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独立学院新生入学教育

作者: 李 佳 卞颖桃

摘 要:新生刚入学,思想和认识正处在形成时期,而独立学院的大学生是当代大学生群体中比较特殊的一部分,如果能够细致分析独立学院学生特点,采取不同方法,对新生加以正确引导,抓好新生入学教育,可为以后独立学院学生管理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新生; 入学教育; 独立学院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6-117-001

大学生新生的入学教育是高等教育中非常关键一环,而独立学院的大学生是当代大学生群体中比较特殊的一部分,他们既有当代二本高校学生所具有的共同特点,又有其比较鲜明的特殊性。如果能够细致分析独立学院学生特点,采取不同方法,对新生加以正确引导,抓好新生入学教育,可为以后独立学院学生管理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独立学院学生特点分析

1.思想活跃 个性鲜明

独立学院的大学生,多才多艺者较多,社会活动能力和参与意识较强。对学生会、学生社团以及院系学生干部的竞选及活动表现出极大的参与热情,但功利性色彩浓厚,缺乏务实精神。

2.自卑感强 思想压力大

独立学院学生入校后,思想上的压力一般较大,他们总觉得自己低人一等。这种仅仅因为没有考上重点大学而弥漫在独立学院学生心头的所谓“等级”阴影一时难以消除。一方面肯定自我,相信自己通过学习深造,同样可以获得高等教育的文凭,有光明的发展前途;另一方面,又觉得自己是独立学院的学生,处处受人歧视,思想包袱重,影响了学习与生活。

3.经济条件好 依赖性强 抗挫能力差

独立学院的学生学费远远高出“二本”的学费,没有一定的经济基础,是不可能完成学业的。目前,独立学院的学生多是上个世纪80年代出生的,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在艰苦朴素作风等方面较弱,自理能力不强,抗挫能力差。

4.求学求知欲望强 刻苦精神不能持久

独立学院大部分学生学习的目的明确,并能正确认识自己的处境,围绕学习目标不懈地努力。特别是对科技文化知识兴趣较高,对一些实用性课程、专题讲座、技能比赛等反映出极大的兴趣。

5.人生价值取向积极务实 现实性功利性比较突出

独立学院学生人生追求的基本心态是积极向上的。但在追求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中,往往出现偏重功利、偏重个人利益的短期行为,不少学生的个人价值取向徘徊在高尚与实惠之间。

二、针对独立学院学生的入学教育方式及策略

1.辅导员与学生干部参与相结合

充分发挥学生干部的作用,在高年级的优秀学生干部中选拔新生辅导生参加迎新工作和入学教育活动,形成健康向上的新生入学教育管理体制。挑选一些思想素质高、组织能力强、积极活跃的学生作为学生干部的重点培养对象,逐渐以辅导员管理为主过渡到学生的自我管理为主,辅导员的工作重点放在指导、规划、监督、检查上,这样有利于加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提高学生的组织与管理能力

2.学校、学院与家庭教育相结合

新生经常把自己入学后的感受与家长交流沟通,因此,独立学院应当发挥学生家长不可替代的作用,与学生家长保持联系,让家长了解学校、掌握学生在学校的表现情况,帮助做好入学教育工作。

3.短期教育与中长期教育相结合

由于新生个体间适应能力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别以及新生思想政治工作新形势要求,入学教育并非是入校后一周或一个月内的事,而是一学期甚至是一学年的工作。因此,入学教育应制订短期教育与中长期教育相结合的计划,以适应新形势。

4.大会教育与多形式教育相结合

那种认为新生入学教育就是开几次会,讲一讲、训一训,是不对的。要通过召开座谈会、个别谈心等多种形式与新生实现心灵沟通,帮助他们分析解决遇到的困惑,让他们尽快适应大学生活。

三、新生入学教育的内容

1.校史校情与理想信念教育

在介绍学校的历史、发展以及规划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引导学生明确人生追求、树立远大学习目标,激发大学生的人生信念与理想。

2.学习方法教育

帮助新生尽快适应大学学习特点,合理利用时间,重在让学生理解无论是课程设置、学习方法、学习内容,大学与中学是两种不同特点的教育模式。大学课程设置更加多元化,既要学习理论,也要掌握技能。

3.树立职业观念教育

与基础教育不同,大学教育是一种专业教育、应用能力教育,带有鲜明的职业色彩。随着大学的不断扩招,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学生及家长在专业选择时更多考虑本专业的就业前景。在新生教育中渗透职业生涯的概念,旨在通过对职业生涯的展望使同学们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

4.心理健康教育

人的全面发展,心理健康是一个重要特征。健康的心理素质既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个人成才的基础和载体。大学新生进入到全新的学习生活环境,难免会产生一些心理上的不适应,如情绪波动大、自我控制能力差等,更有甚者会出现失眠、神经衰弱、自我伤害及伤害他人的行为。在新生入学教育中宣传心理健康,普及心理卫生常识,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自我探讨,合理定位,进而达到促进学生个人成长的目的。

总之,新生入学教育是学生入学后的第一堂课,它的效果如何关系到学校素质教育的长效实施,影响到学校今后的教学效果及人才培养规划,因此各学校应高度重视,制定详细计划,由专人负责,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开展各具特色的新生教育活动,以学风建设为最终落脚点,不流于形式,定能取得显著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党姗,代建国,曾永春. 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对策与实践[J].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7-06-15第2期

[2]刘海霞.从基础道德教育入手,抓好新生的入学教育。科技信息,2007年第15期

[3]贾咏梅.大学新生入学教育模式探析[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06,4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