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学生一片翱翔的天空

作者: 翁云霞

摘 要:德育启发式是思想政治课教师在思想政治课教学工作中依据学习过程的客观规律,引导学生主动、积极、自觉地掌握知识的教学方法。德育实效是指德育目标的达成度。德育启发式能有效增强德育实效,如故事启发、数据启发、“布白”启发等。

关键词:德育启发式;德育实效;故事启发;数据启发;案例启发;“布白”启发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10-007-002

一、界定

近些年来,虽然学校、家庭、社会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人力进行德育,但并没有取得应有的效果。德育实效性低下依然是一个有目共睹的事实。大连大学社会科学部副教授姜金奎在《提高德育时效性人几点思考》一文中指出:“改革方法是提高德育实效性的保证。”本着调动青少年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引导青少年参加实际锻炼这两条原则,姜教授认为主要有自我修养法、实际锻炼法、环境熏陶法、学科渗透法等德育方法。对于专业思想政治课教师来说,课堂教学是提高德育实效性的主阵地,启发式德育应是其有效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那么,何为德育启发式?德育启发式就是教师在思想政治课教学工作中依据学习过程的客观规律,引导学生主动、积极、自觉地掌握知识的教学知识。它包括三个要素:第一,激活作用。第二,定向作用。第三,指导作用。从启发式教学的三要素来看,第一个要素强调的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自觉地学习,积极地思维;第二个要素强调的是在具体问题上的提问,以一连串的问题来引导学生,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于一个问题上;第三个要素强调的是一种长期的引导,它具有长效性的特点。一般而言,德育实效性是指德育工作在学生思想品德形成过程中的实际效果,即德育目标的达成度。根据以往学校德育工作的经验,德育实效性如何,关键是看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这就要求专业思想政治课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启发诱导,激发学生思维活力,引导学生比较、分析、鉴别,启发他们主动质疑,组织他们自主释疑,这一系列启发式的德育活动,有助于学生自主地实现价值认同,道德内化,合理地看待社会、人生问题,正确地认识个人与社会、个人与集体、个人与他人、个人与自我的关系,从而形成学生的觉悟和主体意识,实现预期的德育目标。

二、德育启发式能有效增强德育实效性

在培养学生健全的个性和人格这一目标上,法国教育思想家卢梭曾比较启发式与灌输式这两种人格及教育模式,安徽师范大学金维才曾撰文引用。他认为教育学生自主判断是一剂良方,采用启发式方法教育出来的学生与采用传统方式教出来的学生大不相同。“前者能够分别情况,对年龄、地位和性别不同的人采取合乎社会习惯的办法,能够把各种情况归纳成原则,并且把他们应用于意料不到的事情上;反之,后者成天都是那样死板板地照章行事,而一到了没有章法可循的时候,就会弄得手足无措了。”德育引导学生自主判断,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就会养成学生自觉自主意识,形成他们主动的生活态度和灵活的适应能力。反之,德育培养出来的人“就会不加分别、不假思索地终生遵从这种习惯(指社会的习惯、社会规范——引者注),尽管会遵从得很好,但他始终不知道他做的事情有什么意义”。这样的人一旦遇上变化的环境,“一到了没有章法可循的时候,就会弄得手足无措了”,这样的人“在应当怀疑的地方,他们总是轻信,在应当相信的地方,他们反倒怀疑”。可见启发式德育更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学校德育注重灌输而轻视启发,这样的方法使得在德育过程中缺乏师生情感的参与,师生之间是互不理解的。启发式德育之所以能有效增强德育实效性,就在于它调动了学生情感的参与,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是—个知、情、意、行相统一的过程。

三、实例

在一些学校里,相当一部分教师将思想政治课程仅仅作为一门学科课程来讲授,将思想政治课的内容如同知识、技能一般传授给学生:其方法基本为灌输,缺少无形的渗透,学生也甚少有体验的机会。如此呆板、单一的教学,仅就方法而言,就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更遑论效果。思想政治课程与其他课程相比,具有四大特点:一是所要传授的重点不是某一方面的知识,重要的是学生价值观念的确定。二是在学习主体的尊重方面,不能强制,而知识和技能是可以的。三是在教育内容的安排方面,虽有德育知识体系,却更要通过情感、经验、意志等。四是直接讲授不一定有效,更多的是要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实践。启发式教学较好地体现了思想政治课的这些特点。在教学实践中,我尝试着运用德育启发式,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1.故事启发

故事法,顾名思义就是运用读故事、讲故事或补全故事的途径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方法。在我国,对许多学生来说,为什么要上思想政治课?仅仅只是因为学校开设了这门课,中考要考,高考要考。上课之初,我运用下面故事,启发了学生对人性、对思想政治课的思索。

一位二战时期的幸存者,曾经在纳粹集中营里目睹过杀戮,体验过死亡。他在经历过人类历史上最为黑暗的一段日子后,对知识的价值和情感价值有了更为深切的了悟和更为准确的定位。他在当上了美国的一所中学的校长后,没有给教师们下达分数指标,指点讲课的技巧,而是交给每位教师一封信。信的内容是这样的:“亲爱的教师,我是集中营的生还者,我亲眼看到人类所不应当见的情景:毒气室由学有专长的工程师建造;儿童由学识渊博的医生毒死;幼儿被训练有素的护士杀害;妇女和婴儿被受过高中或大学教育的人们枪杀。看到这一切我怀疑:教育究竟是为了什么?我的请求是:请你帮助学生成为具有人性的人。你们的努力绝不应当被用于制造学识渊博的怪物、多才多艺的变态狂、受到高等教育的屠夫。只有在使我们的孩子具有人性的情况下,读写算的能力才有价值。”……

