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历史教学中提高学生素质的方法

作者: 李联巧

摘 要: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想方设法创造条件与机会提高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关键词:历史教学; 学生素质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6-050-001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目标的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是我国当前素质教育的主旋律,也是我们面向新世纪教育的战略选择。目前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而紧迫的任务,是积极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践证明,在历史教学中,重视学生潜能的培养与开发,能够使学生的智力得到发展,有利于学生素质的提高。

作为培养人才主阵地的学校教育,应把培养学生的能力放在突出地位。下面我谈几点在历史教学中提高学生素质的几点建议。

一、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

正确、强烈的学习动机,既是学生掌握知识的前提,又是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重要因素。因此,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既是学生学习的需要,又是开发学生潜能的基本途径。

首先教师要通过向学生提出具体明确的学习目标,创设问题情境,利用学习结果的反馈及开展各种竞赛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其次,教师还要通过丰富多彩、灵活多样的课内外活动,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引导学生大胆质疑,以此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从而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如在讲“改革开放”有关内容时,要通过大量的生动具体的事例(可以是学生说也可以是老师举例),使学生认识到,改革开放是实现我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必由之路。在中国历史上有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王安石变法等比较成功的改革事例,它们在我国历史的发展中都曾经起过非常重要的作用。实践证明,如今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也只有在改革开放中才能得到发展,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

二、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兴趣对人们的实践活动具有重要作用,它能使人努力求知、勤奋钻研、孜孜以求、乐学不怠。因此,教师要努力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提高学生素质的基础。

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与手段:如采用多媒体教学,提高历史课堂的生动性:用饱满的感情、生动的语言,勾勒曲折的情节,让历史再现;设置悬念,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增强历史课堂的生动性等等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用自己丰富的知识吸引学生。如讲祖逖北伐时,可介绍“闻鸡起舞”、“击楫中流”的出典;讲于谦,可插入《石灰吟》诗中“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名句。也可变换教学手段,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教“红军长征”有关内容时,可放映《四渡赤水河》《闪闪的红星》等电影中的片段,这样用生动的历史教材让学生获得身临其境之感,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好奇心和探求欲,不仅可以激起学生学习历史的极大兴趣,而且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的内容。这样,多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和传统的讲授方法密切配合,就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提升学生的素质。

三、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

情感是人的思想品德结构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学生最重要的潜能因素。情感的培养是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同时又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条件。如在教“禁烟运动”有关内容时,我要求学生把自己放到当时的历史环境中,谈谈自己如何看待鸦片贸易。同学们立即兴致勃勃地看书、查阅资料,并展开激烈的讨论,讨论中学生各抒己见、互相争论,形成了两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必须禁烟,坚决禁烟;另一种意见认为不能禁烟。这时我充当“道光皇帝”要求双方说出理由,于是又掀起了一个讨论的新高潮。从讨论“禁”与“不禁”深入到对当时国内形势的分析,使学生深入理解了禁烟运动的意义。学生如同身临其境和当时的人物一同思索,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想像能力,激发了学生的情感。

在教学活动中,还要营造生动活泼、充满友爱和欢乐的教育环境,让学生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中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发挥情感教育的作用,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素质,使之成为适应时代发展的人才。

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是开发学生潜能的重要途径。在历史教学中首先要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学生的创新欲望得到满足,创新思维就会得到训练。如讲“西安事变”中如何处置被捉住的蒋介石的问题时,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情境:把全班同学分成三个组,分别代表国民党亲日派何应钦,亲英美派宋美龄、宋子文,中国共产党,让三组同学站在各自的立场上,提出对蒋的处理方案,然后各抒己见,在唇枪舌剑中,不断撞出创新思维的火花。

其次,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创造性的学习,提高创新能力,如引导学生把握历史知识的内在联系,把所学知识网络化,在学了一课、一单元或一本书之后,要求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梳理,或通过专题总结让学生掌握历史知识和学习历史的方法,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再次,可运用历史与现实的联系,让历史课贴近生活,使学生学会关注现实,把历史与现实有效地结合起来,用现实的眼光去看待历史。如为解决香港问题,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方针,我国已运用这个方针成功地解决了香港、澳门问题,而如何解决台湾问题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通过历史与现实的联系,学生完全能够认识到解决台湾问题也应该坚持这一方针。

总之,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想方设法创造条件与机会提高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成为课堂的主角,让学生多动口多讨论,这样既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素质,何乐而不为呢?不妨让我们一起尝试和寻找更多的方法吧。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