施新课程改革的想法,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中对于探究式、自主式的活动设计也较少,或仅是让学生自学,思索书后的相关语法规则。课后少有探究性作业要求学生完成。即使有此类作业,也多缺乏策略性的引导及有效措施进行检测。

课程标准倡导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这套教材比较接近于青少年学习、娱乐等方面的世界知识,它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采用话题结构和交际功能相结合的路子,并辅以一定的知识讲解,让学生在掌握语言知识的同时,通过训练学会使用语言,获取信息,交流思想和情感。由此可知,无论是新课程标准、教学大纲,还是新教材的设计,都是强调了合作学习和语言交际能力的重要性。但现在很多课堂上最主要的合作学习模式是学生结成小组讨论问题或发表观点,尔后,选出一位主发言人对小组活动进行汇报。合作学习的模式能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理念。但合作学习的过程管理、效度监控存在困难;不同组别、不同学生的参与程度差异较大;以小组为单位的合作学习往往流于形式,最终成了成绩较好学生的独角戏。教师在整个过程中的指导、监控显得顾此失彼,致使部分学生远离小组活动,远离外语学习。

新课程标准教材中必修部分的语法知识采用了发现式教学模式,即引导学生通过比较、探究等方式自己发现不同的语法规则,而非通过教师的灌输式教学加以掌握。但许多英语教师仍然采用教师一人堂的满堂灌的填鸭式教学,课后辅以大量的语法练习,使学生既得不到探究的锻炼又陷于题海难以自拔,很难达到好的学习效果。

新课程标准英语教材的词汇量较以往英语教材明显增大,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对于学生词汇掌握的要求。教师要求学生课下背诵拼写和汉语释义,每节课前以听写的方式进行检测,但很多学生在记住了单词拼写及释义的情况下,在运用中还是显得束手无策。

此外,较大的班容量对外语教学这样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来说,确实充满挑战。班级容量大,进行任务型活动的设计与开展势必会遇到困难。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监控与指导也势必会大打折扣。

可见,高中英语新课程改革存在着诸多障碍。但,毋庸置疑,新课程改革中教师的作用举足轻重。只有教师从根本上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才能影响学生的外语学习发生革命性的变化。

第一,在课堂组织上教师要转换角色,从课堂中的“主演”变成“导演”,即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组织者。现在山东一些中学实施的“35+10”甚至“45+0”的教学改革(即学生活动35分钟,教师指导和布置下一课预习导学案10分钟。甚至一节课全部交给学生,教师只起到指导和答疑的作用),就是强迫教师把课堂交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实际上也是成为了自己思维和思想的主人。

第二,英语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语言的交际性注定了英语课必然是参与型的课堂。英语课堂是学生接触英语的主要场所。美国著名学者Robert W.Blair曾指出,只要学习外语的人沉浸在丰富的、强化的、持续不断的外语环境中。就会达到最有效的外语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在英语课堂上必须尽量用英语授课,为学生学习创造一种浓厚的英语气氛。教师用英语教学,学生也会用英语思维。不要怕学生听不懂,因为学习本身就是一个从不懂到懂的过程。

第三,对英语课导学案的设计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出发点,以锻炼学生的思维为落脚点,以通过探究最好地掌握知识为目的,而且要注意不能过多地增加学生负担。在我校导学案实施的过程中发现,学生普遍有一个从兴致盎然到不堪重负再到消极抵抗的过程。因为学生课下负担加倍,既要准备导学案,又要完成作业。常常疲于奔命到深夜,长此以往必然打击积极性并降低学习效率。

第四,在课堂任务的设计中,教师要注意合作学习的培养,尽可能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尽可能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活动中,这对现在普遍的大班授课确实存在一定的难度。这就需要教师发挥创新精神,本着从学生出发的原则,创造出不同形式的活动,如:英语课前三分钟轮流让学生用英语进行演讲;角色表演;各种英语游戏;单词组故事接龙;读英文报纸并回答问题或组织讨论等等。形式多样的活动不仅能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而且能在轻松的活动中锻炼语言的应用。

第五,要建立新的合理的评价体系。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每个学生的认知风格、学习方式以及不同阶段的进步和发展是参差不齐的。所以新课改中在评价原则上有了较大的变化。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差异采用适当的评价方式,设计出不同层次的评价目标,使不同层面的学生对自己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从而激励自己,树立信心,有利于有效地控制自己的学习过程。所以教师要针对自己学生的不同特点,基于对他们的了解和为了他们的发展,制定切实可行的评价方案。这个评价方案会使学生由被动接受评价转化为评价的主体和积极地参与者,从而促进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性。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就是说教师不仅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学会获取知识的方法和本领。埃德加在《学会生存》一文中精辟地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可见指导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是非常重要也是十分必要的。高中新课改的实施也正是基于这样一种理念。对于教师来说,新课改毋宁说是对自己传统教与学的观念和习惯的一次彻底颠覆,所以,观念的根本转变,是教师面对新课改的关键,也是课改成功的关键。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