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时俱进推进创新搞好高中政治课教学
作者: 樊忠满摘 要:与时俱进,既是时代要求也是思想品格。高中思想政治课,必须始终体现与时俱进精神,以适应时代、充满活力。那么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探讨。
关键词:教育理念; 方法模式; 课程改革; 与时俱进; 创新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6-042-001
第一,教育理念要转换,教学环境要开放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要使政治课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就必须转变观念,更新教育理念。
首先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政治课的教学目标是实现知识、能力、觉悟三者的有机结合。在素质教育中,思想政治课担负着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心理素质,社会适应能力和分辨能力等素质的任务。因此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传授、综合能力培养的基础上,更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科学的发展观,高度重视学生觉悟的提高。
其次,转变盲从观,树立崇尚理性、注重实践的科学观念。在校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还不成熟,缺乏辨别力。长期来养成的思维惰性使得他们面对复杂的社会不知所措。教师要利用这个课堂战场宣传科学精神,培养学生崇尚理性,注重实践,培养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等教育理念。
再次,改变学习习惯。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过去那种旧的学习习惯使他们不敢越雷池一步。所以要引导学生追根朔源,培养他们不拘泥于唯一答案,努力探索唯一之外的多种答案,养成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来探讨标准答案,特别是要打破教参和课文提示的权威,这样才能鼓励学生启迪智慧、转换角度、多方探究,去追求与众不同但又合情合理的答案。
最后,将学习的权利交给学生,培养生成性理念,传统的教学过分强调预设。从而使课堂程式化,缺乏生气和乐趣。缺乏智慧的挑战,所以要改变这种做法,充分发挥师生的主观能动性,使课堂教学有举一反三的作用,让学生成为创造活动的主体,形成一个开放的教学环境。
第二,教材内容要丰富,教材运用要创新
思想政治课内容必须紧扣时代步伐,始终与时俱进,紧跟时代变化发展,紧贴社会生活实际,丰富和完善教材内容。而突出时代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如果日复一日地重复陈旧理论而没有时代性,势必降低学生对政治课学习的兴趣影响教学质量;只有加进生活事例走向生活,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教学更富于感染力,学生印象深,效果自然就好了;再就是要引导学生关注热点和焦点,认真分析和对待,这样可以解决学生感兴趣但又迷惑的社会现实,理论联系实际,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思考性,培养分析和判断向题的能力。
第三,教学方法要改进,教学模式要更新
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事实上有很多学校的教学模式独具特色、效果明显,一改那种从导人、讲授、巩固、布置作业程序变为感知、理解、巩固、运用。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不能满足于现有教学方法的运用,要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按照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以事实教育人的原则,针对学生的特点,做到讲解与讨论、理论与实践结合,脑手并用,探索出更多更好的教学方法和模式,以利于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质量,增强其教学实效,且忌教学模式一用到底,因此,可以根据教材的内容采用如下的方式:采用自学揭示法处理已经学过但与本节有联系且不难的内容。即划出重、难点列出提纲,让学生自己阅读,提出问题和看法,全班讨论。对介于难易之间的知识,采用精讲巧练法,讲授时注意选择一些具有时代特色的典型事例全面深刻地分析使学生加深理解。而对那些易含糊不清的问题,在要害处、重点处设置疑问练习解决。对那些同类或易混的知识,采用比较法,运用图表、图片投影、多媒体手段等加以说明利于掌握;对难度大的知识就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释疑解惑。尤其是热点问题,要结合当今社会主流及支流进行阐释,并在理论上加以引导,使学生在明辨是非的同时懂得设身处世之道。请进来、走出去主要采用参观、访问、社会调查实践等,也可邀请专家、权威开办讲座,凭借专家、权威的社会威望强化教学效果。这些方法都可以融会贯通,灵活运用。
第四,实施情感教育,融情于理,体现人文关坏
俗话说,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情感是一个人的情绪体验,当学生有了强烈的爱憎好恶时,就会产生一种巨大的情感力量,表现出强烈的赞成或反对、接受或拒绝、追求或舍弃、适应或改造的言论和行为。要培养学生对所学理论的情感,就应该根据时代发展和教材内容选择典型的材料,借助于必要的媒体手段,通过生动感人的讲授,培养和调动学生的情感。所以政治课教学不仅是要说理透彻、条理清楚、举例恰当、手段多样,而且还在于教师的讲授是否动之以情,情与理是不可分割的,没有真情实感,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隔着一堵墙,教师讲得再好也无法触动学生的思想。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我们的教学工作在改进创新的同时需要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一是传统方法和现代手段的关系,不要走向两极。要么不用要么用得过多,影响了教学的质量。二是要处理好教法研究和学法指导的关系,把教法和学法融为一体,如教师要把学法指导贯穿到教法的全过程,备课要备学法,上课要指导学法,辅导也要讲学法,作业讲评要讲解法。考试要分析试卷,讲审题和解题方法,把学生变成行为的主体。三是要处理好知识学习和能力锻炼的关系。传统的教学方法是让学生掌握知识,但是我们现在要重视学生的能力,让学生去见更多的新颖的形式和方法,寓教于乐,从中磨练意志,陶冶情操,拓展视野,开发思维,发展个性,提高素养。四要处理好课堂教学和实践的关系。多参与社会实践,扩大知识面,发展个性,学以致用。五是要重视学生心理品质的培养。可以用疏导的方法鼓励引导学生接受社会现实正确的认识和评价自己,调整好心态,增强心理承受力和进取心,及时有效地解决学生面临的问题,营造人性化的良好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