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应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作者: 杜玉良摘 要:本文论述了英语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的认识,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励学生创新思维发展,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主导作用的体现。
关键词:主体作用; 主导; 创新思维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6-037-001
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工具课,要使学生掌握语音、词汇和语法的基础知识,具有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必须指导学生的语言实践,培养他们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这就需要调动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本文就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指导作用,谈几点体会。
一、学生主体作用的涵义
学生的主体作用,简单地讲,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出现,他们能够能动地发展自己的潜能。学生应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师、教材、教学手段都应为学生的“学”服务。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并充当教学活动的主角,而不是把教学看成“教师灌、学生装”,把学生看成是被动的接受知识的对象。
二、学生主体作用的确立
(一)以学生明确的学习目标激励自身主体意识的不断增强
学生是学习的承担者,是保障其主体地位的决定者。学生为了能使自己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主体作用,把自己置于主体地位,应努力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要明确英语学习的目的。当今时代是信息时代,而英语就堪称为时代信息的首要载体。对于中国人来说,学会英语就等于打开了世界之窗,使自己与世界联系得更为密切。学生们只有把英语学习真正作为自己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才能真正增强自己的主体意识。
2.要正确认识自己在学习中作用。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
3.要善于自我激励学习动机。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学习兴趣的形成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的,它是促进学生学习兴趣形成的基本条件。一个有强烈学习动机的人,才可能有强大的学习动力,也才能主动地投入英语学习中去。
4.要善于自我调动学习的主动性。学生要自觉地确立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总结学习方法,建立认知结构。从学习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某种满足感,并以兴奋活动的思维状态去面对英语语言知识和技能,在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训练的同时,使基础知识转移为语言技能,并发展成运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
(二)以教师正确的教学理念促进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
1.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做到:竞争的时代,对外语人才的要求显然与过去不同。21世纪要求青年一代具有广阔的胸怀,丰富的知识,聪明的智慧,开拓的精神,高尚的道德,完善的人格。
2.确立为学而教的指导思想。要充分发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教师要把以“教学”为重心逐渐转移到以“学”为重心,把“研究教法”为重心逐渐转移到以“研究学法”为重心,并做好教与学的最佳结合。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动机。兴趣是一种学习的动力,学习英语的兴趣越浓,学习的积极性就越高,学习的效果就越好。课堂教学是教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参与行为的重要场所之一,教师应Try our best to make our classes lively and interesting。英语学习的兴趣产生之后,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方法会逐步改善,继而产生强烈的参与愿望。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发挥出的主体作用反过来又促进了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教与学真正进入良性循环。
激励创新思维发展,当今时代知识更新日益加快,衡量一个人素质的主要标准不再仅仅是他占有知识的多少。国外学者指出,一个人在未来社会必须通过教育拥有三张“通行证”,即学术性通行证,职业性通行证,以及事业心和开拓技能(创造力)的通行证。人们不难获得一个共识:新的世纪更加强烈地呼唤着教学对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在英语课堂教学中,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我特别注重学生思维发展训练,培养思维能力,其做法是:
1.精心设计课堂提问
课堂提问是一种最直接的师生双边活动,我在着重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前提下,注重课堂提问的艺术、质量和效果,所提问题做到三个有利于:
①有利于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而非纯知识性。②有利于建立学生的思维模型。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2.注重创新能力培养
在新编英语教材中有些课文以对话形式出现,我们要求同学以短文形式进行改写,有些课文我要求学生进行课文续写训练,以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英语作为“教育面向世界”的重要学科,在新形势下它的作用显得更加突出。作为英语教师,我们英语教学中应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