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历史图片的使用

作者: 龚水森

摘 要:根据教材的重难点,精选适量的图片史料,在一堂课的关键时刻,适时地展示图片。通过对图片的解释,引导学生认识到历史事物的现象与本质。这样的图片教学,一定能成为历史课堂的点睛之笔。

关键词:图片引导; 引出讨论; 调动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6-010-001

高中历史新教材使用的插图和史料,与旧教材相比,明显增多,每一课都有相当数量的插图和史料。这些插图和史料,再现历史真实面貌,让学生回归历史,增加感性认识,从历史的角度,认识和分析历史现象,这是学习历史的一个重要途径。同时,高考命题的一个指导思想,就是不拘泥于不同版本教科书的具体表述,重视新材料、新情景的创设与运用,鼓励考生独立思考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2008年江苏高考卷中就有4道插图式的选择题,图文简洁清楚,让考生捕捉有效信息从而正确答题。全国各地的高考卷都有相当数量的插图式选择题,这是考核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的有效手段。在这种背景下,如何有效的使用历史插图,是中学历史教师必须思考的一个问题。

历史图片在历史教学中是一种最常见的历史史料。它的种类有很多,如历史照片、历史绘画、历史漫画等;反映的内容也多种多样,如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器物、历史遗迹等。许多历史图片本身就是第一手的历史资料,直接而形象地记录和显示了历史的真实状态,是学习和认识历史的源头活水。在教学中运用历史图片,其目的是配合教师的讲述和学生的学习,将教学内容中涉及的人物面貌、事件背景、器物形状制作等以直观形象的方式展现出来,使学生在感觉上对历史产生亲近感、真实感,从而形成历史表象,为进一步形成历史概念打下基础。历史图片中有着大量的历史信息,而且这种历史信息是直观的、鲜明的。作为一种历史教学材料,历史图片的运用可以使学生从中获取有效信息,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可以引起学生的联想,促进学生的思维活动;由于图像对感官的刺激往往要比言语更直接,因而,更有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所以,历史图片的使用,不是因为图片美观好看,而是因为图片对学生的历史学习有重要的作用。

历史图片的使用,不是一件随便的事情,那么如何运用图片有效的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呢?

教师在备课时,首先要结合教学目的、教学内容的重点以及教学活动的设计,对可以利用的历史图片进行精心的筛选,选出典型的、信息含量大的、有利于展开相应教学活动的图片;然后,需要考虑到所选的每一幅图片的功效,即明确在这一节课的教学中用这幅图片来做什么;再与教师所设计的教学过程结合起来,使之成为一节课教案和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

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历史图片,要同教学内容的实施及学生认知活动的开展结合在一起。

有时是用历史图片来导入新课,引起学生对即将学习的内容产生兴趣。例如,我们在学习美国“1787年宪法”时,先展示一下美国国会大厦,指出,这座大厦远远望去,像一只鸟笼,200多年,它最让人崇敬的地方,就是成功地实现了把美国总统关在“笼子里”。然后转入美国宪法的分权与制衡,这样容易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引发学习的愿望。

有时用图片显示教学内容,使学生感受到历史的原貌,了解实际的发展状况。例如,我们在学习古代商业的时候,可以展示给学生“唐朝长安城”和“北宋东京城”,通过观察比较两座古城不同的商业布局,寻找古代商业发展的轨迹。

有时用图片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活动,从历史图片中提取有效信息。例如,在学习古代手工业的时候,展示一幅出土青铜器物的图片,让学生观察青铜器的形状、特点、工艺水平等,并思考其用途,使学生通过对青铜器的观察,了解当时的社会生活和制造工艺的水平。

有时是用图片引出讨论的议题,组织学生进行探究。例如,我们在学习“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时,展示象征日本经济重新崛起的“太阳神塔”,让学生思考日本重新崛起的原因是什么,日本崛起对世界经济、政治产生怎样的影响。

有时用图片调动学生的情绪和情感,使学生在心理认识上产生共鸣和呼应。例如,再讲述日本对华侵略的暴行时,展示反映日寇残杀中国人民的历史照片、南京大屠杀、七三一部队等,能使学生的心灵受到震撼,爱国之情油然而生。

教师在演示图片时,最重要的注意引导学生的学习,这主要包括:⑴通过介绍图题及其图片内容,引导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关注。这就是将图片作为进入教学内容的路径,以更便捷的方式展开所学的内容。⑵通过对图片的观察,引导学生寻找并概括图片信息所反映的内容。这就是将图片作为学习探究的材料。通过对图片的研习,掌握有效的知识。⑶通过对图片的解释,引导学生认识到历史事物的现象与本质。这就是将图片作为历史思维活动的媒介,用来展开对历史的认识。

在运用历史图片时,要与教师的讲、学生的议相配合,从而使教学过程一步步顺利展开。只出示图片而不进行解说,或者是没有引发学生的活动,只是随心所欲的发议论,都会与教学内容和教学步骤产生脱节,导致图片的运用不能发挥应有的功效,反而会造成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干扰学生形成正确认识的结果。

此外,图片的运用与语言的表述一样,不在其多,而在其精。教师在选用图片时如果舍不得割爱,把搜集到的图片统统用上,频频演示,反倒喧宾夺主,影响了对该人物事迹的讲述。其实,一个人物、一个事件,用两三幅有代表性的图片已经足够了,对精选的图片运用好,就可以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根据教材的重难点,精选适量的图片史料,在一堂课的关键时刻,适时地展示图片。这样的图片教学,一定会成为历史课堂的点睛之笔。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