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以致用
作者: 何 琳摘 要:中学英语教学的目的就是通过听说读写训练,使学生获得英语基础知识和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
关键词:英语教学;听说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10-009-002
学生是否具有听说能力是检验英语教学水平的关键,也是检验学生是否真正掌握英语的先决条件。因此,如何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就成了当前我们英语教师努力的方向,所以更是提高学困生的英语水平的重中之重。
一、听说的兴趣和积极性的培养
许多专业知识和能力的习得往往从培养兴趣开始。学习兴趣是产生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的动力。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兴趣和积极性的培养就显得格外重要。在课堂教学中,先从听说人手,教师在课堂上尽量创造外语环境,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并根据学生的实际语言水平,坚持使用课堂用语。发挥多媒体教学功能,为学生选择适合的视听材料。选材时一要注意语音语调要标准纯正,二要注意难度要与学生的接受能力相适应。选材难度过高,学生听不懂,这会使他们产生畏难情绪,影响学习;反之若选材难度过低,会让学生听起来索然无味而失去兴趣。在众多的多媒体视听材料当中,教师必须根据自己学生的实际水平进行选择,在此基础上再逐步加深。
二、培养听说能力的目的
培养学生听说能力,旨在培养学生交际能力从而提高语言运用能力。达到这一目标的唯一途径就是多实践。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给学生提供演练的机会,使学生得到用外语进行交际的真实感受。教师也应尽可能地用英语授课,使课堂教学交际化,这样的教学活动给教师和学生都提供了信息反馈,从而使教学相长。我在教学中通过以下两种方式来培养学生交际能力:
1.坚持课前Free Talk
让学生自由选择话题。要求全英语表达。教师也应该认真倾听,而不要急于纠正学生错误,打断他们的表达,而应该在学生表述完之后,给学生以反馈。
2.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创设情境,增强兴趣
在课堂上创设情境,让学生置身于特定的环境中感知和体验,很多口语任务本身妙趣横生,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投入,使学生充满信心。创设情境的方法很多:可通过实物、图片、投影、音像资料等。另外还应指出的是:教师在学生课堂活动中的参与要掌握好尺度,千万不要滔滔不绝,喧宾夺主;当学生口语活动进展不顺利时,教师要循循善诱,灵活机智,从而保证课堂交际活动的顺利进行。在平时教学过程中,还可通过学唱英语歌曲、朗诵英语诗歌、学说绕口令、讲故事、组织学生观摩电影等活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及听、说、读、写和运用英语能力的提高。
下面是新目标英语七年级(上)Unit 2的一个非常成功的教学案例的片段,从它的教学手段和教学理念中我们可以看出以视听作为教学的切入点,以口语练习作为学习和巩固新知识的主要方法,对英语课堂教学的成功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以下是其中的两部分内容:
1.教学手段:导入新课时用VCD或投影仪来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使学生在VCD的影视片段中对本单元的内容有初步的认知。多方位使用VCD画面和电脑多媒体动态效果,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认知。利用学生对自己喜好内容的表述进行一般现在时的教学以及使用不同人称时动词的变化。
2.教学理念和教法:采用多媒体直观教学法,在不同类型影视片段的展示中进行名词和形容词教学。通过问卷调查让学生在采访的过程中练习本单元的主要句型。让学生在转述的过程中学习第三人称下动词的变化以及连词的用法。学生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进行口头训练是本单元的重要内容。新知识的学习在本单元最终以笔头练习加以巩固。
上面所介绍七年级一个单元英语课的教学手段和理念是教学案例的部分内容。从这部分内容里面我们可以明显看出视听教学对导人新课和创设语境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它对学生理解课文和掌握教材新知识添加了足够的助推力,取得了知识和能力双收的效果。
三、听的能力培养
