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高校英语专业的语音训练方式
作者: 张 瑜摘要:本文通过运用经验总结法、文献资料法等科研方法,在现今英语专业发展特征的基础上,对英语专业的语音训练方式进行了分析,并对当前英语专业语音训练中应该注意的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英语专业;语音训练;方式
中图分类号:H31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9-128-001
一、前言
语音、词汇和语法是构成语言的三要素,语音是语言存在的基础,是学生英语学习的起点。语音课,是各高等院校面向英语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必不可少的基础性课程,通过该课程学习使学生系统理解语音和语调的知识,使学生通过学习和练习掌握英语的发音、语流的规律、语调的功能,能正确使用英语语音、语调朗读、表达思想并进行交际。然而,正确使用语音需要长期的练习才能把握。如何练习语音需要正确有效的训练方法。因此,全面认识语音特征和语音训练实施的内容与方法,对解决语音的实际问题具有指导意义。
二、研究方法
1 经验总结法
通过对从事英语教育实践活动中的具体情况进行归纳与分析,使之系统化、理论化。
2 文献资料法
通过对图书馆和Internet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查阅有关英语研究的资料,以及语音学、语音训练方式等相关著述获得参考资料。
3 逻辑分析法
对专业英语语音的内容、特点进行研究分析、归纳,并结合现今英语专业发展特征对高校英语专业语音训练方式进行综合论证。
三、研究内容与结果
1 语音的重要性
根据教育部所提出的《全国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要求,高等学校对英语专业培养的任务是,具有扎实英语语言基础和广博文化知识并能熟练地运用英语在外事、教育、经贸、文化、科技、军事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管理、研究等工作的复合型英语人才。英语是一门语言,语言的功能是传递信息和表达思想,有声的语言需通过语音表达。由此可见,语音在语言学习中的重要性,语音作为英语语言三要素之一,很多时候当我们费了很大周折与对方进行交流时,对方却无法听懂要表达的意思,其原因就是说话者的语音不过关,听话者无法有效地辨认。
2 英语专业学生的语音特点存在的问题
高校英语专业的学生大部分是在高考中取得笔试成绩优异的学生,正因此他们中大部分忽视了语音学习的基本功,在大一开设语音课程阶段没有足够的重视,加之受汉语母语和地方音的影响,很多学生以地方音来发英语语音。如:[W]、[V],[l]、[n]音不分,学生大抵从理论上能理解英语语音的原理知识,但实际运用时却经常混淆。明显缺乏对语音的训练,因此系统的语音训练尤为重要,语音训练不能只重视语音原理,更应对其质量和效果进行科学有效的方法。
3 英语专业学生语音训练的方法
3.1 模仿方式
模仿是一种通过观察和仿效其他个体的行为而改进自身技能和学习新技能的一种方法。其目的是通过大量模仿让学生把握单词及句子的重音,掌握好个音区之间的节奏,从而得到体验并形成良好的语感和自然的语音语调。在教学实践中,学生从大量模仿英语语音、语调到自如地用英语表达,这其中要经过一个由观察到复制再到自由地创造性运用英语的过程。要达到这一过程,经过机械性、意义性、创造性模仿三个阶段。机械模仿是基础,也是语言模仿的初级形式;意义性模仿是让学生理解所模仿的语言材料的意义,完成句子从语言中心到内容中心的转换;创造性模仿是模仿学习中的最高层次,它在机械性模仿和意义性模仿的基础上,将模仿而得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并在新的情境中对所学语言进行选择和组合,创造性地应用模仿前期所获的语言,让语言在新的情境中,为真正的交流表达而服务。
3.2 背诵方式
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看似枯燥乏味,但是要做到对一种语言的掌握,就离不开对文章和句子的背诵。在背诵材料的选择上应选取一些具有针对性的文章,并通过反复的练习转化为自己的语言素材,在练习时要注意对材料的理解,只有这样,所背诵的材料才能变成自己的语言,用起来才会得心应手。
3.3 复述方式
复述并不是简单机械的重复,而是用自己的语言表述课文的内容,是一种具有创造性的活动。复述首先是建立在对课文阅读、熟悉并掌握的基础上,运用自己的语言对文章基本内容进行表述。通过这样的训练,可以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达到对逻辑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的提高。复述的方法也有很多,例如信息整合、信息填充、图标提示、要点提示等方法,通过对不同复述方法的运用和掌握,最大限度地发挥复述的作用,从而提高自身运用语言的能力。
四、结论与建议
总而言之,语音是语言存在的基础,是学生英语学习的起点。语音在语言学习中极其重要的地位可想而知,对于高校英语专业来说,能更好地达到高校英语专业的要求,不仅要注重语音理论知识学习,还要加强对语音的训练。训练不是盲目的,需要运用科学系统的方法。需要持之以恒的态度反复练习各种方式,在训练过程中,要把训练方式发挥到最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