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作者: 孙 云摘 要:教学改革的实施离不可教师的辛勤教学,本文从教师对学生和自身的认识入笔,希望每一个教师都要密切关注学生,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才能促进教学的改革与发展。
关键词:知己知彼;关注学生;提高素质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10-094-001
中国古代的军事家孙子曾云:“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这句话向我们揭示了在战争中要取得胜利熟悉敌我情况的重要性。当前,高效课堂教学改革活动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着,那么,我们教师在当前形势下,应如何做好推进课改活动的准备呢?我觉得在课改中只有“知彼知己”,才能“百战不殆”。
一、“知彼”
“知彼”,就是了解我们的学生,了解他们的智力发展水平,了解他们的知识发展水平,了解他们的行为发展水平……凡是关于学生的一切,作为教师,我们都应该去认真地去了解。只有全面地了解我们所要教学的对象,才能在课堂上更好地进行教学,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从教以来,我一直执教六年级语文,对高年级的语文教学熟稔于心。今年学校领导安排我教一年级的语文。我心想:一年级语文有什么教的,不过是拼读、认读一些拼音,学习简单的汉字,读读趣味化的课文,内容简单得很,再加上现在小孩子们大多接受学前教育,大多数知识他们已经掌握了。这对于我来说,简直是小菜一碟。
就这样,我走进了课堂,开始了一年级的第一节语文课。上着上着,我才发现一切并不像我想的那样简单:有的同学听着听着,眼神就丢了;有的同学在下面玩玩具;有的同学在下面两个人说着话……我刚说完这一个,那一个又乱起来了,这一节课,我是手忙脚乱,教室里乱糟糟的,教学任务没有完成。下课后,我来到办公室懊恼地说:“一年级学生怎么这么不听话呀?他们太调皮了,真难教!”对面的杨老师说:“你教高年级习惯了,低年级的学生有他们自己的特点,你没了解他们,其实他们并不是你想的那么调皮,要想上好课,你必须先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他们才能真正地听讲,要不,那就是‘左耳听,右耳扔’啊!”杨老师的话使我恍然大悟,茅塞顿开。是啊,我并没有真正地去了解他们,只是依据自己的认识,依据高年级的水平,高估了他们,他们仅仅是刚人学的小孩子,认识他们的年龄阶段特征和智力发展水平,对于他们接受知识是非常重要的,而这一切我都没有认真地去了解,去熟悉,才导致了这次课堂教学的失败。
因此,对于我们所要教学的学生,我们只有彻底地了解他们,熟悉他们,才能在课堂上从容面对,依据他们的水平,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才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知己”
既然“彼”是学生,“己”当然是我们老师了。也许有的老师说“己”不仅包括老师,还应包括我们执教的教材。我们试想一下,教材是固定不变的,一位教师,如果他本身的教学能力和知识储备不足,无论他怎么有心挖掘教材,也无法深入理解教材,无法透彻分析教材,这也就直接影响到将知识传授给学生。有一次学校让我上一节阅读公开课,内容是关于指导学生阅读古典名著《西游记》。看到这个上课题材,我一下子蒙住了,在印象中关于《西游记》的知识我都是从电视上得来的,就凭那些东西是在课堂上无论如何也不能引导学生学习的。想想那一段时间真是手忙脚乱,不知从哪下手,于是我借来名著反复阅读,又从网上搜集大量的资料作参考,还看了一些关于《西游记》的资料片。在我的临时恶补下,那节课总算完成了,课堂效果却不是很好。我想如果我平时多读书,自己的知识储备丰富一些,那么这节课会是一个完全不同的效果。想想我们周围有很多老师,他们都是勤勤恳恳的工作,可有时的教学效果却大相径庭,为什么呢?我想。这就和他们的知识储备有关。俗话说:“自己有一桶水,才能给人一碗水。”也有人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都说明了知识对一名教师的重要性,只有拥有渊博知识的教师,才能真正成为知识的传播者;只有知识渊博的教师,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只有知识渊博的老师,才会真正受到人们的尊敬,而那些固步自封、自诩自大的教师,会逐渐被轰轰烈烈的教学改革活动抛在后面的。
还有一点不容忽视,如果一位教师再有才能,他没有认真地研究教材,不去深入学习教材,只在那儿作肤浅地研究,也不能把知识很好地传授给学生,当然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因此,我认为教师本身的思想素质也是至关重要的。
那么如何提高我们教师自身的素质呢?首先,我们教师要有清醒的认识,明确自己的位置,明确自己的使命,从内心反省自己,不断加强教师自我道德修养,时刻把“教书育人”放在首位,时刻把“学生”放在首位,这样才有利于我们教师提高思想素质水平。
其次,就是我们教师要不断学习。新时代的课程改革需要的是一大批自身素质过硬的教师。学习与思考是我们业务水平提高的不二法门。孔子提倡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是我们每个教师必备的。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学习新颖的教学方法及设计,学习独特的教育教学见解,凡是对我们教学有帮助的,我们都应努力去学,凡是与我们教育教学工作有关的,我们都要去了解。因此,处在现在这个不断进步的社会里,我们每个人都必须要有时要学习的迫切渴求,无论什么时候都要加强学习,才能跟上课改的步伐。
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更应该是知识的学习者,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我们才能更好地将知识传授下去。明代学者朱熹曾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人的心智需每天汲取新知识,才会更加开阔,更加敏锐!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让我们每个教师都更加深入地体会它的内涵,走近我们可爱的学生,加强我们自身的修养,积极地投入到教学改革中来,构建出高效的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