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语言艺术
作者: 邹小红 周 维摘 要:分析语言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着重从语言的角度解读新课程的要求,以此引申出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对语言的不同要求:对语言本身的要求和使用语言的技巧,通过教学案例和对实际情景的描述体现出体育教学语言的重要性。
关键词:中小学; 新课程; 艺术性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7-044-002
一、前言
语言是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重要工具[1]。在体育教学中如何运用语言,提高教学效果,是每个体育教师应该钻研和探索的课题。教学语言艺术是体育教师所具备的重要技能之一,由于教学环境、教学要求、教学过程的特殊情况所决定,体育教学中语言自有其特殊性。一名优秀的体育工作者如果不懂得语言艺术的应用,是很难实现既定的教学目的,更谈不上趋于完美的教学效果。因此,体育教师必须理解、掌握语言艺术所具备的特点,才能在教学中吸引学生,引起学生的共鸣,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中小学体育教学语言运用存在的问题
语言艺术的缺乏与新课程理念相违背:现在的众多学校中体育教师的语言还停留在讲解动作的层面上,说他们完全不理解新课程那是不现实的,关键是当需要他们用语言去引导、启发孩子们时他“词穷”了,鼓励的语言就那么几句,讲解的方式就那么几种,更别说情景故事的讲述、幽默语言的激发了,即使事先准备了一些也只是“马脸长在驴头上”——尴尬得很。语言艺术的缺乏导致学生对体育理解的偏差,由于体育教师的文化层次参差不齐,所以在体育教育的过程中,就会表现出来,同样一个技术动作,在不同教师的教学下,收到截然不同的效果,这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与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有着直接的关系。同时,体育教学的语言艺术还表现在教师与学生的日常交流中,由于地区、文化、方言的差异,可能给师生交流带来一些麻烦,甚至影响到教学质量。
三、体育教学语言如何合理运用语言艺术
1.语言清晰、简练、易懂、准确
教师在语言运用上,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使用不同的教学语言,尽可能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2]。对学生要选择好语言运用,根据实际情况,因人因事适时选择。体育教学语言的准确主要指传递知识信息符合科学性。这就是说,阐述理论知识,讲解动作要领都必须正确无误,通俗易懂。例:讲授篮球单手肩上传球的分解动作要领为“转体、挥臂、甩腕、拨指”。这里的四个动词准确地描述了动作的发力过程。由它所带的四个宾语又准确地表明了动作的部位。这样的讲解,学生既建立了正确的动作意念,又准确地掌握了动作要领。为了达到教学语言的准确,体育教师可以针对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联系其他学科的知识讲解动作要领。如利用离心力的知识讲解弯道跑的向心侧身跑;利用抛物线450最远的道理讲解跳运时的起跳角度;利用力学的势能动能的转换及转动惯量知识讲解单杠骑撑回环动作要领。这些,都有助于增强语言的准确性,提高教学效果。体育教师准确地运用教学语言,首先需要认真钻研教材,掌握教学重点和难点,了解教学对象的素质情况,备课时有的放矢地进行设计安排,然后才能深入浅出地、准确无误地讲解。在一定的意义上说,这是体育教学成败的关键,也是体育教学语言的教学性的主要体现[3]。
2.语言的科学合理、趣味性、引导作用
体育语言的科学性,主要应体现在真实全面、简明扼要、清晰准确上。由于体育课上的时间、场所、任务所限,教师讲话务必力求简要精练。讲解动作要领,要条理清楚,重点突出。讲解还应力求准确,一字之差,影响很大。同时加之生动有趣的教学语言,才容易引起人们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注意,从而留下深刻的印象和记忆。因此,要想完成好教学任务,提高体育教学质量,讲课必须有趣味性,教师把话讲得生动活泼,新鲜有趣,避免千篇一律,以增加教学的吸引力。例如在跳马练习时用“身轻似燕”、落地时用“稳如泰山”等语言来激发学生对动作质量的追求。再如我国武术用语,就非常生动形象。如长拳要求:“拳如流星眼似电,腰如蛇行步赛粘”等,总之,我们祖国语言十分丰富多彩,完全可供我们选择运用。
教师的教学语言要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使其在听课中受到启发,受到感染。要启迪思维,就要举一反三,要多使用一些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4]。如单杠的骑上,学生往往对穿,压腿的方向掌握不住,体会不深,我们可用人们穿长裤子的动作来要学生体会穿腿动作,这样学生能很快体会到了伸压腿动作,这样学生能很快体会到了伸压腿的要领,不仅使学生很快掌握了这个动作,而且还使学生体会到了骑撑前回环的跨腿要领。
3.语言要建立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进行运用
只有对学生各方面情况了解掌握之后,教师的语言才能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如果对学生不了解,那么教师的语言有可能无从谈起,如果语不对人,讲不到点子上,任你口若悬河也事倍功半。课堂上要善于发现问题,抓住时机,“动之以情,喻之以理”,语重心长,妥切诚恳。要把教书和育人水乳交融般地自然巧妙地结合起来,教师才能赢得学生的信任和尊敬[5]、[6]。学生具有爱表现自己的心理特征。体育教学内容广泛,在活动中一个人的思想品德、作风、内在世界状态就易全部体现出来。因此,教师善要于挖掘体育教材中的情趣因素,激发学生克服困难的斗志。体育教材本身就含有情、理、趣要素,关键在于教师在课堂上用语言把它们挖掘出来,利用组织好的语言进行渲染创造,使学生饶有趣味、学有所成。
四、结语
语言的艺术性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体育课上的学习效果,体育教师语言的艺术性还要渗透到知识的传授。运动技术的讲解、美好心灵的培养等方面,达到全面影响体育课教学质量的目的。体育教师应更新体育观念,不断提高自身教学语言的运用艺术水平。
体育教师不仅要熟悉体育专业知识,掌握必要的技能,还要学习有关科学知识,特别是教育科学知识,才能不断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在课堂中只要我们了解教师课堂语言的特性、作用以及学生心理特征,很好地运用课堂语言技巧,就一定能把体育教学工作做好,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施良方.《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年9月第5版
[2]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的艺术》[M]. 湖南教育出版社,1983
[3]潘绍伟.《学校体育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年4月
[4]庄锦英.《教师体态语言艺术》[M].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
[5]陈传锋,主编.微格教学[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9年,48—145
[6]毛振明著.体育教学科学化探索[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245—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