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讲评课的教学实践与反思

作者: 马春笋

摘 要:优秀的讲评课能提高学生的审题、解题能力与技巧,对学生已学的地理知识起着矫正、巩固、充实、完善和深化的重要作用。教师要精心准备,巧妙设计,使其成为知识链接的枢纽和桥梁。

关键词:精心设计; 突出思路; 巩固提高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6-011-001

中学教学中,授课、复习、考试、讲评是一系列的教学环节,讲评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环。顾名思义,讲评就是对试卷试题的分析、评价、总结。优秀的讲评课能提高学生的审题、解题能力与技巧,对学生已学的地理知识起着矫正、巩固、充实、完善和深化的重要作用。

当前的讲评课普遍存在着就题论题,对一份试卷上的题目不论大小、难易,逐一讲解,讲完了事,也没有巩固练习,使得讲评课的效率极低。针对这些情况,笔者结合自己在教学过程的实际情况,认为讲评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来提高课堂的效率。

一、讲评准备,精心设计

1.提前分发试卷,让学生做好讲评前的准备

学生做完试卷后基本上对题目已遗忘,而且也不知道答案是否正确。所以批阅后的试卷应提前发下,给学生自行更正、反思留下一定的时间。这样在上课的时候才能知道自己在那一个知识点欠缺而加大注意力。

2.做好正确率、高分率等的统计

讲评不是上新课,主要是查漏补缺,突出重点、难点,所以不能像新授课时面面俱到。一份试卷测试后,每题的得分率不尽相同,讲评时所花的精力和时间也应有所侧重。做好正确率统计是明确重、难点的前提。一般而言,讲评的重点应放在学生得分率在30%—70%之间的题目,这类题目难易度中等,属于效度和区分度较好的题目。对低于30%的题目应该放到最后讲评,正答率极低说明这个知识点在平时教学中强调或重视不够,放最后讲既突出是重点同时又说明是难点,所以讲评的时候就应重点强调,以达到完善知识的效果。有侧重点、针对性地讲评,教师做到有的放矢,学生也能更容易集中注意力,做到有的汲取。

3.优化试题,归类试题

讲评前,对试卷题目作一个完整的分析,选出正确率较低的题目,细致诊断学生的解答,找出错误的症结所在。明确学生哪些知识点掌握好,哪些存在欠缺,同时对该知识点进行整合,寻找典型例题以带动整个知识点,达到做一题,会一类,通一片的目的。

讲评的准备实际上就是一个备课的过程,要做到备试卷、备学生、备方法相结合。认真备课,充分准备是完成一堂讲评课的基础。

二、讲评过程,突出思路

1.全面评价,激励进取

讲评课不是纯粹的讲解备课,也不是简单的批评课,应该对这一次的考试(练习)成绩做一个总体的、全面的评价,把这次考试的基本成绩作横向和纵向的比较。横向主要是把成绩放入整个年级,提出优点,点出不足;纵向主要是和前面的成绩作比较,分析近期班级的学习情况。对考试中出现的优秀学生和进步大的学生加以表扬,对暂时落后或倒退的要鼓励。激励学生,增强自信心,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强调审题,规范答题

审题能力是学生获取高分的有力保障。考试后经常看见学生写的很多但是得分比较少,经讲评后学生自己也发现自己写的答案擦边或者“三不沾”。因此教师在讲评课中贯穿审题环节,引导学生认真读题、看题,领会命题的意图和材料承载的知识信息,找出其中的关键词(如自然原因、人为原因,不正确的),把握试题的作答要求,为答题做准备。

审题完,就是如何将答案全面、准确地表述出来,这个问题也是困扰学生的一个重要问题。为减少不必要的失分,教师在讲评过程中强调规范答题。规范答题的前提是解题思路,即形成一定的思维模式和解题的“公式”与程序。如农业区位条件的分析评价,分自然因素:气候、水源、土壤、地形;社会经济因素:科技、市场、交通运输、劳动力、工业、政策;限制因素:不利因素和灾害。在讲评过程中,帮助学生养成综合思维,全面整体地考虑题目,做到答案点条理清晰,答题规范。

3.师生互动,合作探究

新的教学理念倡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讲评课也应该贯彻该教学理念。在讲评的时候应注意倾听学生的想法,可以让答案优秀的学生讲一讲解题思路、做示范;而对解题中出现的典型错误,可以请出同学说一说当时是如何思考的,然后抛出来给全班同学反思,让学生自己进行总结得失,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对一些与参考答案不同但确实言之有理的答案,要加以肯定和表扬。总之,讲评课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启发他们积极思维,而不能成为教师的“一言堂”。

4.举一反三,拓展延伸

“授人鱼,不如授人渔”。讲评不单单是对错误题目的纠正,而是把不懂的知识点再一次的重现。所以不能简单地把答案讲一下,而应该在评讲中以点带面地引出课本知识,理顺该知识点,同时点出这次考试的命题出发点,讲清题目。讲完后教师完全可以将题目中的情景、条件、设问等进行改动,再重新分析、求解。将静态的地理情景变为动态的地理情景,引导学生扩展思路。

三、当堂反馈,巩固提高

试卷的各项测试数据能很好地说明哪些是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以及学生的掌握情况。有些知识点不是通过一次讲评就能为学生牢固掌握,因此讲评课的最后应该进行一次当堂反馈,题目主要是那些错误率高的知识点,题目可以原题也可以变换方式。这个过程在教学过程经常被教师遗忘,而实际上这个环节在整堂课中的地位非常重要,既帮助学生很好的巩固和掌握了知识,同时也检查了课堂的效率,切实做到向45分钟要效益。

总之,讲评课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应该讲重点、讲规范、讲规律、讲延伸。教师要精心准备,巧妙设计,使其成为知识链接的枢纽和桥梁。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