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农村小学科普活动的策略
作者: 刘长山摘要:小学科普活动可以激发学生兴趣,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功效,担负着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启蒙教育,帮助学生探究科学规律,认识世界和构建良好的综合素质,进而逐步形成科学世界观的重要使命。因此,搞好科普活动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农村小学;科普活动;优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25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5-066-001
农村小学和城市的学校相比,师资力量欠佳,活动设备简陋,教学资源匮乏,没有少年宫或科学馆等展馆,这些因素时时困扰着科普活动的有效开展。但农村学小学也有自身的优势。如何发挥农村优势,优化科普活动呢?
一、运用社区课程资源,充实科普活动内容
农村虽远离都市,没有了城市的喧嚣与繁华。但农村的孩子天天与鸟兽鱼虫为伍,日日与田园草木相伴,生活的内涵一点也不比城里的孩子逊色。在科普活动中,教师应充分运用社区课程资源,有意识地加强联系他们丰富的社会生活经验,发挥孩子们丰富的感性认识的优势来服务与科普教学,自觉充实科普活动内容,常常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根据时令季节的不同,我们可以发动学生阅读有关科普内容,力求做到因时而读、源趣而授,使科普阅读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结合得更为紧密。比如在春暖花开的3月,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阅读《各种各样的花》和《花、果实和种子》等科普内容,带领学生到大自然中,观察各种各样植物的花。学生在教师的启发指导下,就可以掌握花的共性,了解到花的构造,进而认识到完全花与不完全花特征及其区别。在金秋10月的收获季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阅读有关果实的科普内容,发动学生到菜地中或果园里广泛收集各类植物的果实,然后带到学校观察,采用尝味、浸泡、解剖等多种试验方法来丰富、增进学生对果实的认识。
又如学生们平时亲自喂养家禽家畜和一些可爱的小动物,我们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它们的体形特征、吃东西的样子、食物类别、生活习性等。这些要求,对于深处农村的学生来说,可谓是易如反掌。活动中,学校除了要广泛阅读有关家禽家畜饲养、动物生活习性方面的科普知识外,还要求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相互启迪、相互补充,不仅能加深学生对动物生活的全面了解,进而获得动物的食性分类知识。我校科普校本教材中的《形形色色的动物》、《蜗牛》、《蚂蚁》、《寻访小动物》等很多内容,皆可随时而择、因地而栖。
二、利用乡土有利条件,丰富科普活动资源
合理开发利用乡土资源,建立乡土科普活动实验基地,就能使学生从事更为丰富的课外考察活动和收集分析资料活动。我们以镇工业园、镇蚕桑基地、镇气象台、镇文广中心等作为科普活动实验基地,广泛开展科普活动。比如,我校科普教材中的《我们关心天气》、《电视节目的接收原理》、《可爱的蚕宝宝》等课题,学生可以通过阅读,将学到的科普知识应用于实践。如学生到镇气象台,通过参加气象小组和气象观测活动,就进一步认识了常见的天气现象,以无可辩驳的事实使学生深入体会到事物的变化不仅有规律可循,也可为人类所掌握,从而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增强学生用科普知识的能力。如学生通过科普课里《空气和我们的生活》的学习,自觉应用于实践,主动考察研究本镇的空气情况,找到了空气质量下降的原因,在拓展中培养了学生的科普意识。学生在学习和实践中,真正学到了科普知识,锻炼了科普实践能力,科普意识不断得到增强。
三、开展丰富多彩活动,展示科普活动成果
开展科普活动,重在增强全体学生的科普意识,提高科普素养。学校的科普活动应一手抓普及,一手抓提高。普及层的教育,动员全体师生参与,重在激发兴趣,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科普教育活动是学校教育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与校园环境、学科教学、社会氛围等因素都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开展科普活动必须与学校实际相结合,必须与农村实际相结合。
要使学生掌握科普阅读的内容,达到活动的目标,就必须让他们参加各种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一)实际操作。目的是变革活动对象,创造物质成果,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这方面我校开展了“科普模型比赛”、“植物标本制作”、“科普小制作”等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二)作品创作。通过撰写科普童话和科普小论文、召开科普阅读成果交流会等形式,传播科普知识。(三)调查研究。其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提高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如我校开展了“镇区环保情况调查”、“乡村河被污染情况调查”等科普调查活动,学生参与率很高,调查实事求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四)成立科普兴趣小组。成立科普兴趣小组,有助于增强学生的科普意识,提高学生的科普兴趣。通过活动,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科普知识,科普技能和原理。(五)制作科普电脑绘画。学生通过自己平时的调查研究,把相关数据、资料加以归纳整理。形成课题性科普小论文。通过电脑把学生的科技成果一一展示出来,使其相互学习、集思广益。
实践告诉我们,只要我们善于利用身边一切可以利用的因素,结合广泛的农村教育资源,就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科普意识。农村小学科普活动要充分发挥“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地域优势,积极挖掘农村的地方资源,创造性地为科普活动服务。不仅能提高农村小学科普活动的效率,而且可以在丰富的实践活动中,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社会实践能力,为农村小学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开辟一条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