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动手能力的思考
作者: 田子昂摘 要:过分依赖电脑进行设计而忽略动手能力的培养,是现今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本文结合教学实践提出加强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动手能力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关键词:艺术设计; 动手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6-118-001
电脑的普及使我们充分领略到了高科技带来的快捷与便利,而专业设计软件的应用使高校电脑艺术设计的学生从繁杂的手工绘制中解放出来。但是,艺术设计学生入学前的造型功底(素描)欠佳已成为普遍现象,在忽略动手能力培养与强化的同时而片面产生“电脑万能”的依赖思想,会直接影响到设计的规范性和严肃性。笔者认为:根据课程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使学生了解手脑有机结合的意义,加强学生动手意识,强化手脑协调统一的训练,从而激发创作灵感提高专业设计水平。
一、电脑设计的利与弊
国内有位平面设计师曾说过:设计是让“不可能”变成“可能”的过程,笔者十分赞同这个观点。作为平面设计来说,计算机已成为必不可少的工具,对于平面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讲,运用电脑设计可以使双手从繁重重复性的手工绘制中解放出来,由电脑及软件取而代之,集中精力于大脑的艺术想象能力和再创造能力的深度开发,创作出更多更新颖更奇妙的平面视觉表现形式来。
但是,电脑平面设计运用亦存在着不能忽视的负面效应。创意的根本源泉还是来自人的大脑,电脑技术本身也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设计想象力的翅膀,一味追求电脑平面设计技术的操作和软件功能的表现,而忽略了电脑不会思维、更不会创造,它只能是记录人的思维和创意的工具这一事实,这样从根本上忽视了设计的基本原则,没有意识到艺术与创意是设计的生命。如电脑技术带来了设计的“异化”,反映在具体的设计中即为重“表现”轻“设计”,有时设计作业似乎成了电脑软件应用比赛,学生们在设计时用于电脑效果表现上所花的时间大大超过设计方案构思的时间,重“结果”轻“过程”的情势十分严重。
电脑技术及其软件本身的局限和操作者的水平也在影响了设计构思,扼杀了方案构思过程中转瞬即逝的创意灵感,让使用者不得不放弃方案初始阶段的模糊性和随机性,而向电脑“投降”,使平面设计创作变成简单的工业化的“生产”,成为“几何形的堆砌”。设计者依赖电脑和沉湎于电脑,忽视对设计基本功的严格训练,对设计徒手草图的训练和运用失去了应有的热情和要求,最终导致设计分析、思考、创作能力的丧失,也使其设计素质和修养逐渐退化。
一个好的设计师必须具备的最基本条件就是良好的造型能力、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它不仅体现在能把看到的东西画出来,而且更要能将想到的东西表现出来,在进行专业设计时就要求设计师要手和脑高度协调统一,只有这样才能使设计表现得心应手。
二、加强手绘训练实践的探索
徒手设计草图这种形象化的思考方式,是对视觉思维能力、想象创造能力、绘画表达能力三者的综合。这个过程不仅仅在乎画面效果,更在乎观察、发现、思索和表现,强调脑、眼、手、图形的互动。徒手设计草图的训练无疑是培养学生形象化思考、设计分析及方案评价能力,是培养学生开拓创新思维能力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笔者在进行平面设计教学时,发现绝大多数同学沉迷于电脑技术上的学习,而忽视平面设计艺术的创意。课堂上学生虽然对电脑设计软件操作得很熟练,但是所做的作业缺乏新形态的创意,也无法完整地表现自己的想法,或者根本就没有想法和创新意识。电脑设计不仅要掌握电脑技术的应用,更应重视设计艺术的表现,尤其要重视创意意识的培养。笔者作过这样一个试验:要求同学们用电脑设计完成一个标志,一部分同学拿来一大堆资料坐在电脑前,期望里面的图片能启发灵感,看了两三节课,觉得这也好那也好,最终仍是一片迷惘,构思一团糟;另一部分同学按老师要求先明确基本思路找到切入点,有针对性地搜集相关资料反复推敲比较,利用发散性思维展开设计,每一种变化都会给他一种新的构思,同时用画笔记录每一个灵感闪现的瞬间,几次课下来留在纸上的图形有的简洁有的复杂,但都没有偏离开主题;在众多方案中筛选最佳方案,然后应用电脑进行制作并完善,做出了比较有创意的标志设计。而前一种操作方式对学生的误导在于他们自己的一套设计思维逻辑还未形成,就强烈地把希望建立在电脑上,从设计者变为了机器的尾随者从而失去了自主性。所以电脑取代不了构思意念,也代替不了形象思维。
为了改变这种不良现状,笔者在多年的电脑设计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加强学生的手绘训练,试图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取得了较好效果。首先,要求学生在进行专业课的学习时,准备一个本子专门用做搜集专业资料,搜集的方式当然是手绘(临摹)。目的是一可以有针对性地搜集课堂作业所需要的资料以激发创作灵感;二可以巩固和提高手绘的技巧并在临摹过程中深入解读对象,并以此鼓励学生养成习惯应用于其他专业课程的学习中。其次,在专业课教学中强调科学的学习方法。学生进行设计之前先让他们明确主题,然后查阅大量的资料寻找灵感源,这时就强调用手绘的方法来记录灵感,同时也记录了思维发展的过程和创意进化的过程。
手绘是艺术的前端,也是训练基本功和审美的一种极其必要、行之有效的手段和方式。因此绝不能放弃“手头功夫”的培养和提高,因为我们培养的是高水准的专业设计师,而不是一个缺乏专业设计能力的电脑操作员。我们要加强设计基础理论的教育,把设计专业课程作为铺垫,再与电脑结合使设计趋向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