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中学音乐高效课堂导入环节实施的原则和策略
作者: 鄢少娟摘要:文章从中学音乐课堂导入环节的重要性,课堂的误区,以及导入的原则和策略三个方面,论述了中学音乐课堂导八的改革思路。
关键词:中学音乐;导入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8-010-001
中学音乐课堂的教学导入是指教师在音乐课上课伊始,引导中学生迅速进入音乐课堂学习状态的一种教学方式。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有效地导入新课,是中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很多有经验的教师,在备课时,都多为一堂课如何开头费尽筹思,精心设计。有效的课堂导入,可以激发起中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引起他们的浓厚兴趣。学生如果有了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便会产生很高的学习积极性,启迪学生的思维,增长学生的智慧。所以,教师必须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和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浓厚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积极参与学习音乐的强烈愿望。
实践证明,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导入艺术是取得中学音乐课堂教学成功的一把钥匙。然而,笔者在听课中发现,很多音乐课的导入容易误入歧途。
一、导入的误区
1 导入形式过于单一
有的音乐教师在导入时,不能灵活多变地运用各种导入方法,总是用固定的、单一的方法行事,每次都重复着那句单调而乏味的语言“今天我们来学唱新歌《XXX》,请同学们翻开课本看着乐谱”或者“这堂课我们来欣赏《xxx》,现在开始欣赏了。”千篇一律,使学生感到枯燥、呆板,激发不起学习的兴趣。
2 导入的时间过于冗长
新课导入时不能夸夸其谈,占用大量时间,毕竟45分钟的中学音乐课堂教学,导入仅仅是一堂课的引子。所以导入不宜占用过多的教学时间。占用时间过长,冗长拖沓,就会喧宾夺主,影响正课的内容时间。所以在导入时一定要合理取材,控制好教学时间,恰到好处,适可而止。
3 导入的设置过于牵强
导入的作用是提高教学效果,其设计和运用一定要自然,要符合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课堂教学内容,不能牵强附会。中学音乐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共同活动。教师应设法用导入充分调动所有的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师生的感情在上课之始就得到交融,千万不能为导入而导入,而不顾学生的情绪。
二、精彩导入的原则和策略
笔者在听了大量的音乐课后,初步探索出一种能很快引起中学生在音乐课堂学习中充满乐趣的导入方法。中学音乐课堂教学的导入,就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整个演奏或歌唱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导入讲究的是“第一锤就敲在学生的心上”,像磁石把学生吸引住,后面的课上起来也就顺利了。导入是一门教学艺术,不可能找到固定不变的模式,全在于教师依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进行创造性设计,以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具体有以下几点:
1 导入要有针对性——背景式导入
导入应当针对的教学实际有两方面:其一是指要针对教学内容而设计,使之建立在充分考虑了与所授教材内容的有机内在联系的基础上,而不能游离于教学内容之外;其二是指要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状态、音乐基础、爱好兴趣的差异程度。具有针对性的导入才能满足学生的听课需要,实现课堂教学的教育性。
背景式导入:如教学钢琴小品欣赏课《少女的祈祷》,这首欣赏曲目是俄国著名剧作家契诃夫选为所作名剧《三姐妹》第四幕的配乐。初中生的特点是求知欲强,颇具好奇心,他们爱听爱看有趣的故事。可以抓住初中生的这个心理特点,变学生的好奇心为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思维活动建立在积极、活跃的欣赏基础之上。教师可以将戏剧《三姐妹》的故事简介作为这堂课的导入。学生走进了这个故事,通过对音乐情绪的理解而把握音乐形象,有利于提高了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2 导入要有启发性——比较式导入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教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使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因为积极的思维活动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所以教师在上课伊始就运用启发性教学来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必能有效地引起学生对新知识新内容的热烈探求。
比较式导入:民族音乐欣赏的教学,针对初中生的特点感性思维多于理性思维,热衷流行音乐而对民族音乐不感兴趣。如何提高学生们的审美情趣?如何导入新课呢?教师就可以把学生喜爱的通俗歌曲作为切入点,寻找其在题材方丽、旋律方面的共同点,比如爱情题材等,以此来激发学生对我国民族传统音乐的兴趣。
3 导入要有趣味性——游戏式导入
著名教育家巴班斯基认为:“一堂课上之所以必须有趣味性,并非为了引起笑声或耗费精力,趣味性应该使课堂上掌握所学材料的认识活动的积极化。”有趣的人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节课堂教学的气氛和节奏。设计导入要做到别出心裁,使教材内容以新鲜活泼的面貌出现在学生的面前,有利于引导和促进学生去接受新内容,防止学生产生厌倦心理。
游戏式导入:在当今中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基本上都是按“练声一乐理一唱歌”这一固定不变的顺序进行教学的,我们的教师完全可以进行大胆的创造性革新,采取例如跳舞等小游戏的方式学习传统教学的枯燥乏味乐理部分,将有效提升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把音乐知识教学融入生动活泼的活动之中,使学生们易学且乐学。
中学音乐课堂教学是学校实施审美教育的主要途径,含有较高的审美教育因素。中学音乐教师应重视导入的艺术,给学生留下美的印象。以音乐美的独有魅力和感染力,有效地作用于教育者。让学生真正喜爱音乐课,使学生在音乐课中能获,导快乐的感受和心灵的撞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