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进行有效课堂教学
作者: 陈学勇摘 要:如何才能有效地教学,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是我们广大教师一直以来所研究、思考的问题。关键是处理好备课、教学过程、师生关系的和谐这三个方面。
关键词:有效课堂教学; 备课; 教学过程; 和谐的师生关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315(2010)7-020-001
有专家做了这样一个调查:发现目前中小学教师的无效劳动大约占50%。这一调查结果虽然有点夸张,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这就是目前中小学教学尤其是课堂教学,其无效或低效教学的现象确实普遍存在。因此,教师要注重搞好有效教学。如何才能有效地教学?下面就结合我自己的经验来谈一谈。
一、教者一定要在备课上下工夫,要做足“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的有效准备
备课时教师不要从自身入手,而是要从学生活动的角度去备课。要重点思考这堂课有哪几项活动,怎样安排,在活动过程中准备怎样指导,怎样与学生互动,在活动中怎样进行评估和调控等等都是需要着重考虑的问题。要了解学生的“需要”以及不同学生之间的“差异”,不仅要考虑“我应该讲什么知识?”还要考虑“我应该如何让他对这些知识有热情?”
二、关注教学过程
1.教学过程要充分灵活地掌握并运用有效教学策略
如,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建立积极的课堂环境,使学生有情绪上的安全感,建立一个温暖的、学生彼此接纳的、相互欣赏的学习场所;使教学生动有趣,并与学生的生活相联系;鼓励学生提出有深度、开放性的问题,并且鼓励学生相互回答等方法外。还要树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当”的思想。在具体的教学中,很难有那个教师能只用一种教学策略。如何结合教学内容和课堂学生的实际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才是最为重要的。对此教师要想将各种方法运用到位,一定要了解自己的学生,了解他们的知识基础、生活环境、兴趣爱好。
2.重视合作与质疑
合作与质疑的品质,正是当代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品质,因此,我们的课堂务必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重视合作与质疑。对于合作的使用应注意:所给的合作项目要有合作的必要性,必须分工合作、互相讨论帮助才能形成某种共识。小组合作时还应指定小组长与记录人,作好合作结果汇报。通过合作,不仅解决了学习任务,而且有助于同学间的团结协作、互帮互助,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从而有助于提升学习效率。通过质疑,让学生明白:原创方法是智慧的,多种方法是高明的,一种方法是可行的。这样有助于学生能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提高他们质疑的积极性。
3.赏识教育
要有一双慧眼去发现每位学生的闪光点,通过一次次的表扬,强化、巩固这些“闪光点”,从而营造出良好的师生氛围,这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必要保证。有一句俗话说: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虽然不能将所有责任都推给教师,但从另一方面也强调了教师的重要性,反映了教师的教学行为是教学效率的关键。许多人也许都曾经听说过这样一个试验:有人把16个学习成绩相当的同学分成两组,称其中有4人非常非常出色,结果这4人受到了老师的青睐,最终确实发展成了非常优异的学生,这就是赏识的力量。
4.注重总结进行有效教学的经验
一个教师要想搞好有效教学,除了要加强自身的努力实践和经验总结外,还要善于结合工作实际有针对性地借鉴好别人的成功经验。比如,江苏洋思中学提出的“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的教学经验;斯霞老师总结的“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的教学经验。同时,还要学会反思自己和别人开展有效教学的经验,经常反思自己的各种“教学定势”和日常教学行为。要通过有效教学,逐步改变过去那种教而不思、教而不研,学而不思、学而不研的状况,使师生共同学会在反思中提高,在研究中成长。
三、建立和谐有效的师生关系是进行课堂有效教学的保证
师生之间的交往被看作是影响教学有效性的一个关键因素,良好的教学效果取决于师生间良好的关系。一个见到老师就吓得发抖的学生在课堂上能轻松的学习么?一个不喜欢老师的学生在课堂可能积极的举手回答问题么?一个在内心深处抗拒学习的学生,你即使用再多的时间交他再多的知识,他又能记住多少呢?因此,作为我们教育者一定要明确,教学不应该是由教师决定而是取决于双方。教学中教师需要“容忍”不同,同时给予学生知识上和情感上的鼓励。要确立学生主体观。学生是学习是主人、主角,教学的一切活动都要围绕学生这一中心来组织。教师不再是课堂教学的主宰者、评判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也是学习者,是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因此,老师要以无微不至的教学态度,热爱、尊重、关心学生,以情育情,在师生之间建立起和谐的关系。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才会产生强烈的探求知识的欲望,高涨的学习热情,乐于学习、主动学习的心理。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够极大地激励学生积极性与学习的信心,强化课堂学习效率。
总之,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是值得各位同仁不懈追求的核心问题。让我们携起手来,踏着时代的步伐,努力营造出一个个生机盎然、师生气氛和谐、充满探究精神和创新精神的绿色课堂!我深信:我们一定会乐在其中,更醉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