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西点精神”打造完美团队
作者: 李建伟摘 要:打造一支作风优良、经验丰富、战斗力强的管理队伍是每位校长都在思考的问题。笔者试着用“西点精神”从组建中层团队、提高中层执行力方面谈一些自己的做法。
关键词:西点精神;
团队;
中层领导;执行力
中图分类号:G6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10-091-001
很喜欢看《西点军校》这本书,“没有什么不可能”“细节决定成败”“积极主动地去面对每一件事”“只有第一、没有最好”这些经典语言总是出现在我的脑海里。但是,我最关注的乃是以西点军校的经典法则为管理原则,用“西点精神”打造一支完美的中层团队。我相信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人,只有完美的团队。如何打造一支完美的中层团队,我想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组建一支战斗力强的管理队伍
1.竞聘上岗,能者有住
2008年年底,全校举行中层人员竞聘上岗。首先,由校长室公布学校所需中层岗位数,采用群众推荐和个人自荐的办法,确定每个岗位的候选人。然后,每位候选人竞岗演讲,最后,组织全体教师对候选人进行投票,按得票多少产生每个部门的领导。在此基础上保证所有的操作程序科学、规范,实施阳光操作,让真正有才能的后备人选脱颖而出,进人中层人员队伍。
2.分工合作,有事可干
学校中层人员分工要十分明确,防止由分工失误造成的工作的重复交叉或者管理的盲区;每个中层人员都要十分清楚自己所分管工作的职责,知道自已的服务对象。只有这样,中层人员上了岗才有事可做,工作起来才能胸有成竹。当然,这种分工是建立在互相协作的基础之上的。如教导处的三位教导,教导主任分管全校教学工作兼英语教学,一位副教导分管数学教学和学校网络工作,另一位分管语文教学,负责日常代调课等。
3.摔打锤炼,提高能力
西点军校有一句名言“合理的要求是训练,不合理的要求是磨练。”为了提高中层人员的工作能力,只有让他们在自己的岗位上“加钢淬火”才能增长才干。工作中要注重压担子,培养他们独立的工作能力。学校的大型活动在校长室的安排下由学校中层自主组织,虽说中层是新手,但他们不负众望成功举办了区级语文教研活动、电教课题活动、校际合作活动等。其二是外挂进修。学校为中层人员拓宽学习、培训的渠道,上学期就有两位中层外挂到兄弟学校,接受不同风格学校文化的浸染。
4.通过活动,熔炼团队
西点学员日常流行一句话:“精诚团结直到毕业”,这句话充分说明了团队的重要性。为此学校组织中层在天目湖举行了为期两天的“野外拓展训练”,本次活动,激发了潜能,熔炼了团队,增强了团队凝聚力。
二、学习“西点执行力”,提升中层管理水平
“二次大战以后,在世界500强企业里面,西点军校培养出来的董事长有一千多名,副董事长有两千多名,总经理、董事一级的有五千多名。任何商学院都没有培养出这么多优秀的经营管理者——引自《美国商业年鉴》。”学者们纷纷对“西点现象”进行探讨,关键的原因就是西点军校培养了人的一种执行力。
所谓“执行力”就是在日常的工作中将目标、方案、部署、规划变成现实操作的能力。中层人员就像排球二传手,好的二传手,死球可以变成活球,不好的二传手,好球也可能变成臭球。中层人员的执行力是学校执行力中最重要的一环,一旦这个环节出了故障,工作就会大打折扣。要提高中层人员的执行力,核心在于四个“关键词”:制度、高度、责任、激励。
1.制度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软文化一定要通过硬制度来体现、来落实。中层人员必须提高自身修养,遵守一定的规章制度。
首先学会保密。在学校中层会上校长宣布的事情。不该自己管的事情就别管,不该自己说的话别说,不要以为自己比其他老师先知道就沾沾自喜,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领导还没有宣布就在教师中到处乱说。
其次学会服从。凡是在校长会上商量决定的事情,不能轻易改变。在研究工作时,有什么想法都可以提,反对的意见也可以提。讨论定下来之后,有不同意见可以保留,但在行动上必须服从。服从是行动的第一步,放弃个人的一些观念,而完全融入到组织的价值观念中去。定下来的事,不服从,另搞一套,就是违背组织原则。
2.高度
优秀的决策执行者总是“立足本位,站足高位”,有了高度,就少了抱怨;有了高度就少了“自我”。作为中层人员,不同于一般的教师,要站在一定的高度看问题,但也要避免出现角色错位。
3.责任
西点人对待自己的任务或工作的那种强烈的责任感是一种无价之宝。责任感是一种使命,没有了责任,那一切都只是空谈。从某个角度来说,责任比能力更重要。中层人员做事要不讲借口,信奉自己的职责:谁主管、谁负责,谁在岗、谁负责。
4.激励。没有激励就没有执行力
激励有多种多样,不仅仅是发奖金才算激励。如果一个校级领导表扬中层,中层感受到了言语中的好意,就会起到正面作用,就会提升执行力;反之就会影响执行力。因此,在每次的行政会议上,我总是积极鼓励中层人员,让他们感受到领导对自己的尊重和重视,对未来充满美好的期待,中层的工作积极性很高,工作也尽职尽责。
两年来,我已经培养了一支“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中层团队。行政办、教导处、教科室、德育办、总务处中层各负其职,做事游刃有余。我不需要花更多的时间来监督他们的工作,可以有更多的时间来思考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外部的环境变化,处理不可替代的事务。为此,我感到由衷的高兴——为培养了一支完美的团队而欣慰。
参考文献:
[1]西点军校的经典法则,学林出版社,2006.1
[2]方永飞著.赢在中层,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3
[3]谢文辉主编.领导力的49个执行力细节,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