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萨市区小学藏族班级英语教学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作者: 次 旦摘 要:本文从小学英语教学的角度,针对拉萨小学藏族班英语学业水平普遍偏低的现状,找寻当前小学藏族班级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从适当增加课时量、儿童习得语言的特点、教育教学方式、理论素养的提升等四个方面提出相应措施。
关键词:提高;英语学业水平;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10-109-002
随着教育部自2001年秋季在全国城市和县城小学逐步开设小学英语课程通知的下发,位于祖国西南边陲的西藏也紧随全国课改步伐,自2003年9月始小学开始开设英语课程。7年以来,西藏小学英语教育从初步的课程设置、教师配备、教材选用到逐步关注教师素养养成、教学质量提升等等,在摸索、探究中总结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不过问题存在仍还不少。本文拟通过对拉萨市区小学藏族班英语教学现状的调研,提出改进民族地区小学阶段英语教学的几点看法。
一、研究对象及方法
如果以儿童学业成绩作为衡量英语学业水平的标准,在我们开展的两次实践调查中发现,很多藏族班级小学生英语成绩(期末考试成绩)相当不理想,班级内部学生成绩极其悬殊。如:2010年1月在我们从拉萨实验小学四年级7个班级的英语期末成绩中发现,一个班级只有十分之一左右的学生英语较好,半数以上学生英语成绩不及格,成绩在十几、二十多分的学生为数不少。同样,在英语简单口语交际中,极少学生能够正确应对,令人担忧的是同类现象在拉萨各小学普遍存在。为此,寻求提高小学藏族班英语学业水平的路径成为当前民族地区英语教学中的一项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本研究涉及拉萨共计10所小学。调查时间分两期进行:2009年5月-6月;2010年1月-2月。调查选取的小学有拉萨市纳金小学、拉萨市实验小学、拉萨市第一小学、拉萨市第二小学、海城小学、师专附小、拉鲁小学、吉崩岗小学、娘热小学、藏热小学(其中三所重点小学、七所普通小学)。调查对象:承担小学英语(藏族班)教学的教师及该校藏族班级的小儿童。本次调查中青年教师占大数,平均年龄32岁;平均教龄5年。教师中98.1%学历为专科及以上。调查对象教师所占比例为:汉族教师40.7%,藏族教师55.8%,其他民族3.5%。调查目的:寻求提高小学藏族班英语学业水平的路径。
调查方法:
田野调查一观察法、访谈法
本研究调查的范围为拉萨市小学10个英语教研室、8个英语课堂。分四个主要内容:1.教师课堂教学情况调查;2.学生课堂反应情况调查;3.课程设置情况调查;4.教育教学理论掌握情况调查等。
本研究的访谈对象为27位一线英语教师。
二、拉萨市小学英语教学现状殛问题分析
1.藏族班小学英语课程设置偏少
拉萨市目前有小学22所,自2006年开始,拉萨市内多数小学(个别小学如海城小学仍还保持三年级起点)基本已将英语课程开设起点从原来的三年级转为一年级。由于地处民族地区,在每所学校每个年级都设有数量较大的藏族班级。藏族班级成员几乎全是藏族(仅含极少量其他少数民族,如回族等),基于国家层面对于少数民族语言、风俗习惯的重视,藏族班的儿童除了要修习与汉族班同学所修的全部课程外,还要多学一门藏语课程。即藏族班的儿童实际需要学习掌握三门语言,即藏语、汉语及英语。也由于开设这门藏文课,藏族学生的英语课时量相对同年级的汉族班就要少很多。据调查,从一年级到六年级藏族班每周只有两节英语课,如果以每学期32课时算,六年也就只有384节课时,而在384节课时的时限内需要修完小学阶段的所有英语课程,这对于老师、学生来讲不能不说困难很大。
2.英语教学方式传统、单一,儿童学习被动
缺乏科学的教学方法,教学效果不明显。在我们对市内其中6所小学(实验小学、第一小学、海城小学、师专附小、拉鲁小学、第二小学)英语教师的田野调查中发现,普遍教师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教师主讲,学生主听。尽管少数教师也在课程中采用互动教学,带上事先准备的铅笔、苹果、尺子等演示教具,但由于课堂组织不当,总体效果不佳;同时由于课时的有限,教师更多考虑的是如何完成教学目标,而对如何激发学生学习乐趣与欲望,以及如何让学生通过活动体验来学习英语,似乎无暇顾及,经验明显缺乏;教师提问不少学生怯于回答,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不高,教学过程较被动。
3.教师理论水平亟待提高
