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在美术生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 梅素敏

摘要:近几年,美术生逐渐增多,他们数学底子薄,美术功底深厚,经常外出写生,与外界接触多。根据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在教学中强调“教学做合一”,提倡“小先生制”,鼓励合作学习,提高美术生的数学水平。

关键词: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美术生;数学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5-049-002

陶行知是我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一生致力于中国教育改造,倡导教育创新,提高国民文化素质和创新能力。他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教育”、“教学做合一”等教育理论与教育思想,不仅对当时的教育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而且对半个多世纪后的今天一样具有借鉴意义。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很多普通高中都设立了美术特长班,美术生与普通高中学生相比,增设了美术专业课,在文化课的学习时间上有所减少,因此他们的文化课成绩特别是数学成绩一直都是美术生教学中的一大难题,

陶行知曾提出“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从前的先生,只管照自己的意思去教学生;凡是学生的才能兴味,一概不顾,专门勉强拿学生来凑他的教法,配他的教材,一来先生收效很少,二来学生苦恼太多,这都是教学不合一的流弊。”可见,对于美术生数学教学,要根据学生的美术学习内容和他们的实际接受能力,不能只是根据教材而采取与普通文科生一样的方法进行教学。

一、“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了解美术生的背景有助于开展教学

1.美术生的学习基础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在美术生数学教学中的应用0

美术生是“艺术类”学生中的一种,艺术类学生包括音乐、美术等有艺术特长的学生。他们大多爱好艺术,而且在这些方面有一定的特长。艺术院校以及一些综合大学的艺术系也要招收这方面的人才,这些单位每年都会组织专业课考试,结合他们在高考中的文化课成绩,划定专业课和文化课分数线,择优录取。以下是江苏省近5年的普通高考和美术类文化课录取分数线。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美术的录取分数线比普通文科低了很多,一方面表明美术生的文化课水平比普通文科低,另一方面也吸引了一部分文化课成绩不理想特别是数学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在美术上“另辟蹊径”,通过美术这块“敲门砖”进入高校的大门。

2.美术生的学习内容

根据美术高考的要求,美术生在高中阶段学习的美术专业课程主要有素描、色彩和速写。素描和速写与立体几何的联系比较紧密,素描讲究形体的比例、结构和造型特征准确,速写中强调透视方法的应用,这些在几何作图中都有非常重要的应用。

二、教学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在劳力上劳心”

“在做上教,在做上学”的“教学做合一”理论是陶行知先生极力推崇的教学理论,他曾多次写文章论述之,也曾在不同场合的讲演中多次提及之。这一观点运用在美术生的数学教学中,仍有令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教学做合一”理论的核心就是“做”,这里的“做”有着特别的含义,这含义便是在劳力上劳心。单纯的劳力,只是在不假思索地蛮干,干的是体力活,没有任何技术含量,不能算做;单纯的劳心,只是在空想,没有实践经验做支撑,也不能算做;真正的做是在劳力上劳心,这里做的“事”,就是实际生活。这些思想运用到美术生数学教学中,无疑特别适合美术生及数学学科本身的特点。

美术生更擅长从实物或实例中观察现象、总结规律。因此在美术生的数学教学中,在引入上要花更多的时间,尽量让学生自己动手做模型,或在电脑上演示图象和图形的变化过程,从而在老师的引导下总结出一般的规律。

以立体几何的教学为例,由于美术生从高一就开始画空间几何体,他们对空间几何体的点、线、面有一定的认识,明白如何处理“看得到”的线和“看不到”的线,对透视法的运用也比较熟练。因此,在立体几何的“空间几何体”一节的教学中,不需要过多强调空间图形的作图,而是让他们认识到立体几何中的作图和美术作图的区别与联系。

如图1是一位美术生作出的正方体,这不是数学立体几何中的“正方体”,而是美术中的正方体素描。立体几何中强调准确与客观,必须用直尺作图,对于能看到的线用实线作出,“被挡住的线”要用虚线作出。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在美术生数学教学中的应用1

在美术生的点、线、面的位置关系教学中,更要注重从实物模型出发,观察他们平时熟悉的石膏模型和实物,观察点、线、面之间的位置关系,逐步培养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分析能力。

三、提倡“小先生制”,鼓励合作学习

“教学做合一”,以“做”为中心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倡导的教学方法。“小先生制”是他创造出的普及教育的重要方法。“小先生制”即“能者为师”,“会的教人”、“不会的跟人学”、“教了再来学,学了再教人”、“即知即传人,不做守知奴”。他提出普及教育要攻破27道难关,其中12道要靠“小先生”去攻破,

首先建立美术生之间的“小先生制”。由于美术生的来源很广,他们的数学水平和接受能力也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可以根据他们的学习水平进行分组,鼓励他们合作学习。很多美术生在数学上不能有所突破主要原因,在于他们没有建立起知识与具体模型、知识与知识之间的“桥梁”。由于生活经验和知识水平的差异,这座“桥梁”只能由老师提出搭建的方案,具体过程还需要他们自己完成。对于那些数学水平相对比较低的美术生而言,在那些与他们的生活经验和知识水平处在同一层次的“小先生”的指导下,他们接受得更快,也提升得更快。

其次建立美术生与普通文科生之间的“小先生制”。美术生文化课虽然薄弱,但是他们的艺术功底深厚,这是普通文科生不能比的。提倡美术生与普通文科生的合作学习,一方面能让他们互帮互助,共同提高;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加美术生的自信心,提高他们对学习的兴趣。

四、学生要“读活书,活读书,读书活”

“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这是陶行知先生所反对的。有一位教授驳“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通吗?”陶先生回答得很坚决。他不是反对读书,而是反对读死书,死读书,他本人是一生勤学不息的学者,或经常谆谆教导青年人要勤学。所以他所反对的是:“教条主义者(他叫他们为书呆子)把前人总结经验的东西,当做教条死读。不但自己死于啃教条,而且贻害别人。”我们今天还要反对这样的教条主义者——书呆子。

在美术生数学教学中尤其要做到这一点,否则学生只能死记硬背几个数学公式,不能解决任何实际问题。一方面鼓励学生思考和探讨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另一方面将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解决实际问题。例如现实生活中单摆、机械波、潮汐的变化规律都是符合正弦曲线、余弦曲线的,运用这些三角函数曲线可以计算潮汐中的水位问题,从而确定轮船进港、出港的时间。

学习的真正目的是致用,是指导和改变生活,这样的教育才是真教育。教师要少用考试这个紧箍咒,真正给学生学习的空间与时间。让学生能在自己的空间里读活书、活读书、读书活。

因此,在美术生的数学学习和教学中,要充分了解美术生的生活经验、知识水平和他们的需要,不能仅仅根据教材和普通文科生的教学要求来开展教学,将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运用到美术生的数学教学中,会让学生和老师都受益匪浅。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