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康丁斯基与“抽象”艺术
作者: 郭拥军摘要:康丁斯基通过“内在需要原则”、“内在声音”、“隐性结构”来全面诠释自己的“抽象”原则。对于丰富艺术表现手段,拓展艺术的审美领域以及改善视觉形象的构成方式,都具有建设性的贡献。
关键词:康丁斯基;抽象; 内在需要原则; 内在声音;隐性结构
中图分类号:TU-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5-110-001
康丁斯基1866年12月4日生于莫斯科,1896年立志于绘哂艺术,最初师从A·阿茨贝,后改师学院派画家F·凡·施图克。1911年,参与编辑出版具有前卫思想的刊物《青骑士年鉴》,1912年,他的第一部具有抽象主义宣言性质的理论著作《艺术中的精神》出版,他的抽象艺术思想与理论主张通过展览和杂志逐渐在艺术界产生影响。之后康氏全面阐释和完善他的抽象主义艺术理论体系,在艺术创作中实践他的理论,相继发表了《形式问题》、《具体艺术》、《点·线·面》等一系列有关抽象艺术的重要论文和著作,最终奠定了康丁斯基抽象主义艺术开山鼻祖的地位。
从康丁斯基生平可看出他与抽象有着不可分开的联系,所以一听到“抽象”就把其和康丁斯基联系起来。可是为什么?19世纪的尼采说:当上帝死了,艺术就要出来取代信仰。而20世纪,自信自己是天才的画家达利说:“我们置身于一个宗教艺术堕落的时代,一个没有天才的信徒,还不如一个无信仰的天才”。那么何谓“抽象艺术”呢?抽象与康丁斯基又有怎样的关联?
一、关于“抽象”的两种解释
什么是“抽象”,广义解释:“抽象”是代表着系统与秩序——画家赋予每条线内在生命,将丰富的造型挥洒于画布上,而观者必需跨越表象的有限界线,才能了解大自然最深精神的存在。狭义解释:客观来看抽象主义的定义:“在20世纪美术占很大位置的‘抽象主义’,如同野兽派和立体派一样,并不是仅由一个团体或一个运动产生的。这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于巴黎、米兰、莫斯科等主要都市的前卫艺术家们之间相互影响造成的艺术表现现象。他们在绘画上拒绝对现象的复制、模仿、和再现性的呈现,他们极度追求自律性的形而上本质确立。”。
二、康丁斯基“抽象”的精髓
康丁斯基是怎么诠释他的“抽象”呢?在《艺术中的精神》中,他采取身心二原论的态度,沿用通神学者的说法,认为精神是世界的本原,物质只是蒙在真实世界之上的一层面纱,人民只有透过面纱才能看到闪光的精神。我们从他所归纳出来的两个“内在”和一个“隐性”方面理解康丁斯基的“抽象”。1.“内在需要原则”:由于他对音乐意味的追求,引起了绘画由自然模仿向主观抽象的“图像转换”,自然的物象被高度符号化、秩序化为具有内在关系的纯构图。艺术家选择一根线条、一个图形、一块颜色,都发自于心,因此都“只能以有目的地激荡人类的灵魂这一原则为基础”。康丁斯基将这原则称作“内在需要原则”。可见,构成抽象艺术的“内在需要原则”最终关系的是色与形的特性。所以我们在平时作画的过程中也能深刻体会这种形与色的关系,无论你颜色多么能打动人,多么富有感染力;但都逃脱不了形的束缚,最终使整幅画变得懒散,搭不起框架。可见形无论怎样抽象。都具有内在联想得力量,并能建立起相互间的对应关系。2.“内在声音”:对色与色的关系、形与形的关系、色与形的关系等绘画基本元素的分析与价值的确认,和依赖于对绘画元素的精确考察后,于是色、线、形等绘画语言成了绘画表现的主体对象,绘画语言外在的物理特性充当了形式元素,语言内在的“运动”、“张力”等物质成了内容,语言的内在价值表现为精神价值。所以康丁斯基由绘画语言的分析入手,又提出了“内在声音”:“内在声音”有三重含义:①只人的感觉联觉或通感,主要是视觉与听觉;②用于纯绘画的专门术语,特指“运动”、“张力”以及类似的状态;③专指与宇宙精神同一的特性。从1927年他创作的油画《圆的重要》中找出这一原则的体现,这幅画面由大小不等、颜色不同的圆点进行组合、叠置,每个圆点、每块颜色既在各自的位置发出自己的声音,又在互相的关系中制约与协调,构成一曲主次分明的点的旋律。3.“隐性结构”:正如康丁斯基解释的那样,“新艺术的和谐要求一个更微妙的结构,它对心灵比对眼睛更有感染力。”这个“更微妙的结构”,康丁斯基称之为“隐性结构”。
三、康丁斯基“抽象”概念对世界艺术的影响
当然,无论是从严格的几何抽象还是到激烈的抒情抽象,康丁斯基的一生经历了世纪转折期的精神危机与两次大战的社会动荡,他是带着明显的危机意识与改造现实的雄心从事艺术活动、创立抽象艺术理论的。他的抽象画理论,集中体现了与他同时代的抽象画家的艺术追求与审美理想。他对绘画元素的分析。主张绘画借鉴音乐的构成手段,追求画面的音乐感受力等,正是当时抽象画家们集中探讨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康丁斯基提出的“内在需要”、“内在声音”、“综合艺术”和“隐性结构”等概念曾对20世纪视觉艺术观念的变革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当我们今天站在21世纪初回顾发端于20世纪初的抽象运动时,不难发现以康丁斯基为代表的抽象艺术家,无论在绘画实践还是绘画理论上,对于丰富艺术的表现手段,拓展艺术的审美领域以及改善视觉形象的构成方式,都具有建设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