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哲学思想指导班主任工作 塑造学生健康人格

作者: 司鹏君

摘要:哲学在思想教育中所独具的魅力。用它指导班主任工作,对塑造学生健康人格会起到显著的效果。

关键词:班主任:健康人格

中图分类号:G5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5-146-001

“哲学是其他一切学科的母亲,它生育并抚养了其它学科。因此人们不应该因为哲学的赤身露体和贫困而对她进行嘲弄,而是应该希望她那种堂吉诃德式的理想会有一部分遗传她的子孙,这样它们就不至于流于庸俗了。”这是爱因斯坦在—封信中的内容。对于既是政治老师,又是班主任的我深有感触,再次体会哲学在思想教育中所独具的魅力。用它指导班主任工作,对塑造学生健康人格起到了显著的效果。

一、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树立生态观念,加强环保意识,关心人类,热爱大自然

20世纪以来,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极大地推动了文明的进步。但是,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巨大提高,人口剧增、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又严重地威胁着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讲哲学第二课“世界是普遍联系”时,环境问题很快成为学生们关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又让大家了解我国生态环境六大灾患:沙尘严重、水土流失、旱灾严重、水灾严重、野生植物破坏严重、森林承受压力大。我布置了课外作业:“我们每个人要为自然做些什么”同学们的答案出乎我的意料,除了少制造垃圾,减少白色污染,多植树造林,教育更多的人提高环保意识,我竟发现,那节课后,班里卫生明显好转,我们班清洁区新种的几棵小树,树坑每天都是湿润润的!她们正用自己的行动在实践着保护环境的责任。

二、运用个人与社会相互关系的原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观。关心他人,热爱集体,奉献社会

人为什么活着,人生的价值在那里,这是古往今来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科学的进步,不断深化着人们对它的认识,使其成为一个古老而常新的话题。

20世纪50年代一位19岁的大学生在给爱因斯坦的信中也发出同样的疑问,爱因斯坦郑重地回答他说:“……一个人活着就应该扪心自问,我们到底怎样度过一生,这是一个合情合理的问题,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在我看来,问题的答案应该是: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能满足所有人的欲望和需要,建立人与人之间和谐美好的关系。”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在我国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集体主义是正确的价值取向。

三、运用量变质变的辨证关系原理,正确对待学习,培养学生持之以恒,锲而不舍的人格精神

荀子说:“不积归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没有量变作准备,就不会有质变发生。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学习是一项艰苦的工作,需要一点一滴的积累,需要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持之以恒的精神,作为学生,我们要取得好成绩。要从听好每一课堂,做好每一次作业,弄懂每一个问题做起。

孟子曰:“有为者辟苦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有的同学有崇高的理想和干一翻事业的宏愿,但却最缺乏这种精神,于是出现常立志不能立长志的现象,最终收获甚微。

我要求同学们每天检查自己的收获:这一天我学到了多少知识,这一节我学了那些原理,我的一分一秒是不是虚度了,只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埋头苦干,相信胜利最终会属于你的。

四、坚持矛盾的原理,学会辨证地认识自己,团结协作,塑造健康人格

人们都常说班委会是班主任的左膀右臂,是班集体的核心,在班级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组建班委会是每个班主任首先要做好的一项。而解决学生和班委会之间的矛盾是问题的关键。矛盾如果处理不好,不但不能起到好的作用,反而会事与愿违,事倍功半。上哲学课,讲对立统一,我认为,这是极好地解决问题的时机。

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都包含着即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即任何事物都有两点,而不是一点,因此,就必须坚持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方法,对事物作全面的分析。

我们班召开了一次题为“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主题班会,要求每个同学都用矛盾分析方法分析自己、分析别人。班会上,同学们很诚恳地对自己作了辨证的分析,在分析自己的同时听了班委会成员的自我分析,同学们之间有了更深的了解。班委会认识到了自己工作中的不足和问题,同学们也理解了班委会的难处。这次班会以后,班级凝聚力有了进一步加强,同学们在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

既然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我们所做的是敢于承认矛盾,揭露矛盾,进而解决矛盾,而不是害怕、回避和掩盖矛盾。矛盾分析的方法,教会他们敢于同一切问题和困难挑战,增加了同学们的自信。更可贵的是他们学会了人生处世的重要精神——不要轻言失败,更不轻言放弃。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