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实教学常规 促进学生发展
作者: 钱腊彬摘 要:切实减轻学生负担,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是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也是教育行政部门推进和督查的重点。但在日常教学中如何落实是一个值得研究的新课题。本文从抓实教学常规细节的角度进行了理性的思考。
关键词:教学; 常规; 细节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6-041-001
新课程改革轰轰烈烈地进行,各种新理论、新要求、新方法层出不穷,老师们目不暇接,在吸收和消化的时候,常常浅尝辄止,其实对课堂教学的改进、对学生的发展并没有多少促进。我们通过冷静而理性的思考,发现更多的还是要回归到从最基本的教学常规抓起,严格遵循教学规律,提高教学质量,将减负增效落到实处,让每一个学生都获得应有的发展。我觉得有以下几点,需要在学校常规管理中加以落实。
一、在课前的准备上,增强课堂教学的目的性和针对性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和关键。首先,我们要求教师在目标的制定和内容的选择上要面向全体,要考虑每一个学生的实际情况,要有利于各类学生的进步和全体学生的共同提高,实行分层教学。按教学目标的难易程度应分三个层次,其中“基本要求”是每个学生都必须达到的,“最高层次”是优秀学生应达到的,而中等或中下的学生应争取达到“中间层次”。要努力使好学生“吃得饱”,有困难的学生也“吃得了”。
其次,我们在教案中要体现出对课堂教学的整体设计,教师备课要突出自己的个性,体现出自己的独特见解,对一段内容的教学处理要有“务实的做法”。做到突出重点,明确疑点,解决难点,落实好知识点。对于情景的设置,探究点的确立,探索研究的方法,迁移应用的方法都要潜心研究,诱导学生以探索者、研究者的身份去学习。
为保证落实,学校应在平时的教案检查中,除了要求教师备课做到全面、规范、适用,教案与上课节数一致,有分类作业和要求,有教后札记等基本要求之外,重点抽章节研究教师对上述要求的贯彻情况。有的学校在行政随堂听课后,立刻检查教师该堂课的教案,对教师做出客观的评价,这就将常规要求落到了实处。另外,为发挥学校集体智慧的优势,应加强集体备课,每周至少一次,定时间、定地点、定主题发言人,学校行政蹲点监督。要允许教师借鉴网上的优秀教案等教育教学资源,但必须经过自己的加工和修改。最好对教师自己的想法和改进点有一个最低限度的要求,这样就更有利于教师自我的专业成长。
二、在课堂教学中,遵循学生的心理规律,求真务实地开展课堂教学
上好课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也是课改的主题。在课堂中要贯彻“有效的启发式”、由“静”变“动”,“精讲巧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杜绝“满堂灌”的讲解,“多而弱”的练习。有的学校开发了一套“随堂听课系统”。每天从电脑中随机抽出两位教师,行政人员听课,每位教师第一次抽到之后,还有可能被抽到第二次、第三次。在听课过程中,除常规要求外,还重点统计教师对教学时间的安排是否科学合理。教师首先要做珍惜时间的表率。预备铃响时教师必须在教室,如果上课铃响,老师还未到教室,可想而知时间的利用率如何。时间作为贯穿课堂教学始终的重要因素,要精心计算每一个教学环节的时间,减少环节间的无效时间,做到高效利用时间。例如一节课的讲解时间一般不超过30分钟,学生的独立主体的活动和练习时间不能少于15分钟。这段时间中的部分时间穿插于整个教学过程中,用于思考、练习和讨论,而不是孤立的。教师要善于课堂教学秩序的管理,杜绝无效空洞的“形式主义讨论”,课堂气氛要做到“实而不死、活而不乱、急缓协调、动静搭配、易中求深、情景交融。”[1]
三、在课后的巩固上,将科学性和实效性落实到每一个细节上
首先是作业巩固。作业在教学中所起的作用是懂与会的结合,会与熟的结合,课内与课外的结合,我们要求作业一定要精选和设计、精批细改。课堂作业一定要在当天放学前将情况反馈给学生,以使学生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认识,在家庭作业中得到正确的巩固。否则“错误被连续两次巩固”,想纠正都难。家庭作业也一定要在次日将结果反馈给学生。学校应经常组织行政人员和教研组长一起对任课作业批改情况进行检查,定量考核。
其次是复习巩固。知识、能力其实都容易疏忽、淡忘。根据学生遗忘“先快后慢”的规律,我们要求对学科知识及应用能力进行集中复习和分散复习相结合。每一章节都应进行及时的集中复习,但因为新教材的知识递进特点是螺旋上升的,许多连续章节之间常常会出现相互独立的情况,所以要注意复习的“经常性”。例如教到第三章时,也要通过极少量的训练回顾第一章的相关知识和应用智慧。通过这种反复抓、抓反复,以防止学生淡忘相关的知识和能力,更加高效省时地开展学习。
最后是提优补差。不管在何种学校、何种班级,学生学习能力有强有弱的现象是不可避免的。要使每一个学生都获得发展,必须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除了注意设计好课堂中的详略和设问,在课后也要注意根据“两头”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给予切合实际的指导和帮助。任课老师认真做好各类特长生的培养和选拔,进行高层次辅导,鼓励他们参加各类竞赛活动。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要求从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信心上下功夫。教师要制定好转差计划,并在转差计划表中详细记录对该学生实施的各项教育举措以及该学生的点滴变化。这样才能让每位学生都获得应有的发展,大面积提高教育质量。
这些做法是朴实的,没有多少陌生而新奇的名词和术语,然而学生如果没有扎实的知识基础,能力的发展也就成了一句空话,无从谈起。脚踏实地地抓好教学常规工作,并以此为基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事实证明这样的做法是正确的。
参考文献:
[1]郭道胜.做一个有思想的教师[M].山西;山西人民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