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语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

作者: 刘 燕

摘要: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思想教育的渗透。通过用心创造轻松、幽默、和谐、生动的英语学习氛围,使师生问产生积极的情感互动,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主体性意识、自我表现意识、团结协作意识和健康心理意识。

关键词:英语教学;思想教育;主体性意识;自我表现意识;团结协作意识;健康心理意识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5-109-001

我在幼儿师范学校一直担任英语专业班的教学工作。专业班的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所以教材选用的尽管是高中教材,但若单纯采用高中英语教学的模式是行不通的。在我的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我很注意在英语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以此来带动英语学习,取得了较好效果。下面谈谈我的一些体会。

一、提高学生的主体性意识

教育中的主体性意识是指学生在主体意识指导下,主动参与教育活动的能动性——表现为主体活动的自觉选择和参与。我把发展学生主体性意识作为素质教育落实于课堂教学的着力点。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不能把学生看作是简单的认知体,要把他们看成是有完整生命的人。在教学中更重要的是唤醒学生的自主意识,让他们懂得教师只是他们的疏导者和助学者。教师要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学生从被动地接受中走出来,把自身当作认识的对象。为此,我们要进一步更新观念,把英语教学的基点转移到人的素质培养上来,在英语教学中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培养学生交际能力,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Learning to know”,“Learning to do”,“Learning to live together”,“Learning tp be”,即要着眼于人的发展。

二、提高学生的自我表现意识

很多学生由于种种原因,在学习中缺乏主体意识,不敢表现自我。怎样帮助学生树立明确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们的自我表现意识呢?我进行了如下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首先,通过表扬、鼓励引导他们重新认识自我,对自己重新作出评价和定位,从而激励他们在课堂上表现自己。常言道:“越夸越灵”。每一个学生都有长处,每个人都希望获得别人的尊重和表扬,尤其是后进的学生。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捕捉时机对学生尤其是差生的闪光点及时进行肯定表扬,使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正确认识自我,对自己更充满自信。教师不要吝惜自己的掌声,学习程度不高的学生更需要鼓励,适时适度地赞扬,能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

其次,通过台前展示让学生们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每节课,我安排十分钟时间给学生进行台前展示。在这个环节里,学生可以充分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通过话剧表演、诗歌朗诵、游戏猜谜等各种形式来展示自己的才艺。实践证明,这样做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再次,我在教学中改革以往的评价方法,根据以下的情况判定平时成绩:A.朗读作业完成情况;B.背诵对话、课文情况;C.参加小组活动的态度;D.参加课外活动的态度;F.口试成绩。而期末成绩则是期末考试笔试成绩(50%)和平时成绩(50%)的总和。这样做改变了学生那种学习“哑巴英语”、不愿开口的坏习惯。

总之,我通过改善学生的课堂自我表现状况,培养学生积极的课堂自我表现意识,从而达到了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的目标。

三、提高学生们的团结协作意识

传统的英语课堂里,一个英语教师教授几十个学生,常常是学完新课后只有一部分优秀学生学会,而基础差一点的学生往往是“得过且过”。究其原因,很多同学缺乏合作意识、自学意识。我在英语教学中,经常通过小组合作来培养学生合作意识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每一堂课,我都根据学生实际拟定适当的目标,精心设计上课每一个环节,积极引导小组成员制定自主学习计划,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以确保学习任务的完成。

例如听写。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我采取了小组共同听写的方式。计分时,以小组为单位,以每个单词10分,只要对一个,小组就积累了10分,因而分数往往是好几百。这对学生来说很新鲜。每当我念出每个小组的得分时,学生都会发出惊叹声。这种形式的听写,有利于发挥学生的责任感,因为他的成绩已经不是个人的成绩了,听写得高分,小组成员会感谢并表扬他;听写得不好,小组成员会鼓励他。每个学生都很在乎小组成员对他的态度,这就促使他们主动地背好单词。

小组活动发挥了学生们的主体活动能力,培养了学生的责任感、合作精神和集体精神,从而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

四、提高学生的健康心理意识

健康心理是一种持续的、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个体能做出良好的反映,并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最大潜能。如能把健康心理教育渗透到英语教育教学中,对课堂教学定能产生明显的促进作用。因此,我一直在尝试着寻找英语教学与心理培养的最佳结合点,以实现既提高教学效率,又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的双重教育目标。

我认为,首先,教师要深入细致地了解学生,充分尊重、信任学生,真心实意关心学生,与学生交朋友、谈心,缩小师生间的心理距离。其次,要营造一种愉悦、宽松、平等、合作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有积极的情感体验。教师在课堂上要情绪饱满,带着轻松自信的情绪走进课堂,以良好的情绪影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要用极大的耐心、宽容心和同情心满腔热情地引导他们,不歧视、不讨厌、不排斥程度差的学生,注意避免自己的行为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健康。当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怀和爱护时就会产生一种“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心理,从而乐于听从教师的教诲。自觉、认真、刻苦地学习。因为我的情感投入,使很多问题学生,与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他们喜欢上了我,也就逐步喜欢上了英语。

总之,教师要用心创造轻松、幽默、和谐、生动的英语学习气氛,使学生和教师之间产生积极的情感互动,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主体性意识、自我表现意识、团结协作意识和健康心理意识。我们要用厚爱之心来“哺育”学生原本就具有的强烈求知欲望之心,而学生也会用“心”回应:“乐学——巧学——速学”,从而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