调查表明,教师缺乏现代教育思想和英语教育教学理念,忽视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新课程倡导的合作、民主和谐的师生观的教学理念不尽如人意,教学更多地关注智育发展,学生的学习结果就是掌握教师所教教科书中的内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不被视为学习的必须领域;在访谈中,我们还了解到教师平时很少使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只有在上观摩课时才临时操作使用;部分教师对新课程小学英语大纲内容不了解、不熟悉。对教材钻研不够,对教材中提供的素质教育材料发掘不够。课堂组织教学教师多数时间使用汉语或者藏语,忽略了为学生营造一个说英语、用英语的环境,不利于学生英语语言素质的形成和提高。
三、提高小学藏族班英语教学水平的几点措施
1.有效安排时间,适当增加课时量
语言学习必须保证有效的学习时间。第一,遗忘曲线规律告诉我们,儿童学习知识的记忆程度与时间成反比,而与再认复习的次数成正比。遗忘的发生进程是不平衡的。在记忆初期,遗忘的速度最快,以后逐渐减慢。这就意味着英语学习重复的次数和英语学习效果有直接联系。知识复现率高次数越多,记忆就越牢,易于儿童掌握。第二,根据儿童心理和生理特点,儿童阶段,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尚未形成,长期记忆能力差。越是年级低的学生,就越要及时复习。
因此,学校作为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阵地,应采取措施,减少部分课程的课时,适当增加英语课时,增加孩子接触语言的频率。
2.充分利用现有教材,融教育技术与教材为一体
拉萨市各小学目前普遍使用的小学英语教材是河北教育出版社与加拿大国际交流中心合编的小学英语教材《LearningEnglish(学英语)》。该教材使用的口语都是日常生活用语,Nopens for me.No sch001,等简单的口语对话,同时相应配有融声音、画面、动作、情节于一体的同步光盘,英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好教材提供的这些素材,每节课抽出部分时间播放,生动的画面会给孩子身临其境的感觉,有效提高孩子的听说能力。同时,部分内容教师也可以自行制作图文并茂的课件,并在教育教学中合理运用,从而激发儿童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3.有效运用合作理论,提高教学质量
儿童学习英语有其特殊性,教师应该认清教学对象,科学地采取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手段和技巧,实施积极的教学行为。合作学习模式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一种教学策略,其有利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是创设学习氛围,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手段。研究表明,合作学习使学习者有更多的语言练习机会,展示更为广泛的语言功能并通过修正输出来扩大自己中介语的容量,从而比传统的课堂更具实效,更能促进英语学习。教师应该有效组织学生以生生合作的形式加强学生语言的实践性和语言能力的获得,加强小组合作交际。这既有利于调动和发挥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英语交际能力,也可以使学生主动建构英语口语表达及其听力模式,在增强学生自信心的同时可以有效提高小学英语教学质量。
4.加强教学研究,提高理论素养
由于西藏小学英语刚刚起步,教师对理论研究相对匮乏,这必将影响小学英语教学实践的指导。当前很多教师不善于把握小学生学习英语的规律和特点,也缺乏可供借鉴的成功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这自然影响小学英语的课堂教学效果和小学英语教学的整体质量。因此,英语教师应该认真主动地学习新的教学理论,领悟新教材的基本思路,转变教学观念,钻研教学大纲。熟悉教学大纲。在教学中大胆尝试,灵活把握和应用现代教育教学思想,创造性地运用教材,使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从而取得最好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冯玉龙从遗忘曲线理论谈课堂结构的改革[J].上海教育:1994/05
[2]林立,王之江主编,合作学习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40