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导学制下的英语教学
作者: 王 彪摘 要:导学制课堂教学模式变单一的老师“灌输式”教学为“师生共同探讨”的民主式教学,通过师生、生生以及和教学资源的互动,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从而使课程具有动态的、发展的特点,使教学真正成为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
关键词:导学制课堂; 新课程; 教学理念; 语言内化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7-016-001
中学导学制教学,采用同桌互学、小组讨论、大组辩论、自由发言等形式,营造“生-生”、“师-生”间自由平等的氛围,通过学生之间的互相提问、互相帮助,让学生学会思考、解决问题、发展思维,从而实现学习的目的。其基本流程为:导入(导疑(导研(导练(导评
下面我就以The Olympic Games这一个案为例,具体地分析中学导学制教学。
第一步:教师导入
在中学导学制教学中,师生的互动是以教师的导入为基础的。教师在讲授新课前,对学生作适当的引导,在讲授较难理解的内容前,先向学生介绍一下有关背景知识并提出教学要求,扫清学习新知识的障碍,为学习新课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为学生的理解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和提供充分的语言实践和语言交际的机会。教师的导入可放在课前,也可放在课外。如在The Olympic Games 的课堂教学前,先布置学生查找奥运会的相关知识:
1. When and where did the ancient Olympic Games start?
2. When and where did the modern Olympic Games start?
3. Who was China’s first gold medal winner and for what event?
4. What is the spirit of the Olympic Games?
这些问题提出后,鼓励学生利用教育信息资源(图书馆、互联网等)查找学习材料进行阅读、交流、整理。学生在活动完成的过程中,有和同伴及教育资源的互动,在互动中不断地使用英语,从而发展了英语交际的能力。
第二步:导疑
在新授课伊始,教师要根据学生心理、生理上的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学生容易达到“阶梯式”教学目标,让学生明确自学的方法和要求,由学生在自学中去感悟新课,让其自己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为互动讨论作好准备。
以The Olympic Games一课为例,我给学生的学习目标是:
1)Talk about the Olympic Games and sports;
2)Be familiar with the vocabulary of Sports.
3)Get used to listening to English sports news and report.
4)Practise writing a profile of a sports star.
提出了具体的目标,就好像树起一个指向标,学生便可以“按图索骥”,可以目标明确地完成听、说、读、写等各项任务了。
第三步:导研
该环节是在学生自学、初步感知的基础上,开始小组互动式讨论。小组由四个程度各异的学生组成,每隔一段时间,小组可重新组合。在课堂上,学生先通过听小组成员朗读课文,并给与评价,然后针对课文内容采用组内成员轮流提问的形式,完成对课文内容的处理,如:
1)How often do the Olympic Games take place?
2)When did the modern Olympics began?
3)What is the Olympic motto?
4)What preparation do Chinese do for the 29th Olympic Games?
小组长把各组员在交流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汇总,让大家一起思考、讨论,最后各小组长把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归纳起来,在组际交流时解决。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通过巡视和参与帮助学生理解问题。在学生自学基础上,进行组内相互讨论,团结协作,促进共同达到学习的目标。
第四步:导练
通过前面的小组讨论,基础性的问题一般已经解决。这时,教师可给学生一些较难的题目,这些题目也可以在小组互动中产生。经小组讨论后,进行组际交流。教师可先让讨论比较成熟的小组代表发言,汇报该组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其它各组做出补充、质疑和评价。再由各组提出本组的疑难问题,组际间进行激烈的讨论。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要做好调整,不失时机地引导,让学生的讨论始终围绕中心话题,师生共同对所学内容进行归纳。
第五步:导评
学习目标达到与否只有通过检测才知道,检测的方式可以是测试性评价(如检测题),更重要的是非测试性评价,让学生体验成功则成为重要的评价标准。
“教育的目的,在于使人能够继续教育自己。”为了这个目的,我们应该把握课改契机,创造性地、精心编排教学资源;运用开放式手段、创新的教学方法武装自己;以“授之以渔”的理念促进学生学法的形成。这样,让英语语言的魅力尽情施展,让学生们都能亲身感受语言的魅力,在这种魅力的吸引下,完成愉快的学习过程,共创成功的人生体验。
在中学导学制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教师与课程、学生与课程、教师与环境、学生与环境之间都存在信息交流和相互作用,因而使整个课堂教学呈现出组织性、非确定性,成为一个复杂的、非线性的开放系统。中学导学制课堂的这一特点对高中英语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要想在课堂上真正做到游刃有余,教师要完成好角色的转变,其认知水平、教学能力必须与时俱进。教师只有具有高尚的情操、令人崇敬的人格魅力、缜密的理性思维、丰富的人文素养和不断的创新精神,才能征服学生,使师生在新课程的平台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