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初中生化学科学素质的培养

作者: 徐汉志

摘 要:教师要根据化学学科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采取多种方式激励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和发展他们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

关键词:化学科学素质; 化学科学知识水平; 化学科学能力; 化学科学品质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6-009-001

在初中化学义务教育中,教师应注意从这四个方面着手,培养和全面提高学生的化学科学素质。

一、化学科学知识水平

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化学教学大纲,对初中化学教学的四大知识板块分别提出了不同层次的教学要求,以确保学生在毕业时达到素质教育所要求的知识水平。

1.对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元素化合物这两大知识内容,按照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及在初中化学中的重要性、教学要求,分为常识性介绍、了解、理解、掌握四个不同层次。

2.对化学基本计算教学要求的层次是掌握。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有关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3.对化学实验的教学要求分为练习、初步学会两个层次。在教学中,教师应按要求认真做好每个演示实验。对于学生实验,要积极创造条件,力争使每个学生都有动手做的机会。

二、化学科学能力

化学科学能力是指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应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表现出的心理与个性特征。

1.观察能力。观察能力是知觉的特殊形式,是智力三要素(观察、思维、创造)之一,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观察和实验是化学最基本的研究方法。通过能动的、客观的、定性的、定量的综合观察,从实验的宏观现象入手,揭示和认识微观变化的本质。观察能力不是单一的知觉感知,而是诸多因素综合性的智力过程。

2.实验能力。实验能力是有目的地在人为控制条件下进行化学反应,认识和发现化学变化规律的能力。教师应认识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①能正确操作实验仪器和设备;②明确实验目的;③了解实验原理;④掌握实验方法,对实验现象进行准确的观察和记录;⑤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处理。

3.思维能力。分析是思维能力最基本的过程,新教材正确处理了知识的逻辑顺序和学生生理、心理发展顺序的关系,在叙述方法和行为方面,注意调动学生主动学习、思考的积极性,以提高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

4.自学能力。化学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不仅是使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使学生“会学”。

三、化学科学思想水平

学生的化学科学思想水平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水平。在化学教学中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应结合教学内容,通过有机渗透,提高学生应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观察问题和认识问题的能力。

2.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初中化学启蒙教育阶段,应结合教学内容、化学史教学,对学生进行坚忍不拔的训练。

3.爱国主义的思想水平。新教材结合教学内容,注意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如教材中介绍了祖国在化学科技方面取得的卓越成就,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4.环境保护意识水平。对学生进行防止污染、保护环境的教育,教师应通过“我们只有一个地球”的教育,让学生认识到环境保护的紧迫性、重要性。使学生从小养成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良好意识和习惯。

四、化学科学品质

化学科学品质指学生学习化学的动机、兴趣、情感和意志等,化学科学品质是一种非智力因素,在一定条件下对学生的学习水平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化学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指引起和维持学生进行学习活动,达到预定目的的意念。使学生学习动机的最有效的方法,化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自然科学。现代社会,不管是高科技或日常生活,都与化学科学息息相关,学化学是我国四化建设的需要,是科学发展和人类进步的需要,在教学中应始终贯穿理想教育这一主线,通过具体的实例,生动有趣的教学,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

2.化学学习兴趣。化学学习兴趣是指学生对化学力求认识、趋近的一种心理倾向,兴趣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动力。学习兴趣使学生始终对学习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并在其中得到乐趣和满足化学教学中丰富多彩的实验,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得天独厚的教学情境。

3.化学学习情感。情感是人们在认识客观世界时所表现出的不同的心理反应和态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愉快、热情的良好情感,可使学生产生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悲伤,灰心、冷漠、烦躁等不良情感可给学生的学习带来消极的影响。因此,在教学中对学生(尤其对差生)的热爱、信任和尊重,教师高尚的人格,以及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都是培养学生良好情感的重要因素。

4.化学学习意志。任何学习过程都是复杂而艰辛的。学生在学习中会遇到不少困难与挫折,如深奥的原理难以理解、习题难懂难做、不良情绪的干扰等,如果没有坚强的学习意志是不可能长期坚持单调学习并取得优秀成绩的。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应通过多种方法和途径培养和锻炼学生的意志。如设计一项对环境污染进行监测的任务,让学生长期坚持去做。还可结合化学史教学,介绍有关科学研究工作者为人类进步不畏艰险、奋勇登攀的优秀品质。

学生的化学科学素质的“四要素”既有区别,又相互影响和促进。在教学中,教师要处理好知识、技能和能力的关系。知识和技能是学生形成能力的基础,而能力是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必要条件,是促进他们提高学习水平的重要因素。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和形成能力,是一个循序渐进、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教师要根据化学学科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采取多种方式激励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和发展他们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等。同时,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志趣、情感、意志、态度等方面的培养、教育,从而达到全面提高学生化学科学素质的目的。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