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声乐表演的二度创作

作者: 王玉静 温彩玲

摘 要:声乐表演是通过声音塑造音乐形象,表现情感。声乐的二度创作是指歌唱者通过演唱把作曲家的乐谱变成实际演唱的创造性劳动,是一个艺术再创造的过程。本文阐述了二度创作的几个方面,对我们演绎声乐作品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关键词:二度创作; 歌曲; 歌唱者; 声乐作品; 艺术表现

中图分类号:J60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7-130-001

声乐是一种听觉艺术,作曲家完成一首作品后毕竟只停留在纸上,观众不能直接欣赏到它。这就必须通过演唱者的演唱把歌的曲调内容介绍给听众。演唱者在忠于原作的基础上,根据自己对歌曲的分析理解,对歌曲进行研究和处理后,再将歌曲演唱出来的过程就称之为“二度创作”。歌唱者要想把歌曲真正表现好,必须在所唱的歌曲上,下一番工夫。

一、充分理解歌曲的内涵

演唱作品要尽可能地把握住人物的性格、思想,认识其灵魂,才能进一步了解他对周围事物的具体态度,获得人物特有的性格表达方式。那么,我们在演唱每一首歌曲时,就应对它的歌词、曲调、伴奏、和声以及对作品的创作背景等进行仔细的研究,深入的理解,这样才能唱出感动人心的歌声。

在演唱歌剧《江姐》选曲《红梅赞》这首歌时,要真正了解歌曲内涵,歌词内容一语双关。虽然歌词描绘出在“三九严寒、冰天雪地”中“昂首怒放、丹心向阳”的红梅,实际上在隐喻革命党人不畏艰难、忠心向党、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作品是揭示江姐外柔内刚、坚贞不屈,犹如盛开在山上的红梅一样的性格。尤其后面的几句歌词,强烈地表现出江姐一种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对革命事业成功的热切盼望和坚定信念。如《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这首歌曲,就具有浓郁的蒙族民歌辽阔、抒情、悠扬的特点。同时首先应该对某些典型的地区性或民族性音乐风格特点有所了解,并以情感调动情绪,唤起想象力,想象一望无际的大草原,牛羊成群的美丽景色,这样就比较容易唱出歌曲的风格。歌曲的风格在歌曲表现中具有强烈的感染力,能给人以美的享受,所以了解歌曲的音乐风格,对于表现作品的内涵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根据作品巧妙运用声音

音乐的旋律美,要靠声音的力度来表现;音乐的情感美,同样要靠声音的力度来表现。一般来说,表现力量强大、愤怒昂扬、激动的情绪都用强的力度;表现力量弱小、感情的细腻与深沉,回忆、催眠、泣诉等用弱的力度。我们可以根据歌曲表现的意境和歌词内容来决定,在歌曲处理时,必须做到自然、合理。《枫桥夜泊》是作者夜半闻钟声站在船头抒发着阵阵离愁哀怨,有写景、有抒情。因此用声应柔而不弱,仿佛在自言自语式的叹息着此时的处境。有几处运用摇音技巧,用若隐若现、虚实结合声音造型表现出作者的悲愁烦闷。歌唱时要清楚地表达出来,一气呵成,如溪流般平稳、连贯地流动,切莫死板。因是吟诵诗词,行腔则讲究抑扬顿挫。在演唱高潮之前应在呼吸上有充分的准备,延长音有充分的伸展,平稳、流畅,强弱收放自如,才能做到移情于景,情景交融。自己仿佛置身于诗中所描绘的情景之中,达到人我合一的境界,也才能做到突出主题、层次鲜明的艺术效果。如歌曲《我爱你,塞北的雪》,中“你是春雨的亲姐妹’’在演唱时,要由弱到强,渐渐地把歌曲推向高潮,春雨的“雨”字,作曲家用了强劲的和声,连续六拍地推进,到“亲”字形成了感情的饱和度和支持点。因此,在这句一定要给予极大的夸张然后渐弱很自然地归原调结束,尾声时“塞北的雪”轻轻哼唱,用来寄托作者深深的爱,同时也带给人无限遐想,又回到了宁静、洁白的雪的世界中。这样唱出的歌曲才会有层次,有律动。

三、充分强调歌唱的艺术表现

1.把握好节奏的律动规律

节奏是音乐的支柱、乐感的核心,我们在唱一首作品时,不能像绷紧的弦一样,每个音都很强,每拍都很重,没有音乐的律动,实际上在歌唱时只要把节奏中的强拍,歌词中的重点字突出唱出来即可。如歌曲《我爱你,塞北的雪》在演唱时就应抓住四拍子律动的规律:强、弱、次强、弱,“我爱你,塞北的雪”在演唱强拍时唱出来,弱拍时带过去,“我”字唱强,“爱”唱弱,“你”唱次强渐弱,“塞”唱强,“北”唱弱,“雪”唱次强渐弱,这样的音乐就有了流动感。

2.歌唱时要唱出歌曲的层次

为了表达歌曲丰富的内涵和层次的起伏,还要求在演唱上有变化和对比,要求运用强弱、快慢、高低、明暗、激情和抒情等艺术手段,对歌曲进行适当的处理。如《松花江上》,歌曲的第一部分抒发了人们对家乡的赞美和怀念之情;第二部分表现了人们失去家园的悲愤和对侵略者的痛恨之情。因此,第一部分应该演唱得柔和优美,带有歌唱性;第二部分的力度和情绪的紧张度要有明显加强,与第一部分形鲜明对比,从而突出两个乐段的不同个性。

综上所述,声乐作品的演唱必须在忠实于原作的基础上,投入歌唱者的全部的热情、智慧和才能去窥探作曲家的内心世界和思想感情。从而使音乐作品焕发出光彩。.

参考文献:

[1]余笃刚.声乐艺术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5

[2]管林.声乐艺术知识[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1986,11

[3]张前.音乐文集音乐二度创作的美学思考[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7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