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的演示实验

作者: 彭莉莉

摘 要:演示实验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同时它能有效地结合课堂教学,能够化枯燥为生动,化抽象为具体,其内容和方法有很大的灵活性。一个成功的演示实验,不仅能使学生建立起永不磨灭的鲜明印象,而且能够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积极钻研物理的意志。

关键字:演示实验; 课堂教学; 多媒体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6-014-001

演示实验是最常用、最直接、最基本的物理实验,因此,在常规教学中做好演示实验意义重大。对于同一课题的教学,教师可以辅用现成的仪器,用演示实验把教学内容更精确地展现于学生,也可以用自制的教具来进行教学。演示实验是教师在课堂上结合教学内容进行的操作表演的实验。通过演示实验,可以指导学生观察和分析物理概念和规律,获得生动的感性认识,从而更好理解和掌握物理概念和规律;另外通过演示实验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综合和逻辑思维能力。为了更好地发挥演示实验在课堂教学中的功能,我们有必要深入地研究演示实验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一、精心准备 确保成功

演示实验作为一种教学手段,是教师备课的重要内容,需要教师认真研究和准备。教师课堂精湛的教学技艺完全在台下练就。要在课堂上发挥得游刃有余,教师在课前必须精心准备每节课的演示实验。演示实验成功与否,直接影响概念的形成与规律的建立,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如果一个实验反复多次都不成功,不仅耽误了时间,而且使学生失去信任感。如马德堡半球实验,教材上讲述八匹马都拉不开,如果课堂上两个学生一下子就拉开了,学生对大气压强的概念就模糊了,对教材上的讲述也产生了怀疑。有些实验较难成功,如静电实验,受天气、仪器清洁度以及室内环境的影响很大,教师课前要认真准备,擦干净、烘烤、教室通风等,以保证课堂实验的效果。初中物理教材中每个演示实验都有一个明确的目的,而说明同一个物理概念或物理规律的演示实验可以有好几个,教师要根据教材要求及设备条件精心选择实验器材,在实验室里先自我演示,确保在课堂上万无一失。

二、积极参与 共同探讨

教师应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树立起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强烈意识和正确思路,为学生的自主性发展提供适宜的土壤和广阔的发展空间。改革传统的演示实验法,让学生参与演示实验,变被动为主动。很多实验由于器材小,学生根本看不清楚,不利于学生提高对实验现象的认识和理解。教师在课堂上有目的地安排一些实验并且让学生事先去完成,如流体实验(吹不开的纸片),验证压力的作用效果等等,演示实验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参与,不仅有显示学生实验技能的机会,还能得到科学方法的训练及能力的培养,加深理解和掌握物理概念和规律,同时可领略物理学的思想,培养科学的态度和科学方法。

三、引导分析 得出结论

有些问题,即使老师从理论上说明了,学生也不信服或难以接受。教师可以先做演示,再作分析。如研究白炽灯的发光情况取决于额定功率还是实际功率的问题时,学生不知如何判断,若直接从理论推导,学生理解的甚少,效果不理想。为此可设计这样的实验:取一块自制的简易家庭电路板,将“220V 100W”、“220V 40W”的两灯先并联接入家庭电路中,观察两灯的亮度,“220V 100W”的灯亮,两灯此时的额定功率等于实际功率,然后将两灯改接成串联电路,再观察它们的明亮情况,是额定功率较小的“220V 40W”的灯亮,而此时该灯的实际功率却比另一只灯大。通过这个实验的演示,如何判断,学生一目了然,若再结合理论推导,学生理解得会更深刻。

在学生获得感性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理论分析,这样就顺理成章地达到一定的理性认识的高度,从而取得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

四、启发思维 激发兴趣

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是认识的基本规律。由于中学物理内容抽象,而学生又缺乏相应的感性认识,不少疑难问题很难给学生一个满意的解答。但可以设计演示实验进行探究,既能解答学生的疑难问题,又能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让学生边思考,边通过演示实验来分析,以求达到培养学生思维的目的。如讲到“电磁波是怎样传播的”这个问题时,有学生提出在家中或电梯中用手机打电话时信号非常差,这是什么原因?为此可设计这样的实验:取甲乙两只手机,一个铁制密闭容器,先用甲拨叫乙,在通常情况下信号很好。然后把乙放入容器内,请一位学生再次拨打,学生说甲手机里传出“你拨打的手机已关机,请稍后再拨”。学生们感到很惊讶,再结合电磁屏蔽的知识,学生通过讨论知道了这也是一种电磁波屏蔽的现象。这样通过演示实验的引导,学生探究新知识的欲望变得更强烈了。

通过一系列的边演示边启发,教师和学生共同讨论,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学生又能较好地掌握和理解物理规律。

五、运用多媒体 优化演示实验

有些实验是科学家在特定条件下完成的,教师不可能实现在课堂上的演示,只能借助图片、文字来表述,让学生通过想象在头脑中再现,如原子弹的爆炸、神舟七号飞天等场面。但是,利用多媒体进行物理实验教学,不但为教和学增添了信息的传输和接收通道,而且为教学创设了良好的情境,师生们置身于“情”、“境”中,以“物”思“理”,又以“理”认“物”,这对物理的各种题型的实验教学有着积极的意义,对提高物理课的素质教育教学有着广泛的前景。应用多媒体可以展示课堂实验无法演示的宏观的、微观的、极快的、极慢的物理过程,从而突破时间和空间的束缚,进行逼真地模拟、灵活地放大或缩小物理场景,将物理过程生动形象地展现于学生眼前,使学生加强认识,理解透彻。

总之,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物理演示实验是物理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教师应重视演示实验在课堂上的运用,让学生多观察实验现象,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