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激起涟漪一片
作者: 丁 艳摘要:本文通过笔者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的情感历练,深切知道班主任首先要做宽容和爱的使者,要有一种真正的发自内m的宽容和爱,允许学生在犯错中不断反思处理问题的方式。
关键词:轻松;彷徨;郁闷;变;笑脸;幸福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5-145-001
夜深了,我闭上眼睛,眼前一片漆黑,可我的内心却是一片光明。我十分轻松,十分畅快,内心就像平静的西子湖。但我藏在碧水深处的心呀,却荡起一圈圈反思的涟漪……
第一次以班主任身份走进班集体,就像演员登上了正式演出的舞台,学生、家长的眼光就像镁光灯一般向你照射过来。似乎想一眼把你看透。我带的这个班是从一年级带上来的,我面对的是一个又—个丰富而多彩的纯真世界。在一年级,面对他们,我轻松无比,左一句表扬,右一句赞美,整天把学生哄得围着我团团转,除了要及时提醒他们的日常卫生外,学习几乎没让我操过心,我每天过得很快乐。
进入二年级的下学期,我发现我变了,一旦发现学生有问题,就及时批评指正,动不动我就大动肝火,厉声训斥,让学生产生了敌对情绪。很快,我就发现我的学生变了,学生那一张张可爱的笑脸看不见了;学生那一句句精彩的童稚趣语听不到了;我与学生之间一次次快乐的活动更是分享不到,学生都远远的避开了我。不是说我没有责任心了,我依然对班级管理倾注了大量心血,对学生也给以更多关注。表面上看来还是一个不错的班级,但我却从内心深处强烈地感觉到:我的学生不像以前那样与我心连着心,心贴着心。我想牢牢抓住他们,可学生们却像沙子一样,我抓得越紧,漏掉的却越来越多。特别是进入三年级,我不止一次的彷徨、郁闷,向朋友诉苦:我不知如何教学生了,学生的钢笔字写得如何难看,学生的作文水平老是上不去,一点成就感也没有,我想回去教一年级等等。我困惑,牢骚发过后,朋友一句“何不尝试变一变呢?”我恍然,在班级生活中,班主任首先要做宽容和爱的使者,要有一种真正的发自内心的宽容和爱,允许学生在犯错中不断反思处理问题的方式。我知道,只有变,才能激起涟漪。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把一条梭鱼放养在有很多小鱼的鱼缸中,让它随时可以吞吃小鱼,然后用玻璃把它与小鱼隔开。这样吞食小鱼时就遭到无情的阻挡。在内部饥饿和外部小鱼的双重刺激的强烈驱使下,梭鱼一次次徒劳地发起进攻,屡次失败后,它吞食小鱼的希望和信心逐步下降,终于完全丧失。实验者终于抽去了玻璃,这时,它张口就能吞食眼前的小鱼。但它却不再捕食,竟至活活饿死。心理学家把这种屡遭挫折后形成的放弃行为称为习得性无助,即反复的失败可以使人学会无助。我反思,在我的课堂里课堂外,我的学生每每体验的都是失败,会不会因为我的训斥放弃而成“饿死的梭鱼”呢?
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把学习上取得成功的欢乐带给儿童,在儿童心里激起自豪和自尊,这是教育的第一信条。”我不能再把表扬鼓励的字眼守在口中,在短短的一周多时间里,我尽量隐藏了我的坏脾气,对班里的每一位学生都面带微笑,对有一点小进步的学生,我不再点一下头,或说一声“哦”,“行”,“我知道了”就完了,我大力夸赞,给予口头或物质上的表扬奖励。班中一位叫雨萌的女孩子,以前作业拖拉,经常不完成作业,我在她面前气得跺过脚,咬过牙,还不时地把家长叫来一块训她,狂风暴雨般地内外夹击后,我越发感到这样对她的批评不对劲。有一次我又批评了她,她低头眼皮不抬地走后,我重重地长叹一声,跌坐在椅子上,疲惫地闭上眼睛回想比较,以前的她看我时,眼神带着崇敬,带着渴望,渴望我的关注,而现在她看我,眼神却带着拒绝,带着恐惧,好像怕我靠近一样。我突然打个寒凛:猛地站起,“饿死的梭鱼”就要摆在我的眼前了!当写字课时我再走进雨萌时,她的身子如往常向后微微地缩着,我苦笑着,内心叹息一声:我可爱又可怜的孩子啊!我什么话也没有说,随即冲她展开一个灿烂的笑脸,然后在她的头上轻轻地抚摸了几下。她小心地疑惑地看着我,不明白我为什么要这样做,我又笑了,俯下身靠近她的耳边,轻轻地对她说:“老师喜欢你写的钢笔字。你要认真写哟!写完,不给小组长看,给我欣赏。”她愣愣地瞅了我半晌,我猛地向前探身,双手摸着她惊讶的小脸,歪着头,俏皮地说:“怎么,不想答应?”她看了我的举动,有些腼腆地笑了一下,才犹豫地点了一下头。接下来,连续两天完成作业,我在班里表扬,连续一周写好作业,我送她一本日记,在日记的扉页上写到:亲爱的小雨萌,老师真高兴你的进步,希望你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当她拿到日记时,小脸因为激动变的红扑扑的。在课外,我主动找她的家长联系,改变对她的教育方法。渐渐地,我发现她变了。不光作业不再拖拉了,课堂上读书声音响亮,充满了自信。我真正地松了一口气,心中的大石头也落了地。还有,班内衡德彪这个不大爱说话的孩子在一篇日记最后一句说:“今天的丁老师比以前温柔多了。”先人曾告诉我们:错误是创造的开始,不足是前进的动力!关键是我们如何面对学生的错误与不足进行正确的引导。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尊心。过分严格的要求,极易激化矛盾,不利于学生健康心理的培养。那么作为一名班主任,要及时的慢慢浇灌这些幼苗,更要多一份耐心,少一些急躁,多一点宽容,少一份斥责。班主任要善于运用表扬和激励,去激发和保持每一个学生的进取心、自信心和学习热情,让每一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发展。“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堂。”一个学生就是一个世界,要用鼓励和赞扬让班级里的每个学生成为最真、最善、最美的风景!就这样,一个“变”字,激活了学生心里的情感涟漪,激活了班级管理的一盘棋。我喜欢看我的“变”带给孩子的那种幸福,为了让这种幸福传递并永恒,我愿与孩子们相约在“变”的教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