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当运用多媒体 优化数学教学

作者: 郑 所 杨晓华

摘 要:在数学教学中,适时恰当地选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使教师以教为主变成学生以学为主,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过程,增强教学效果,使学校教育朝着自主的、有特色的课程教学方向发展。

关键词:多媒体; 兴趣; 效果; 生活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7-054-001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现代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学习方式正在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在数学教学中,适时恰当地选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清晰化,使学生的思维活跃,兴趣盎然地参与教学活动,使其重视实践操作,科学地记忆知识,并且有助于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思考,使教师以教为主变成学生以学为主,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过程,增强教学效果。数学教师应该从自己学科的角度来研究如何使用计算机来帮助自己的教学,把计算机技术融入到数学教学中,使学校教育朝着自主的、有特色的课程教学方向发展。

一、运用多媒体恰当地导入新课

一堂课巧妙成功的开头,可以激发学生兴趣,创设学习情境,能使学生的注意力很快集中到课堂教学的内容上去,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并能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使学生的学习状态由被动变为主动,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到知识。播放一段录像,倾听一段录音来引人课题,就会使整个课堂顿时活跃,不仅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唤醒学生有意注意,而且使学生的心一直被教师引导着,教学紧凑,过渡自然,使教学过程顺利进行,提高了教学效率。

二、运用多媒体,可以有效地实现精讲,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由于多媒体形象具体,动静结合,声色兼备,所以恰当地加以运用,可以变抽象为具体,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协同作用,解决教师难以讲清,学生难以听懂的内容,从而有效地实现精讲,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例如,在讲解“分数的基本性质”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这一重点,我先在电脑上播放唐僧师徒吃饼的动画片,画好一个圆,接着把这个圆分割成相等的四部分,然后再把它平均分成八部分,让学生观察所得部分的大小关系,使得这课的重难点轻易地突破。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三、运用多媒体,可以增加训练密度,提高教学效果

在练习巩固中,由于运用多媒体教学,省去了板书和擦拭的时间,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向学生提供大量的习题,练习容量大大增加。这时可以预先拟好题目运用电脑设置多种题型,全方位、多角度、循序渐进地突出重难点。当学生出错后(电脑录音)耐心地劝他不要灰心,好好想想再来一次,这符合学生争强好胜的个性,再一次复习巩固知识。

四、运用多媒体,可以调整学生情绪,激发学生兴趣

根据心理学规律和学生学习特点,有意注意持续的时间很短,加之课堂思维活动比较紧张,时间一长,学生极易感到疲倦,就很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率下降等,这时适当地选用合适的多媒体方式来刺激学生,吸引学生,创设新的兴奋点,激发学生思维动力,以使学生继续保持最佳学习状态。

如我在复习整理“几何知识”时,学生到课中时感觉较疲倦,为了吸引学生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拓宽学生思路,我运用多媒体(电脑课件)出示了一道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题,同学们一看,兴趣来了。最后让学生根据思路互相讨论,思考其他情况。这样就让学生在开放自由的情况下集中地解决了该题。

五、运用多媒体,让数学走进生活

当今世界上最鲜活的、具有明显时代特征的数学学科教学素材和教学内容,由于新课标和教材编写的限制,很难在教材中反映出来。华罗庚曾经说过,对数学产生枯燥乏味、神秘难懂的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脱离实际。然而现实的生活材料,不仅能够使学生体会到所学内容与自己接触到的问题息息相关,而且能够大大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隐藏着丰富的数学问题。因此,数学学习材料的选择应十分注意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注重实效性。

我们正是这样运用信息资源跨越时空界限的特点,将信息技术融合到数学科教学中来,充分运用各种信息资源,引入时代活水,与数学教学内容相结合,使学生的学习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更具有时代气息,更贴近生活和现代科技;同时也可使教师拓展知识视野,改变传统的学科教学内容,使教材“活”起来。

总之,恰当地选准多媒体的运用与数学课堂教学的最佳结合点,适时适量地运用多媒体,就会起到“动一子而全盘皆活”的作用,发挥其最大功效,就可以减轻学生学习的过重负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素质教育实施,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符合现代化教育的需要,有效地培养更多的跨世纪的创造性人才。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