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

作者: 刘菁菁

摘 要:学生的身心健康、心理素质直接影响到了现代人才的整体素质,关系到了国家的未来。学校较之社会和家庭的影响有许多优势,是其他社会组织无法做到或能够取而代之的。当代学生的身心健康问题应该成为学校的工作重心。

关键词:中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315(2010)7-111-001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观念也在不断的进步,近几年,我国对以往教育观念思想改革的基础上提出了素质教育的观念,素质教育在我国正迅速开展。但是人们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在对学生的饮食、身体、技术技能、学业成绩以及升学就业等问题上,而忽略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的教育。当今社会知识经济正呈现强劲的发展势头,这使我们未来的生力军、时代的主宰——中学生,要面对巨大的现实压力和莫名的心理恐惧。面对这些压力,心理健康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我认为中学生心理容易出现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对挫折承受力差

现在的中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就受到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的宠爱,没有受过什么挫折,生活一帆风顺。但是面对当今社会的巨大压力和经济的高速发展,在家是“小皇帝”的他们,受到一点挫折就会表现出焦虑、失意、注意力不集中、对老师和同学的言行敏感、失眠、神经衰弱等症状。

2.缺乏责任心

这些“小皇帝”想的是别人能为我更多地做什么,因为他们已经习惯了任何事以自我为中心。具体表现为责任心欠缺,失职时心安理得、无惭愧感,对本应承担的责任不想负责,也不知如何负责,只想推给他人,推给班级学校,不敢与失职行为作斗争,见到不负责任的人和事,不能当面予以教育批评,只在事后发表议论、发泄情绪。责任行为常常是虎头蛇尾,不能持之以恒地形成习惯,特别容易受外界的干扰与影响。

3.自我意识过强、行为偏激,人际关系不协调

具体表现在开始更多地关注自己的身体容貌,体察自己的内心活动,留心自己的个性品质。自我意识方面,自我体验方面更具有敏感性,具有强烈的独立意识与反叛倾向。尤其是家长百般宠爱的学生大都心胸狭窄、意志薄弱、行为偏激、自以为是。一些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常受到老师和家长赞扬,加之是独生子在家多为“太子”“千金”,自我中心意识强,人际交往能力弱,不善于处理与同学、老师、父母的关系,显得人际关系不协调。

4.环境适应能力差

每个人都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生活,环境对人有一定的要求,人对环境也有一定的需要,适应水平直接影响人的生存。有的学生很快适应环境,处处顺心,有的则相反,处处感到陌生,不是学习困难就是人际关系紧张,弄得整日闷闷不乐,置苦闷之中不能自拔。

二、采取多种方法及时调适学生的心理

1.教会学生微笑

微笑是一种无形资产,对于身心健康均有裨益。人的面部表情与人的内心体验是一致的、没有信心的人,经常愁眉苦脸、无精打采、眼神呆板。一个有自信心的人,眼睛炯炯有神,满面春风,充满朝气。微笑是人快乐的表现,能使人心情舒畅,振奋精神,能使人忘却忧愁、摆脱烦恼,学会微笑,体验微笑这种美好的心理感受。这个办法既简便又十分有效,当你长年累月逐渐养成微笑的好习惯,你就会觉得内心充满力量、充满信心。

2.通过欣赏音乐调节心理

一首健康的乐曲能调节人的情绪,陶冶人的情操,培养人的意志。当人受到挫折或遇到困难,情绪低落、缺乏信心的时候,选择适当的音乐欣赏,能帮助人振奋精神。如《欢乐颂》《义勇军进行曲》、《蓝色的多瑙河》《田园交响曲》等交响乐,能使人激发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深情,从心理上战胜自我,走出低潮。

3.将心理健康寓于体育教学之中

身心健康的重要性,在体育教学中更为突出,应试教育中学生学习负担过重,在推进素质教育全面发展过程中,体育、美育显得更加重要。在体育教学中,针对学生中胆小脸红、怕羞、有自卑感的,可多安排参加游泳、跨栏、单双杠、跳高等项目的锻炼,使学生克服胆怯、害怕心理,以勇敢的精神战胜困难,跨越心理障碍。锻炼了胆量,增强了自信心。

4.对学生进行团队生活训练

团队的精神是积极向上的,是一种凝聚力,经常参加集体团队活动。可以消除同学之间的人际关系敏感和心理不平衡性以及敌对现象。可以形成一个团队成员互相友爱、关系融洽、密切合作的氛围。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同学之间彼此亲近,让同学产生愉快的心理体验,能在困难与挫折面前受到同学的安慰与鼓励,增强团队精神高于一切的思想,增强集体荣誉感。

三、转变教育模式,提高重视程度

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学校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培训,只有教师先得到普及,才能更好地把心理健康教育课进行到底。“先把学生培养成人,再把学生培养成才”并不是一句空洞的套话,国内外先进的教育理论和实践都证明了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而且有利于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诸方面的开发与养成,电视上也报道过我们国家在好多大中专学校开展心理咨询机构、心理训练中心,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其效果是显著的。

学生的身心健康、心理素质直接影响到了现代人才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学校较之社会和家庭的影响有许多优势,是其他社会组织无法做到或能够取而代之的。当代学生的身心健康问题应该成为学校的工作重心。我相信通过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努力,能够更好地解决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问题,使每一个孩子都能抱着积极、健康、快乐的心情去面对生活,面对未来。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