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给小学数学有效教学插上彩翼

作者: 汪敏娟

摘要:小学生因为其年龄、心理和认知特点,老师单一的依靠黑板、卷子、书本等传统呆板的教学形式,时间久了学生会感到枯燥乏味,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率下降等,这时如适当地选用合适的多媒体方式来刺激学生,吸引学生,创设新的兴奋点,激发学生思维动力,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真正做到有效课堂教学,从而大大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数学;有效教学;多媒体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5-069-001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学与教的方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作为现代信息技术的多媒体技术,不仅创造了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情境,而且有利于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空间观念,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因此。在教学中要因材施教、因势利导,找准教学的切入点,根据学生的特点把多媒体运用到现实的教学中,使得多媒体这一科学技术在小学教学领域得到较好的应用和有效的推广。

一、活用多媒体,巧妙创设学习情境

“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是新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理念。新教材强调在一定的情境中引入新知,并提出和解决问题。在教学中,结合教学实际和学生年龄特点,利用多媒体创设特定的教学情境,把被感知的对象形象直观地呈现出来,通过声音、色彩、动态画面等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能够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平移和旋转”时,通过展现生活中的一些场景:飞行中的飞机螺旋桨、工作状态下的电风扇,宾馆的旋转门,走动的闹钟的秒针、打开或关闭推拉窗、行驶的火车等,让学生结合画面提供的信息进行分类,学生在分类的思考过程中,清楚地描述了平移和旋转的不同点,接着再让学生在大屏幕提供的画面中找一我哪些是平移,哪些是旋转,让学生在头脑中不知不觉地构建平移和旋转的表象,学生轻松地掌握了新知。

二、活用多媒体,巧妙突破重点难点

多媒体,以其独有的鲜明的图像,生动的画面,灵活生动的动画及声音三维效果来优化教学过程,是一种新型教学辅助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自己很难示范清楚的教学环节,只要用课件中的动画展现给学生,就能帮助学生清楚地看到每个细节,让学生更快、更全地建立起表象,加深理解,并能快速掌握学习内容,提高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角的认识”时,为了让学生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角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这一教学难点时,大屏幕演示角的长短变化,而角的大小并没有变化。教师相机提出: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呢?带着疑问再观察大屏幕演示,从而使学生牢固掌握这一知识难点。通过这样动态显示。将那些看似静止的事物活起来,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形象,化难为易,使学生获得正确、清晰的数学概念。

三、活用多媒体,巧妙降低练习难度

数学课程标准中对“解决问题”要求“结合具体情境发现、提出数学问题并能有效地解决问题”。在练习时,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多媒体创设相关情境,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学会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例如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的相关练习时,设计具体情境:“学校操场长80米,宽50米,扩建时长和宽都增加了20米。”并运用多媒体演示操场扩建前后的示意图,让学生结合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问题并尝试解答。学生根据多媒体显示的扩建示意图,很容易提出问题:1)求扩建后操场的面积;2)求扩建后操场增加的面积。并能根据示意图正确解决问题。在这一过程中,运用多媒体课件演示,把抽象的问题放置于具体的情境当中,使学生体会到数学问题的趣味性和现实性,并把抽象的问题形象化、具体化,降低问题的难度,使学生认清问题的本质,能够顺利地解决问题。

四、活用多媒体,巧妙弥补教材不足

多媒体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具有常规电教媒体的特有功能,并且能综合它们的优点。老师们都知道,就练习而言,单一的依靠黑板、卷子、书本等传统呆板的练习形式,时间久了学生会感到枯燥乏味,表现出厌倦,甚至不做作业。数学课程的“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四维目标的培养,需要形式多样的练习。这时交互式的多媒体三维练习课件就能以其图、文、声并茂的优势发挥其作用,它能使学生练习、复习等环节感到轻松、愉悦,能使学生在练题过程中始终保持兴奋、追求上进的心理状态,使他们觉得学习数学是一件在玩中学的趣事。

例如,口算练习是绝大多数的数学课必备的组成部分,利用电脑随机编写算式,可以根据要求无限量地供应题目,并判断你输入答案的正误,还可以设定答题时间,超过答题时间,电脑自动告诉你答案,让学生与电脑比速度。如在形式上再略加修饰,不失为一种学生喜欢的数学电脑游戏。

五、活用多媒体,巧妙开展自主探究

小学生的思维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所以教师在教学时要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的生活经验,利用多媒体制作课件,化抽象为具体,生动直观地呈现或虚拟现实、放大细节,这样学生才能比较容易接受和理解,便于开展自主探究,从而有效地实现精讲,取得传统教学方法无法比拟的教学效果。例如教学“时分的认识”时,充分发挥多媒体形象直观的优势,用红色弧线闪烁演示,使学生建立起“一大格”的清晰表象,然后再数出钟面上有12大格。接着运用多媒体把钟面放大,用蓝色小方块逐个闪烁显示,帮助学生数出一大格里面有5小格,进而认识到钟面上有60小格。在探究时分关系时,又通过课件演示:时针走一大格,分针正好转一圈。学生通过观察很容易得出1小时=60分,从而轻易地化解本节的教学难点。

总之,多媒体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有机结合,是数学教学改革中的一种新型教学手段。以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数学课堂教学,重视学生学习过程,重视师生间、学生间的思维互动。这样的数学教学应该更有利于学会思考,学会学习,提高素质。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