语言首先是有声的,学习语言就应该从听起步。听是理解和吸收信息的主要途径。听力的提高不仅有利于说,读,写三种技能的发展,而且更有利于高效率地学好英语。1.有目的地听。训练听力要结合学生的实际语言水平,有目的,有步骤地进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培养学生仔细听、辨清发音、注意观察的好习惯,让学生听得懂,喜欢听如经常给学生播放一些歌曲、笑话与幽默等。教师可根据低年级的“鹦鹉学舌”到以后的“讲故事”、“演讲”等。通过多种形式的听力训练,使学生的听力逐步得到提高。2.坚持多听。教师每堂课要坚持使用录音机,让学生多听标准的录音,并要求学生在听课文时做到合书静听。多数学生喜欢边看边听,这样一来反而大大削弱听力训练的效果。因此,教师要提醒学生,在听懂对话或课文之后再打开书。3.精听与泛听。精听就是侧重于听懂每个句子甚至每个单词,其基本训练就是边听边写。听写既可以促说,又可以促写。这样,教师就能及时发现学生的发音和书写中存在的问题和错误,便于调节教学。泛听则是在一篇材料从头至尾听完后,能听懂大意,正确完成练习。另外,教师在帮助学生排除听力方面的障碍,如生词、习语等时,从降低难度的角度出发,有些影响正常理解的词或短语,必须让学生搞懂,只有这样在听力中让学生做到跳一跳,够得到。教师讲解尽量做到浅显而有趣。
四、说的能力培养
俗话说“听说不分家”。在听的基础上训练学生放开胆子说。通过会话教学培养学生的英语会话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建立自主能力,培养学生说英语的习惯与勇气,形成双向交流的基础,同时强调合作的方式。以学生为中心,在反复交际性实践中培养语感。语感就是人们对语言的领悟感知能力。英语的语感包括听说活动中人们对英语思想内容的正确理解和口头表达能力以及语言给人带来的情感体验等。语感是在长期的语言实践中自然形成的,它内含大量的语言感性知识和一定量的理性知识,它是语言素质层面的东西。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语感呢?教师应从以下几方面人手:
1.通过听力课和课文教学安排好听说训练。在课堂上学生通过听,从不懂到懂,从部分理解到全部理解,从重复原句到模仿表演,逐步产生对英语的良好感觉。与此同时,教师还要大量安排学生用英语说话的实践活动,教师可用丰富的肢体语言,帮助学生更好地记忆和运用英语。让学生主动开口,积极参与,完全浸泡在英语的海洋中,在充分的语言实践中学习知识,培养语感。也可把关键词及句型板书出来,以降低记忆难度。教师要充分肯定学生的表现,对其中的错误可在适当时候婉转指出。这一点对于语言教学来讲就更为重要,语言只有在合作交流中才可以提高,特别是口语,它更依赖于集体行为。
2.积极开展各种课外活动。
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为学生提供实际运用语言的条件。课后引导学生多听英国人朗读的磁带,多看英语电视节目,要开设英语广播,组织诗歌朗读、故事演讲等英语活动,要引导学生多做英语听说练习,使学生有更多机会接触英语、使用英语,从而提高听说能力。
另外,教师要注意按照学生学习英语的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训练方式,以培养不同年级中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在学习英语的初始阶段,教师首先要安排学生进行模仿练习,要求学生在课堂上模仿教师和视听材料进行朗读和讲话,在语音语调和节奏上与教师和视听材料保持一致。其次,教师要让学生适量背诵课文当中一些重要的词句和段落,这对于学生们英语听说能力的提高很有帮助。第三,无论课上课下,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要经常做口语问答练习,在问与答的过程中提高口语水平。在指导学生进行口语训练时,方式方法的选择要灵活多样。首先,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较为复杂的交际性对话时,情境的设定方式和内容要多样化,谈话的内容和方式也要多样化。其次,用英语复述课文、讲故事和戏剧表演也是各年级的中学生们都喜欢的训练方式,学生们在进行戏剧表演时可充分运用想象力即兴发挥,使语言更具活力。讨论和辩论是较高层次的练习方式。中学生练习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错误,教师要注意选择好的指导方法。
总之,中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培养,既是英语的教学环节,又是教学目的。教师一定要采用多种多样的有效方法对学生进行训练,注重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能力,教会学生如何从他们身边汲取鲜活的语言知识,并把所学的知识转化为Functiona1Knowledge。这样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能力得到增长,智力得到发展,从而素质也随之提高,真正地实现学以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