“帮助学生成为具有人性的人”,是这位校长带血的请求。通过这则故事,吸引学生主动调动自己的形象思维和道德认知去领悟它的精髓,唤起正义感和良知。作为一门显性德育课,思想政治课教育学生追求人类永恒的终极价值:真、善、美、平等、公平、自由、智慧、博爱、宽容,以及建立与此相关的信仰,使每一个学生成为有人性、有情感、有灵魂、有教养、有信念的人。通过故事启发,同学们对思想政治课的认识自发地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对人性的认识也有了质的飞跃。

2.数据启发

时事数据进入初中思想政治课堂,有利于将抽象的理论具体化,有利于引导学生关注社会,贴近生活。教师引导学生对数据辩证分析,则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如在讲“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时,引用了这样一组数据:2002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跃上10.2万亿美元的新台阶,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全年对外贸易顺差304亿美元。国家外汇储备达到2864亿美元,比上年末增加?42亿美元。对外贸易高速增长。全年进出口总额达620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

21.8%,其中,出口总额3256亿美元,增长22.3%,对香港和美国的出口额近1000美元。

当每一位学生看到这一组数据时,都会为我国所取得的成就而振奋,爱国主义油然而生。此时教师应及时分析,提醒同学们不可盲目乐观:国家外汇储备2864亿美元,国内生产总值10.2万亿美元,国家外汇储备约为国内生产总值的1/4;进出口总额6208亿美元,达到了国内生产总值10.2万亿美元的一半以上;对香港和美国的出口额近1000亿美元,约占全部出口总额的1/3,是我国对外贸易顺差的3倍。

这些数据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我们家里使用的每一件东西都有可能有一个零件只是我们国家制造的,意味着我们口袋里的每一元钱都有可能因为世界上某个地方发生了什么事而升值或贬值,意味着美国、香港的经济有什么风吹草动就会影响我国的对外贸易。总之,这一切意味着世界经济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我国经济对外的依存度也越来越大(英、美经济对外的依存度是20%,我国是40%)。经济安全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通过以上启发分析,学生们不仅看到了目前形势对我国经济有利的一面,也看到了严峻的一面,有助于学生形成辩证的科学的世界观。

3.“布白”启发

在政治课教学实践中,若老师关注学生的内心感受,则一言一行皆启发,适当的沉默更有画龙点睛之术。如在讲初三“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时,我选择了“布白启发”。

“布白”是艺术创作中常用的手法,是指为了更充分地表现主题而有意留出空白。著名教育家黄向阳在《德育的可能性》一文中指出:“高明的教师会把自己的育人意图尽可能地隐蔽起来,使自己对学生的影响更加自然。”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创设一种情感空白美能有效地淡化教育的痕迹,以审美的形式创造出一种引人入胜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染、启发和教育。在教学的动情之处,教师有意识地留出一片时空,让学生的心灵去体验、感悟、回味,使情感得到升华。在讲授“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这一内容时,我是这样处理的:播放萨克斯曲《回家》。在令人感怀的音乐声中,充满深情地说:“一听到这曲音乐,就激起我们对家的深深眷恋,就让我们有一种回家的愿望,想去享受家的温馨与可爱。但是,今天的世界上,却有许许多多的人无法回家……国家,对他们来说是一个遥远的梦!他们的回家之路为什么如此的艰难?”音乐在继续,教师的声音却戛然而止,真正达到了“言已尽而意无穷”“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境地。

四、感悟

尽管学生的品德不能依靠某一门课程的教学而形成,但大多数国家都开设了与德育相关的课程,如我国的思想政治课,美国的“公民教育课”,法国的“道德公民课”,英国的“起始线”与“生命线”,日本的“道德时间”,韩国的“道德课”和“伦理课”等。可见世界各国都把德育置于战略地位。作为主渠道的思想政治课,采用启发式教学可以避免老师灌输式的说教,变说教型教学为以学生为主型教学,变封闭型教学为开放型教学。它有助于拓宽教学渠道,把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最终使知识教学与能力的培养、情感的变化与觉悟的提高统一在学生的身上。这就象雏鹰展翅,虽然眼下还不飞得那么高远,但是飞翔的空间是广阔的蓝天,在启发式德育下,学生终能练就长大后翱翔天际的坚硬翅膀。启发式德育,为学生的思维创造了一片翱翔的天空,为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撑起了一片翱翔的蓝天,为学生的明天开拓了一片晴朗的天空!

参考文献:

[1]张志建.思想政治学科教育研究,[1]2004年7月;

[2]柯美芬.用好数字材料,提高教学信度,政治课教学,[J]2004年第11期

[3]张年丰.“布白”艺术与思想政治课教学,政治课教学,[J]2004年第4期

[4]金雏才.论德育的启发式与德育实效,教育理论与实践,[J]1997年第3期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