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师视唱教学探微

作者: 赵立红

摘 要:本文从识谱、音准、节奏、唱名法以及二声部等五个方面,就如何提高幼儿师范学校视唱课的教学质量做了一些尝试和探索。

关键词:视唱教学; 识谱; 节奏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6-094-001

幼儿师范学校幼师专业的学生主要是女生,她们大多来自小城镇,农村或偏远地区,音乐底子薄,素质差,因而对学习专业技能课造成极大的困难,所以视唱课就成为解决这些问题的主要课程,本文就如何教好视唱这门重要的基础课,谈一些粗浅看法和具体做法。

一、识谱训练

根据幼师生的实际情况,首先要对她们进行识谱训练,使学生能看懂乐谱,如果学生连乐谱都不认识,就谈不上学习视唱了。

视唱课中的“视唱”意为看着谱子就能唱出旋律。为了能达到上述效果,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训练:首先,要让学生能够认识五线谱的线与间的位置及名称,搞清楚线和间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先让学生认高音谱表的四条间,即“fa、la、do、mi”四个音,再认五条线即“mi、sol、si、re、fa”五个音,把这九个音认熟了再向上或向下拓展认加线和加间,然后再依此方法去认低音谱表。其次,要让学生能够认识五线谱的音符和休止符,必须熟练地掌握几种最常用的基本音符、附点音符和休止符,知道音符与休止符的形状、名称、时值以及音符与音符之间、休止符与休止符之间的相互关系。再次,要让学生能够认识音符在乐谱上的相对高度,从而能把音唱准,并能熟练地唱出唱名。最后要让学生学习一些常用的乐谱标记,包括各种速度记号、力度记号、表情记号以及反复记号等。

二、音准训练

先分析、讲解大小调音阶,再进行各种大小调的音阶练习。音准训练要从音阶唱起,打好基础。不管是自然大调、自然小调还是和声大调、和声小调等,都要建立调性感,进行调式感觉的稳定性练习,培养稳定的调式感觉,教师在课堂上要对作品进行调式、调性的分析和内容情感上的处理,指出难点,提出要求,强化视唱训练,使学生逐步掌握更多的知识。

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训练:(一)进行大小调的上行和下行音阶训练。上行音阶从中音的“DO”开始按次序唱到高八度的“DO”,共八个音,每四个音换一口气,每个音都要求唱得准确、饱满、连贯、自然。唱好后,再进行下行音阶训练,训练方法和上行音阶相同。(二)唱音阶的分解式。以中音“DO”作为参照音,按次序唱到高八度的“DO”,然后再以高八度的“DO”作为参照音,按次序唱到中音“DO”。(三)唱大小调的主三和弦与下属三和弦。从主和弦或下属和弦的根音开始,按照根音、三音、五音的次序一直唱到高八度的主音,然后再反过来从高音唱到低音。通过以上三种方法的训练,使学生对音阶中各个音之间的音高距离有了感性的认识,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随琴一起唱,抓住两头音准,逐渐感受中间音的音高,慢慢就会唱准。

三、节奏训练

节奏是音乐的骨骼、音乐的灵魂。在音乐各类课程的教学实践中,节奏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只有有了好的节奏感,才能有助于视唱和听记旋律的准确,才能有助于学生的音乐记忆力和理解力的提高。

节奏训练是培养学生音乐感觉、音乐思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中,以基本节奏型的训练为基础,基本节奏型是人们认识节奏、识别节奏和分析节奏的基础,它有两种情况:一是平均型,如 X X X X、XXXX等,二是长短型,如 X X、X—、XX X等,它们是基本节奏变化而来的。所以要求学生首先掌握好这些基本节奏型的时值划分,为复杂的节奏训练打下基础。在教学中如遇学生感到困难的视唱曲时,请学生先练习节奏部分,然后加入音高,再完整练习该曲,当学生对视唱曲或节奏练习有了初步了解后,请学生们注意节拍的强弱规律,边打拍子边唱,无论是节奏训练,还是视唱曲训练,强拍位置要特别明显,这样如出现连续的延音线、休止符,就不会失掉节拍的重音位置感觉,保证了强拍的位置,使学生的“乐感”得到提高。

四、唱名法训练

视唱训练通常有固定唱名法和首调唱名法两种方式。大多数学生在进校前习惯首调唱名法,而对固定唱名法未能给予足够的重视,练唱时容易跑调,其实固定唱名法对听记音程、旋律等都非常有帮助。我在给学生上第一节课时就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两种唱名法并用,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循序渐进,刚开始是一个升降号,然后逐渐增多,训练时可以先找一些学生比较熟悉的曲子,演唱时可以先唱首调,首调唱好后再唱固定调就不难了。对于固定唱名法学生往往会在变化音级上跑调,所以应特别注意,演唱时可以放慢速度并在唱名前带上升降号,这样就容易唱准了。

五、二声部训练

随着学生视唱能力的提高,要适当加入多声部的视唱曲目。开始视唱多声部作品时,让学生把两个声部都唱熟,然后唱自己的声部,听另外一个声部。教师可以把学生分成两组,第一组唱高声部,第二组唱低声部,再逐渐减少人数,最后缩小到一人唱高声部,一人唱低声部。通过这样的反复练习,学生们对多声部作品有了一定的感觉,对音乐的立体效果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这样不仅提高了他们的音乐听辨能力,而且也培养了学生纵向思维的能力。

总之,由于视唱课在幼师专业课程中处于基础课的重要地位,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我们开阔思路、积累经验、探索好的教学方法;我们必须不断创新,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要和学生密切配合,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才能达到提高视唱课教学质量的目的,才能把学生培养成为合格的幼儿教师。

参考文献:

[1]周素珍.《高等师范教育系学前专业视唱教学初探》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年12月第16卷第6期

[2]胡小莉.《浅谈视唱练耳教学》铜陵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