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差生的心理障碍及防治策略
作者: 李艳红摘要:本文通过对差生心理障碍的主要表现,从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等方面进行分析论述,并提出相应参考方法,进而使差生慢慢转化。
关键词:意志障碍;情感障碍;思维障碍;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5-119-001
差生,每校都有,各班也不缺;家长担心,班主任费心,任课老师闹心。特别是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更是如此。但是差生既然坐到班级,就有受教育的权利,学校、教师就有管理和教育的义务;就应该正视他们,作为学习中的弱势群体就应该照顾他们。使他们循序渐进。这样不仅可以提高班级成绩,而且对班级的管理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经过多年教学和班主任工作,本人觉得首先应掌握差生心理障碍,发现其规律进而采取措施,防治结合,起到标本兼治的作用。
1.差生心理障碍的表现
1.1 意志障碍。心理学认为,意志是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来支配、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困难,从而实现目的的心理活动。其突出的特征是“自觉地确定目的和为实现目的而克服困难”。而差生的行为恰恰相反,具体表现为:
1.1.1 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学习的自觉性。就差生中的多数人而言,还认识不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学习只是为了应付差事和免受家长的责备。
1.1.2 缺乏学习的持久性。差生中的绝大多数人,学习的毅力和耐力均较其他学生差,对问题不愿做长期艰苦的钻研。
1.1.3 对学习缺乏兴趣,情绪低落、沉闷。差生的心情大多数处在厌烦、焦躁的抑制状态,常感到学习很无聊,枯燥无味,学习无劲头。
1.2 情感障碍。情感是人们内心对外界事物所抱肯定或否定态度的体现。情感总是由一定的客观事物引起。有满足或符合人的需要的事物,就会引起人的积极态度,使人产生一种肯定的情感。反之,就会引起人的消极态度,产生一种否定的情感,从而产生情感障碍。
1.2.1 教师(家长)对差生的要求过高。差生的基础差,知识缺漏严重,教师或家长却要求他和优秀学生一样,在相同的时间内,接受同样多的东西,所以心理负担过重,抵触情绪萌生,从而导致了他们怕学习,厌恶学习,最终放弃学习。
1.2.2 教(管)不得法。教师的教法呆板,不能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个性差异,灵活地选用教学方法;学习的着眼点总是给予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而忽视差生的求知欲望和闪光点,很少给其表现机会;只重视多教给学生知识,而忽视多教会学生知识。这些因素均可造成差生的情感障碍。
1.3 思维障碍。尽管差生的感觉是正常的,但无论是对当前事物各个部分的整体反映,还是对客观事物的一般特性和规律性的概括都存在着严重的不足,从而构成了他们的知觉及思维障碍。
1.3.1 思维肤浅,习惯于问题表面的直观形象思维,而不去更深一层地分析和综合,进行揭示问题实质的抽象思维。
1.3.2 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不扎实,灵活运用知识能力薄弱,概括能力较差。
1.3.3 思维呆板、缺乏联想。差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水平不高,认知的联想能力也较低,不善于在研究问题时,通过联想使头脑中的知识复活起来,并纳入相应的知识系统。
2.心理障碍的防治措施
2.1 加强目的教育,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教师除了对差生进行思想教育之外,还要把更大的精力花费在对教材的艺术加工和处理上。把课堂教学内容转化为切合学生心理需要的课题,把枯燥的知识转化为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刺激物,这样学生学习数学的自觉性自然就提高了。
2.2 加强师生的心理交流,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正确的动机,浓厚的兴趣,热烈的情感,坚强的意志,独立思考的性格和讨论争鸣的学习习惯,是搞好学习的重要心理素质。教师要善于利用一切时机与学生进行心理交流。在课堂上要注意多给差生以表现的机会,并不为人知地加以点拨和启发,既使其提供的解答与所间风马牛不相及,也应巧妙地给予“肯定”和帮助,使其能够对所问问题微小的有价值的认识,从而使差生也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2.3 注重双基教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形成能力的基础,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在教学中:
2.3.1 降低起点,减小坡度,避免过高要求,对过难、坡度过大的内容要适当分解,设计好台阶,使其易于差生接受。
2.3.2 对有从属关系的知识内容和解题技巧,可采取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方法教授。
2.3.3 对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学生的不足之处,应进行必要的循环和反复,并注重对一些重点知识的浓缩,使学生掌握重点,突破难点,克服不足。
2.3.4 在教学的整体安排上,要双基中见综合,综合中练双基,尤其是在解题中,应将双基训练与能力的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注重解题规律、解题技巧的总结,以及解题策略、解题思维程序的渗透。在习题的配备上,也要重视双基,强化双基。
2.4 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让学生学会从已有的知识人手,采用由此及彼、化生为熟、化繁为简、化整为零、化部分为整体的思维方法;注重引导学生剖析新旧知识的联系和异同,并逐步地学会在新旧知识的对比与类比中去联想、猜想和想象。解题教学中应通过示范,提醒学生解题前一定要通读和精读题目,弄清题意,搞清已知是什么,所求是什么,题目的性质及所属类型。
2.5 科学地选取和灵活地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富有情趣、幽默、诱导的教学方法是培养学生兴趣的有效途径。各种教学方法不同程度地有其独特的优点,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科学地选取教学方法,要善于运用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方式,把差生的各种感觉和运动知觉都调动起来,尽可能多地为差生创设动口、动脑、动手的机会,让他们更多地参与教学,以避免由于活动单调而引起的乏味和疲劳,使其在规定的时间内,取得最优的学习效率。
总之,差生的转化工作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作,仅就差生的心理障碍来讲也是多元的。重要的是教师必须懂得这类学生的特点,并给予他们以专门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