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课外阅读初探

作者: 张启薇

摘 要:心理学研究证明,六七岁的小学生还处在智力开发的最佳时期,是儿童想象力发展的高峰期,也是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过渡的时期。充分利用这个有利时机,培养他们的课外阅读兴趣,使课外阅读成为他们的自觉行为,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 低年级; 阅读; 初探

中图分类号:G6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7-091-001

一、小学低年级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规定小学阶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50万字”,(第一学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第二学段不少于40万字,第三学段不少于100万字),而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却令人担忧。据调查,50%的家长反映低年级学生没有良好的课外阅读的兴趣和习惯。很多家长说:“我的孩子不喜欢看书,却喜欢看电视”;35%的家长反映,孩子只是翻翻,看看书的插图,对其中的内容不感兴趣。缺乏细读、研读的良好心理;有些教师把课外阅读作为一种任务硬压给学生,造成压抑的心理环境,不但没有教给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还影响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求知欲望,从而使课外阅读成为负担。

心理学研究证明,六七岁的小学生还处在智力开发的最佳时期,是儿童想象力发展的高峰期,也是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过渡的时期。充分利用这个有利时机,培养他们的课外阅读兴趣,使课外阅读成为他们的自觉行为,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正确指导小学生课外阅读

1.培养学生养成课外阅读的兴趣和习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课外阅读有兴趣,就为学生持续阅读和提高阅读能力提供了内因条件。为此,《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低年级)的阅读目标中,第一条就是“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有乐趣才会喜欢。怎样才能使低年级的学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呢?一是课外读物要浅近易懂。如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儿歌、童谣、古诗等。所谓“浅”,就是浅显,学生能够读懂。所谓“近”,就是要贴近学生实际,学生感兴趣,这样便于学生运用生活经验帮助读懂,能读懂就有收获,就有成功的快乐。二是阅读形式要多样,以听故事、说故事、读故事开始,逐渐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和习惯。

2.营造阅读氛围

在一个优雅的氛围里,人的言谈举止也会不由自主地优雅起来。要孩子喜欢阅读、自主阅读、有效阅读,读书氛围的营造非常重要。

(1)设立班级图书角

“书非借不能读也”,很多家长反映,给孩子买了许多书,可他就是不爱看。而一旦让每个孩子从家中带来一两本课外书成立一个“角”后,情况就迥然不同了。不同风格、种类的书籍不仅开阔了孩子的眼界,丰富了孩子的阅读范围,那种看别人书的愉悦感更促使孩子不断地去阅读、阅读、再阅读。

(2)保障课外阅读时间

要保证课外阅读的质量,给予充分的课外阅读时间是一个重要的条件。虽然课外阅读的时间主要在课余,但把所有任务都放到课外是不合适的。因为低年级孩子的课外阅读时间通常无法保障,他们自我约束和抵制诱惑的能力实在太弱了。在语文课时日益减少的情况下,更需要教师进一步转变教学观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挤出时间在课上进行课外阅读的指导和交流。

(3)渲染、营造阅读氛围

积极健康的阅读舆论能掀起一个又一个的阅读大浪。在班级墙壁的醒目处张贴有关阅读的名言警句,就是一种无声的正面宣扬。平时经常在学生面前大力表扬爱读书的孩子,更是一种班级文化走向的风向标。当有孩子在造句、说话、回答问题时引用课外阅读中学到的经典词句时,大加赞美,让孩子知道,课外阅读不但能增加知识,更能让自己更具魅力。在开家长会时,向家长介绍阅读的重要性,赢得家长的配合,帮助家长和孩子制定课外阅读计划,鼓励家长和孩子共读一本好书,一起交流读书心得,一起成长进步。

3.掌握阅读方法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要对小学一、二年级孩子的课外阅读进行有效指导,帮助孩子掌握阅读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低年级孩子阅读方法的指导切不可简单地理解为单纯的学习方法的指导。大量实践证明,孩子的学习方法能否发挥应有的作用,学习能力是否提高,与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情绪意志等直接关联。因此,教师在指导孩子掌握阅读方法时要结合调试学生的心理因素,要培养孩子耐心、尽心、静心、精心地阅读态度。

其次,教给孩子一些简单易做的阅读方法。孩子一开始课外阅读,教师就应该鼓励学生学习一些常见的阅读方法,如精读、略读、跳读、浏览等,要求不宜过高,贵在养成习惯。

4.不断提高孩子的阅读速度

默读是快速阅读最有效最常用的办法,因为默读时视觉神经接受文字符号后,立即发送给大脑,进行直觉译码、理解,跳过了朗读时转化为口语再理解的过程,阅读速度得以大大提高。所以,要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就不能忽视学生的默读训练。对此,《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给出了明确的训练目标: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要“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

5.开展各种竞赛,展示阅读成果

为了使更多学生能体验到课外阅读所带来的快乐和成功,教师要努力寻找一切机会,尽力为学生搭建展示自己课外阅读成果的舞台,如讲故事比赛、古诗文吟诵比赛、成语接龙比赛、诵读小品文比赛等。设想一下,如果我们让孩子每天背一首小诗,读一篇短文,记一条成语,六年下来该有多少收获呢?

古人说:“为学之道在厚积而薄发。”要积累就不能让学生只听老师一个人说,只读一本语文书,要引导学生走出课堂,博览群书,汲取语言精华。让他们从中开阔视野,陶冶情操。只有这样才是学生积累语言、丰富知识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2002年人教版《人民教育出版社》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