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作者: 杨芳霞

摘 要:合作学习是现代数学教育的精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不但能促使每个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而且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教学中合作时机的恰当选择、教师的科学引导、合理分组和评价体系等手段的运用,能够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有效推动新课程下合作学习的顺利开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合作学习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10-105-001

一、小学数学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

1.内容简单,目标不明确

在新课程小学数学教学中,部分教师把非常简单的问题提出来让学生运用合作学习来解决,这是一种学习上的浪费。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应该具有一定的难度,合作的问题应有一定的挑战性,要有利于激发学生参与合作的热情和共同学习的创造性。同时小组合作学习的目标要明确具体,如果学生未经过独立思考,在目标不明确的前提下进行合作学习,不能进行有效的互动交流,小组成员间不具备合作的心理倾向,使学生们对合作失去了兴趣,影响了教学的效果。

2.分组随意,搭配不恰当

许多教师认为只要改变学生座位,将课桌摆成一定的合作学习形式就是合作学习。不管教学内容的难易,也不管优等生和学困生的差异,便盲目、勉强的合作。有的小组合作学习成了优等生发挥自己潜能、表现自己才能的舞台,其他学生成为旁观者没有参与的机会,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得不到培养,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得不到提高。

3.效率低下,分工不明确

合作小组成员之间没有明确的分工,许多学生不明白自己在合作学习中的地位和作用,甚至不少学生在小组活动中无所事事,干着与小组活动无关的事。合作中学生只是发表自己的意见,对讨论过程缺少内化,讨论不够深入,这种个体责任的相对扩散,导致学习变成组内个别人的事情,尤其对那些养成习惯差的学生有了可乘之机,使合作效率低下。

4.时机欠佳,指导不到住

合作时机的选择,可以有效地推动合作学习的顺利开展,提高教学效率。但有的教师不能准确把握合作学习的时机,影响了教学效果;有的教师不能根据学生实际和教学内容恰当地提出问题,而是根据自己的主观想象,随意提问;有些教师没有在关键时机给学生以适当的指导,使合作学习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二、小学数学合作学习的策略

1.创设情境,引导合作

从教学实践过程证明,只有当某种活动成为学生的一种需要时,学生才会产生强大的内驱力,才会乐意参与某种活动。因此,在小学数学合作学习中教师要创设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并具有趣味性的课晒情境,提供需要学生合作交流来解决的问题,设置数学实践活动和综合应用活动。根据教材特点有效地组织、协调、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让学生能在合作互动中获益,不仅自己获益,更要让合作伙伴受益,使学生感受到能为别人带来快乐,自己更加快乐。

2.明确目标,合理分组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要根据教学的重难点,从学生的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提出明确的学习目标,为学生提供具有探究和讨论价值的学习内容,通过设计启发性、开放性和可合作性的问题,为学生创造交流合作学习的机会。在明确目标的基础上,合理的分组更有利于学生的合作学习。小组成员不超过6人,小组成员间的座位以面对面或相邻形式为好,这样更有利于互相学习讨论。

3.任务具体,全员参与

在合理的分组后,教师要根据教学的需要,对小组内成员要有具体的分工任务,在某个阶段内每个人都应有相对侧重的一项责任,担任一个具体的合作角色。如讨论的组织人、记录人、发言人,进入下一阶段,角色互换,使每个成员都能从他的位子上得到体验、锻炼和提高,从而保证了全班学生的参与率,提高了合作的参与性。

4.把握时机,提高效率

选择和把握好小组合作学习的恰当时机,有效地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教师必须把握好以下三点:

(1)在个人学习有困难时。由于学生的知识技能和生活经验是有限的,但学习的数学问题具有一定的难度和容量,所以当他们在学习新知识时,往往会遇到困难。如果教师直接告诉解决问题的方法,会得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这时要处理好独立思考与合作学习的关系,组织好合作学习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动手实践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方式,但有些内容靠学生一个人来操作是不能较好完成的,需多人协同进行才能完成。

(2)在学生意见不统一时。如今的学生好胜心强,信息面广,自我表现欲旺,在课题中希望自己的观点被肯定,但又不能准确地阐述自己的观点,一旦有不同意见,各执己见,不太接受别人的意见和想法,浮于表面的争论较多,具有一定的理性分析少,交流的场面秩序混乱。此时,如果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讨论,则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在问题具有开放性时。“开放性”问题一般解题策略不唯一,答案不唯一,而学生个体的学习能力有限,需要群策群力进行合作学习,才能展示各种策略和结论,达到理解和掌握知识的目的。教师可安排合作学习,让学生把自己的结论依据展示出来,并看看别人是如何思考的,学会从另—个角度去思考问题,培养学生全面考虑问题和善于从别人身上取长补短的好习惯。这样的合作学习,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加强了对知识的理解,掌握了数学学习的一般方法。

(4)在教学重、难点内容时。在教材内容的重点、难点处,组织学生合作学习,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集体智慧的发挥,容易突破教学的重、难点,切实提高学生学习的实效,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如在教学“圆的面积”时。教学的重点、难点是圆面积公式的推导,合作学习的设计过程是: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圆面积计算的热情;合作探究圆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组内讨论、交流、小结;小组代表汇报,相互质疑,形成结论;教师小结合作情况。这样的合作学习,真正让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每个学生对教学重点、难点的学习。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