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科学教学走进生活
作者: 顾湘红摘要:小学科学教学只有与生活紧密结合,才能让学生明确自然界中处处有科学,生活中到处是科学。
关键词:科学教学;贴近生活
中图分类号:G64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9-096-001
现行的《科学课程标准》十分强调“科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要求学生能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和生产中的有关现象,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了解科学在现代生活和技术中的应用及其对社会发展的意义”。我们发现美国教育模式中,非常强调学生的生活探究能力的培养,学生在课堂上可以自由地思考生活实际问题,设计解决方案,实施科学方案和提炼生活科技的能力,学生对生活的理解逐步深入和积累,使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拉近了距离,从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生活能力。
那么如何实现科学教学与现实生活的零距离,笔者从探究材料、情境导入、语言引领、课堂探究、拓展延伸这五方面拉近科学学习与生活的距离,使教学贴近生活,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一、探究材料 取于生活
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必然要借助一定的探究材料,这是学生科学探究的前提。这些材料包括仪器、实物等。事实上,科学探究活动中的许多器材都可以从生活中找到,虽然这些器材没有仪器室里的器材来得规范、标准,但可以让学生对自己带来这些器材感到亲切。学生在搜集材料时就会对材料有一定的认识,这样会更加有利于探究活动的开展。
二、情境导入,融入生活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成功的一半”。一节课的导人十分重要。在导人的过程中,我们选择的内容既要考虑到与新课内容的联系,还要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我尽量选择与本课知识有关并且是生活中的常见现象来导人新课,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走入新课的学习,学生也会感觉到原来许多生活中的东西蕴含着科学,科学源于生活,消除学生对科学的陌生感。
如在《溶解》一课教学中,老师提出“现在很口渴,想泡一杯果珍来解解渴。你们能不能帮老师想一个好办法,让教师快一点喝到这杯糖水啊?”泡果珍对学生来说是再熟悉不过了,一听到能够为老师献计献策更是来劲了,学生马上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给教师献上了计策来:“用筷子不停地搅拌能够使果珍快一点溶解在水里。”“用热水来泡溶解起来也很快的。”“把果珍放进水里,然后再用两个杯子倒来倒去。”……从这样的生活情境出发然后再引入到新课的教学中,学生有了前面生活化情境的引导,学生并没有感到科学是那么深不可测而是和他们非常的亲近,对实验设计也就非常地感兴趣了。
三、语言引领,贴近生活
科学课堂应当充满“科学味”,科学活动是科学认识的基础,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也是教育法。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学生有了趣味,就肯用全部精神做事情,所以‘学’和‘乐’是不可分离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以往教师讲学生听的学习方式,而是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采用生活化的教学语言,引导学生探究活动,帮助他们掌握科学知识与技能,从而培养小学生一定的科学素养。
四、课堂探究思考生活
对于“太阳怎么只照在门这边,不照到(对面)窗那里?”是孩子们感到疑惑的问题,如果不经过亲自探究的话,还真不能让人理解其中的道理。
在教学《光的传播》这课时,为了让学生能轻松理解,我查找了许许多多的书籍,发现几乎所有的书上对这个问题只有一种阐述:“光是直线传播的”。“就这么告诉孩子们,他们会懂才怪!”
那么怎样才能将复杂的科学原理、概念通过浅显易懂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呢?我首先想到的是用一间漆黑的房子来观察光柱,只要让孩子们看到光线和所有直的东西一样就行。于是我顺着这条思路,设计了并制作了由几根管子接起来的弯管,让学生预测铅笔、手电筒射出的光、打气筒打出的气、绳子四种物质能否从弯管里通过。14个小组中有12个小组预测光可以从弯管中通过。经过实验验证,他们发现了光和铅笔都不能通过,我又拿出一根长长的直管让学生尝试,结果光和铅笔都通过了……
最后,学生们自己总结出:“光和铅笔一样,是直的。”“光照不到窗那里,光被墙挡住了。”“光是直的,要能拐弯才会照到窗。”“光直的照下来,正好照到门这里。”
五、拓展延伸,发现生活
科学又不同于其他学科,不能单纯地抄抄写写就算了,要想让课堂延续,不能只停留在课本上,应该让学生在生活这本大书上继续学习,最好的途径就是活动。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将科学探究活动由教室扩展到课堂以外的家庭、乃至整个社会,使课内、课外、生活、社会互相结合,让学生获得最大程度的满足与发展。
例如,在学到《杠杆》这节时,我让学生们在家找找日常生活中的“杠杆”,及它的作用。再如探究一下厨房中的科学:(1)醋、糖、盐、酱油等的性质用途;(2)用什么方法除热水瓶中的水垢;(3)清洗厨房油烟;(4)把蛋壳放入醋中,看看有什么现象等等。另外如洗衣服时看到五颜六色的肥皂泡,现代化的科学电器设备,照相机的使用方法和原理等等,无一不包含着丰富的科学知识。学生在探索感兴趣的事物中,点燃智慧火花,搞“小发明”、写“小论文”,享受创造的乐趣,获得成功的喜悦。使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成为“自觉和主动的科学家”。
某位学者曾经说过:“生活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科学教学只有与生活紧密结合,才能让学生明确自然界中处处有科学,生活中到处是科学。只要我们用心观察,细心体会,专心探究,就能真正体会科学就在身边,科学就能服务生活,养成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习惯,获得真正的发展。灵感的火花来自生活,智慧的源泉来自生活,情感的体验来自生活,态度的培养还是来自生活。科学教学活动这一门源于生活的课程,就让它踏踏实实地为生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