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新课程下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作者: 张 军

摘 要:课堂教学是课程改革的主阵地,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渠道,有效性是教学的生命线,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我认为:1.准确把握教学目标。2.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3.切实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4.适时全面的教学评价

关键词:新课程;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10-093-001

新课程标准的核心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强调“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学生知识的获得、能力的提高、创新精神的培养,课堂教学仍是主渠道。课堂教学是课程改革的主阵地,有效性是教学的生命线,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下面,本人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对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准确把握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灵魂,它对教学过程具有导向、调控的功效。有效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教学目标的理解与把握的程度,教师对教学目标理解与把握得越好,就越能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开展课堂教学,最大限度地减少随意性、盲目性。新的课程标准要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的有机结合。教学目标在关注知识与技能的同时,还要关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知识和成功的体验,最大限度地满足每一个学生的需要。因此多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生活经验、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设计教学。找准教学的起点、突出教学的重点、突破教学的难点,使教学目标切合实际。

二、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

创设情境时,我们在注重生动有趣的同时,更要紧扣教学内容,对我们创设的情境起到敲门砖的作用,激发兴趣,引起思考,并对以后课程的展开起到导向作用。良好的情境创设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但教学过程受到教师、学生、媒体等许多因素的影响,创设情境毕竟只是进行教学的一种手段,所以在情境创设中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尤其是客观现实,要考虑其是否为创设情境准备了条件。我们设计的情境要有一定的真实性和现实意义,更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而不能“捡了芝麻,丢了西瓜”。例如:我在教学“圆的认识”时,我设计了这样的激情导入:“大家都知道我们平时坐的车辆的车轮是什么形状的吧?”“车轮是圆的”“车轮做成其他形状的,如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椭圆形的可以吗?为什么呢?”这个时候学生对我提出的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的这种强烈的认知冲突触发了他们想弄懂其中奥秘的决心。接下来,他们通过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研究探讨,明白了圆、圆心、直径、半径等相关的概念和性质。

创设情境是为了引出问题,情境要为问题服务。我们不能让情境仅仅停留在情境上,从而丢失了数学课的数学味,要从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促进新知识的生成等方面来创设有效的情境,让数学课更加原汁原味。

三、切实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

成功的教育应该是唤起学生学习的需求,只有那些唤起学生学习求知欲、惊讶感的教学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所以在教学中要灵活选择、优化教学的组织形式和方法创造学生参与探究的空间,让学生动起来积极参与,合作交流。能让学生观察的要让学生观察、能让学生思考的要让学生思考、能让学生表述的要让学生表述、能让学生动手的要让学生动手、能让学生推导的要让学生推导。教师只是以“合作者”的身份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从而使学生在数学活动的过程中自主学习自主发展。例如在进行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教学时,先让学生猜想三角形内角和是多少,再让学生思考如何证明自己的猜想,这样学生就会展开思维主动去探究,教师只是适时进行点拨,把舞台让给学生,为学生创造做中学、尝试中学、体验中学的机会。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让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学生培养能力的主阵地。

四、适时全面的教学评价

学习评价具有激励性,有助于学生欣赏自己的成功,提高学习的自信心获得成就感,学习评价是有效学习的催化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及时适度真诚的评价学生,你的鼓励,你的赞扬必须是发自内心的,让学生从心底里感觉到你的真心欣赏。就算对学困生的鼓励也要发自内心。班上有个学生学习相当差,每次新的知识点总是要单独给他讲授。在教学方程时,大家知道这个内容对于基础差的学生来说,是很不容易接受的。特别是列方程解应用题更是这样。当他错了的时候,给他分析,一边告诉他,不错,这一步思路很好。下面你也一定能行。结果,第二次还是错了。但就是这样,还是在他的作业中找到正确的思路,哪怕是一点点。所以,他们哪怕一道题改错好几次,也还是很有兴趣地做。老师们在办公室常说,你的学生真的很乖,你让他做,他就做,没有不做的。让学生有学习的可操作性,只是一味地“你真棒!”,那么它好在哪里?棒在哪里?对于辨别能力不强的孩子们来说,需要老师的点化。对于批评,也不能说“你这么笨?”“你真没用”等等之类的语言,我们要将学生错在什么地方,一一给他指出来,这样,他也才知道自己到底不足在那里。

总之,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我们广大教师所共同追求的。有效的课堂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价值追求,一种教学实践模式。我们要在新课程指导下,在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前提下,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93原版全文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